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40页的例3和“练一练”,练习九的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掌握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是否成比例及书写格式。

教学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引入。

1、呈现图片,回忆旧知。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字体相同的三个“看思说听做”字样,先让学生结合这几个字说几句话,明了上课要求的同时引导观察字样,尝试找出“同与不同”(预设: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在字样基础上,呈现长方形外框,引导学生观察组图中所隐含的信息,后提问:图乙中的长方形是由图甲按照():()放大得来的;图甲是由图丙按照():()缩小得来的。

2、抽象出图甲、图乙和图丙中的长方形。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长方形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那么在这“同与不同”之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研究!
二、新知探究。

1、沟通联系,初学比例。

请同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写出这三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并求出它们的比值,看看有什么发现。

教师根据的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3:2=3/2 6:4=3/2 9:6=3/2
指名说说三个比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回答后小结:
2、融会贯通,认识比例。

因为3:2=3/2 6:4=3/2,说明3:2 和 6:4这两个比是相等的,我们可以用“=”连接,形成一个新的等式。

(板书:3:2=6:4)像这样的等式我们称之为比例。

(板书:比例。


那么,你们能从这三个比中再选择两个,写出一个比例吗?(3:2=9:6 ;6:4=9:6)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比例的意义是什么?(板书)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说说比和比例的区别。

3、分组活动,深学比例。

追问:再仔细观察上面的三个长方形,你还能找出其他比吗?指名说说。

(1)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一组,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写出比,并求出比值,看看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比一比哪组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的比例最多。

(3分钟)指名汇报,互评。

(2)追问: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如何才能知道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目,提问: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课件演示规范的判断比例的书写格式。

生自由判断能否组成比例,点评、矫正。

汇报、点评。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好,事实证明: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只要用心思考,就会有所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用例3中的数据来说明。

三、练习运用。

1、显身手:
(1)12 :16 = 3 :( ) 1.8 : 3 = ( ) : 4 5/6 =( )/12
以抢答的方式进行。

在解决第三小题时,相机引出比例的分数写法。

(2)3 : 1 = ():()():2 = 12 :()
2、游戏:对对碰。

要求:甲任意说出一个比,乙快速回应,也提供一个比,使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注意:其余学生要认真倾听,如甲乙对碰成功,则集体报出所组成的比例;如对碰失败,则保持沉默。

2、完成练习九第
3、4题。

出示习题,让学生说说题目意思,初步感知对应量,独立填空,再说说组成比例的理由。

第4题。

先理解题目的意思,比如“每张长方形剪纸长和宽的比”的意思,在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2=3/2
6:4=3/2 3 : 2 = 6 : 4
9:6=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