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好人物作文(通过几件事写人)第八、第九课时模板

如何写好人物作文(通过几件事写人)第八、第九课时模板

课程新授授课题目如何写好人物作文(通过几件事写人)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年级授课时间 2015.7.20-21号 教师 纪志云 学生 李明硕、刘弈涵、王雅菲精彩 导 学授 课 内 容 1、知道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2、学会写好生动的人物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人生行进的过程中,得到和失去是交互进行的:有了满天艳阳,缺了雨丝飞舞;涨了春潮,落了秋红;多了喧嚣,少了静谧;投身忙碌,远离悠闲……我们应该多一些经历:有了苦恼的包围,才有解脱的快意;有了病痛的煎熬,才有痊愈的喜悦;有了忧愁的缠绕,才有忘却的美好;感觉今天不足,所以憧憬明天……一、温习(复习提问)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交代学习目标:学会用描写方法写活人物三、学习新课(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

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用几件事写人” 也不难通过事情写人,是最常见的写人方法。

如果一件事足以说明一个人,足以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应该采用“一人一事”的写法。

如果对被写的人了解得很全面,知道许多关于他的事,或写一件事还不能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还需要从内容上作些补充,就可以多写几件事。

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首先要确定中心思想,然后围绕中心思想选择和安排材料。

所写的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不能割裂人物性格,也不能重复。

用几件事写人主要有以下六种方法。

(1)以时间为序,几件事层层深入地安排。

例如写《我的小弟弟》一文,可以写他喜欢学习的几件:先写他第一天上学时情景,接着写他患了感冒还坚持学习,最后写他期末考试取得了好成绩。

(2)以某一事物为线索写几件事。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主要以写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及其幻觉来反映小女孩的悲剧遭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擦火柴是贯穿几次幻觉的线索。

卖火柴的小女孩明天就是新年了,这是一年当中最后一个夜晚。

天,下了大雪,纷纷扬扬飘落到街上。

街上的人们都匆匆忙忙的赶回家,只有一个小女孩儿,手里拿着一捆火柴,在大雪中走来走去,用颤抖的声音喊着:“谁要我的火柴,谁要我的火柴”。

人们匆匆忙忙的赶路,谁也没有理她。

可怜的小女孩儿,连一盒火柴也没有卖掉。

她走着走着,突然,一辆马车冲了过来,眼看,就要压到她身上了,人们纷纷尖叫起来,她连忙跑到一边,没想到,跑得太急,把鞋子给甩掉了,火柴也洒了一地。

马车走了,小女孩儿正想过马路找回她的鞋,可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跑了过来,捡起她的鞋子说:“额,这双鞋真大啊,将来可以给我的孩子当摇篮了“。

说完,头也不回的跑开了。

小女孩儿急了,这可是她唯一双鞋啊,便跑上去想追上小男孩儿。

可她又饿又累,才一会儿,就累的大口大口喘着气,那个小男孩儿呢,连影子都看不见了。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走啊走啊,每走一步就像扎在尖尖刺上,真疼啊。

她看见前面有一扇明亮的窗子,里面传来一阵阵欢乐的笑声,就停了下来,心想:“哎,我多想有一个温暖的房间,多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呀”她看着屋里幸福的一家人,越看越伤心。

最后叹了一口气,走开了。

天,越来越黑:雪,越下越大,她走到一个墙角里坐了下来,呆呆的望着漆黑的天空,雪还在下着,小女孩儿冻得直发抖,她好想回家呀。

虽然只是一间破破烂烂的小屋,可是能挡住冰冷的雪花,刺骨的寒风。

从前,每到冬天,家里就会生起温暖的火炉,她和爸爸妈妈、慈祥的奶奶一起围在火边,一起唱歌、讲故事,那样的日子多么愉快呀!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小女孩儿把冻僵的手放在嘴边呵着,小声说:“要是有一堆火那该多暖和呀“她看见了手里的火柴,想了一会儿,便小心的抽出一根火柴,擦的一声,点着了。

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照亮小女孩儿快乐的脸庞。

火光越来越明亮,小女孩儿的眼前突然出现一个大火炉,跟从前家里的一模一样,她连忙把手伸了过去,正要暖和一下,可就在时,火炉消失了!她失望的低下头,一看,原来是火柴熄灭了。

小女孩儿多么怀念曾经的时光啊。

于是,她又擦亮了第二根火柴;这一次,她看见一张大大的餐桌,桌上摆的满满的,有苹果,蛋糕,鸡蛋,牛奶,还有一只冒着香气的烤鹅呢。

突然,那只烤鹅站起来了,摇摇摆摆的向小女孩儿走了过来,那香味儿也一阵阵的飘过来,好诱人啊。

她高兴极了,正要伸出手去,可刚碰到烤鹅,所有的一切全都消失了,她的手碰在了又冷又硬的墙壁上,原来,火柴又熄灭了。

她想了想,又擦亮了第三根火柴。

这一回,火光中出现的,是一颗美丽的圣诞树,小女孩儿拍着手欢呼起来:“多好看的圣诞树呀!”是的,这棵圣诞树,比她见过的所有的圣诞树,都要高大、漂亮。

绿绿的树枝上挂满了香甜的糖果、美丽的彩球,还有许许多多的蜡烛在闪闪发光,一会儿,火柴又熄灭了。

可是,奇怪,圣诞树并没有消失,树上的烛光还在一闪一闪的,升向高高的天空,变成了无数颗亮晶晶的星星。

忽然,一道亮光从空中划过,一颗星星落了下来。

小女孩记得奶奶说过“天上掉下一颗星星,地上就要死一个人哪”小女孩儿看着星星轻轻地说:“哎,不知是谁又要死去了”她又慢慢儿的划着一根火柴,突然,她的眼睛睁大了,哎呀,火光中出现的,竟是她日夜思念的奶奶,小女孩儿激动的哭了出来,她流着眼泪扑向奶奶,大声对她说:“奶奶,奶奶,我要跟你一起走!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为了留住奶奶,她把剩下的火柴全都擦亮了,在一片光芒中,奶奶好像真的来到她的身边,她牵起了小女孩儿的手,小女孩儿觉得自己飞了起来,在光明中越飞越高,她们飞呀飞呀,飞到那没有冰雪,没有绝望,没有伤心的天堂里去了。

第二天,人们在墙角里发现了死去的小女孩儿,她静静的躺在那里,嘴边还带着一丝微笑,好像正在做着美梦。

人们叹息着,可谁也不知道,现在她有多么幸福啊。

再例如《高尔基的童年》一课是以读书为线索连缀几件事的。

高尔基的童年有一天,阿辽沙从后面的楼梯跑下来,看见一个小女孩坐在楼梯上哭,她找不着家了。

阿辽沙认得这个小女孩,她是楼下的一个女住户的孩子。

她家的女厨子出去了,没把门关上,小女孩走到这座从没来过的楼梯上,就迷了路。

阿辽沙把她送回家去。

小女孩的母亲看见她的女儿跟阿辽沙一同回来,觉得很奇怪。

问清了是怎么一回事,她就对阿辽沙说:“多谢了!”又说:“你要我送你一点儿什么吗?”阿辽沙说什么也不要送,假如她肯借一本书给他读读倒好。

小女孩的母亲微微一笑,从桌子上拿一本书给他。

“你的手可没洗干净呢。

”她皱一下眉头,这样说。

“唉,这句话她尽可以不说。

”阿辽沙离开的时候想,“假如她也要擦铜器,刷地板,劈木柴,她的手也不会比我的干净。

”阿辽沙把书藏在顶楼上。

到了星期六,他上去晾衣服的时候,就拿起来读,一开始就叫书给迷住了。

他站在天窗旁边读下去,一直读到身上有点冷起来。

等到晚上,主人们做晚祷去了,他把书带到厨房去读。

他读得那么专心,把世界上的一切都忘记了。

门铃响了。

阿辽沙虽然听见铃声,竟没能马上想到是谁在拉门铃。

保姆从屋里跳出来,大声地嚷:“你聋了吗?他们拉门铃啦!”阿辽沙满厨房跑着,要找一个地方把书藏起来,结果他把书塞在炉灶下面,赶紧去开门。

“睡着了吗?”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

主人的妻子一面踏上楼梯,一面抱怨着,说阿辽沙害她着了凉。

老太婆絮絮叨叨地骂着走进厨房去,一看见那枝燃尽的蜡烛,就叫起来:“瞧,一枝蜡烛全点完了,他不是要把房子也点起来吗?”三个人都上前来盘问阿辽沙在做什么。

阿辽沙一声不响,他怕老太婆发现那本书。

吃晚饭的时候,主人们还在责骂阿辽沙。

可是阿辽沙觉得他们这些人,跟他刚才在书里读到的那些有力量的高尚的人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和可笑。

主人们吃完饭,睡觉去了。

这时候,阿辽沙悄悄地起来,从炉灶底下拿出书来,走到窗前去。

夜色清朗,月光正好照在窗上,可是阿辽沙怎么用劲看也看不清小小的铅字。

他想了想,从架子上拿下一个铜锅,把月光反射到书上去。

但是没有用,仍然看不清楚。

于是他爬到屋角的台子上,在神像前的长明灯下读书。

后来他倦了,就倒在台子上睡着了。

老太婆的叫喊声把阿辽沙惊醒了。

她手里拿着书,使劲用书打阿辽沙的肩膀。

她气得满脸通红,狂怒地摇着头。

“这本书完蛋了,要被她撕了。

”阿辽沙担忧地想。

第二天早晨,主人一家都聚在一起,翻着那本书,细细地看。

主人疑惑地嗅嗅书页,说:“还有香水味呢,真的……”接着就严厉地追问阿辽沙,书是从哪里拿来的。

阿辽沙镇定地说,书是神父的。

大家又把书细细地看了看,很不满意阿辽沙的回答,认为神父读小说是很奇怪的。

不过这样回答总算使他们安静下来。

侥幸得很,那本书也得救了。

这个院子里住着一个名叫西陀罗夫的兵士,是个勤务兵,很瘦,净是骨头,总是很忧闷的样子,说起话来声音很低。

阿辽沙跟他合得来。

阿辽沙把书拿到西陀罗夫那里去,请西陀罗夫替他保存。

西陀罗夫把书接过来,默默地打开小衣箱,拿出一条干净毛巾,把书裹起来,藏在箱子里。

西陀罗夫对阿辽沙说:“别听他们的话,上我这里来念好了,我不告诉别人。

你来的时候,如果我不在,钥匙就挂在神像背后,你打开箱子拿书念好了。

”但是老太婆起了疑心,她盯着阿辽沙,不让他上西陀罗夫那儿去。

阿辽沙呢,老怕西陀罗夫把书丢了,又怕他把书弄坏。

最后,阿辽沙只好把书还给那个小女孩的母亲,并且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她那些贵重的好书。

每天吃早饭以前,阿辽沙要到一个小铺子去买面包,那个铺子出租彩色封面的小书。

阿辽沙就去租来读,一本书要付一个戈比的租费。

阿辽沙读书,不在柴棚里就在顶楼上,那两个地方都冷,都不舒服。

有时候他禁不住书的引诱,就在夜里起床,点起蜡烛来读。

老太婆发觉每天夜里蜡烛总要短一些,就用一根木条把蜡烛量好,做好记号,第二天早晨再量,看看蜡烛短了没有。

如果短了,老太婆就狂怒地叫骂起来。

老太婆老是在侦察阿辽沙。

她一发现阿辽沙读书,就会把书收去毁掉。

可是阿辽沙想尽方法读书,他读书的热望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3)详写一件事,略写几件事。

例如《田忌赛马》一课,详细写了田忌赢齐威王的那场赛马,而略写了田忌输给齐威王的那几场赛马,从而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

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进行一次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田忌的好朋友孙膑也在人群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