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敢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分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敢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统测语文质量分析为了加强对我校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我校于20XX年1月18日—20日组织了全校九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本次检测采用单人单桌双人监考,考试与阅卷同时进行,并进行了成绩统计。
由于我校只有268个考生,所以不采用抽样分析法。
现将本次全校检测情况分析如下:一、试题简析1、试卷结构:卷型:一卷制;考试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20分;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76.67%其中阅读和写作就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全卷分四大板块:积累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四个方面,各题分值比例基本参照历年《考试说明》。
题量:试卷共四道大题、26道小题,题量适中,能留给考生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答题时间。
题型:本次联考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识图题、简答题、写作题等;全卷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开放性试题占有一定比例。
能力层级:本试卷试题涵盖了初中语文学科要求测试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四个能力层级,其中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为考查重点。
2、试题难度:(1)难度系数是0.65(2)本次试题与2009、20XX年试题难度对比0.61 2009今年考试题难度在2009、20XX年试题之间,难度出现了一定的波动。
一方面说明试题难度在0.1范围内也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今年考试题难度适宜。
、试题的主要特点3.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学年度的试题能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2010——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九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实际,遵循《云南省初中语文考试说明》的要求命制,试题符合新课程理念。
试题的主要特点有:第一、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为坐标,以九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内容为考查重点,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云南省初中语文考试说明》的要求,本套语文试卷分为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
内容涉及识字、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及语文学科的追求。
考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积累运用部分分)、具体语境中语言的运分)、词义的辨析(2查点包括识字(2、分)(2名著阅读、逻辑排序(2分)、2分)用(2、修改病句(分)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分)8。
古诗文名句默写(体现了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部分这部分单独成为一个版块,共8分,以突出新课程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的新理念。
共设有两道小题:1.(1)是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概括能力(2分);(2)是让学生充当记者提问,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语言运用的基本原则和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实际能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与生活接轨,认识与实践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这)是从实践入3分);(2集中体现了大语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考查学生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下运用语文的能力(2分)。
2.让学生概括广州亚运会会徽的构成及含义,让学生学会关注现实,学会欣赏美(2分)。
阅读部分分两大版块:一是古诗文阅读;一是现代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诗歌赏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说明文和文学作品;共计42分,占全卷分值35%,其中古代诗歌赏读(2小题,3分)、文言文(5小题,12分)、说明文阅读(5小题,12分)、散文阅读(5小题,15分)。
现代文阅读以中考说明能力要求为标准,以中考说明题型为模板,考查学生整体感知、信息筛选、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五个核心能力。
考题的设置为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点概括、评价文章的表达方式或写作技巧,等等。
写作部分本次的作文命题是命题作文,以“坚守”和“我和_约定”为题,分值是50分。
命题者试图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人、事、物、景,让学生多些对个人成长轨迹的总结、反思和体悟,抒发自我,表达心灵,叙写生活积淀,表达真情实感。
体现了书写心灵行动,这也算是回归写作规律本身的一个重要基点,值得倡导。
试题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语文课程是根植于现实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学习也要打破封闭,走向开放,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本套语文试题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
说明文阅读的素材《低碳生活处处可为》,其选材内容从当前国家激这样的题型很有在世界各国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励保护环境出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实意义,学生既学到的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不仅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时代性。
本套试题以主观性试题为主,主观性试题(含作文)分值为100,占全卷分值的83.3﹪。
客观性试题的分值为20分,占全卷分值的16.7﹪。
除作文外,试卷中开放性试题分值为12分,占全卷分值的10﹪。
第二、试卷很好地体现了能力的命题原则,突出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
(1)试题突出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教育部关于命题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应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本次试题共有四篇阅读,其中文言文阅读一篇,古诗文赏读一首,现代文阅读两篇,。
文言文阅读一篇,设题5道,分值为12分;古诗文赏读一首,设题2道,分值为3分。
现代文阅读一篇为文化类的说明文《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设题5道,分值12分;一篇为散文《人性的爱抚》,设题5道,分值为15分。
阅读共设题15道,总分值为42分,占全卷总分比例的35%。
写作题分值为50分,占全卷总分值比例41.67%。
阅读与写作两项总分值为92分,占全卷总分比例的76.67%,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考查的重点和要求。
作文的形式是两道命题作文,命题中心明确,有利于学生把握中心并紧紧围绕题目写作。
本次综合性学习试题单独设一版块,分值为8分。
占全卷的6.6﹪,体现了对这一版块的重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该套试题涉及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涉及了对语文的各个学习版块的考查;试题材料突出了人文性、文学性,文质兼美,使阅读过程就成为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渐然过程。
(2)强调语文的积累运用第1题字音积累,第6题的名著阅读和第7题的古诗文默写,第11题和第12题对文言实虚词的考查及翻译句子都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积累,从古典文优美的诗词中汲取养料,丰富自己的语言素材;同时引导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精华,让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古代诗歌的赏读本套试题考查古代诗歌赏读内容,2 道题,分值3分,占全卷总分的2.5%。
这套试题在命题思路、题型配置、试卷结构、命题形式等方面,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学生成绩分析)9033310334 100950 8 4982 1996482.5 429 1088.84455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58 8 3105882.351062 588.7972 195 8 1384.2562 4852287.1 109855 2780.356 541046282.549953 535 16从上表可以看出全校共有268人参加考试,95班的平均分最高,97班的平均分最低,差距是15.61分,其中96、97、99三个班平均分差距都不大。
从总体上看不及格的人数还是偏多,共32人,占总人数的11.94%,最严重的是99班有11人,占不及格人数的34.38%。
另外,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也很大,最高分是108分,最低分是29分,相差是79分,这也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从最后两栏也可看出优生少,过差生人数多。
本次期末检测是我校自己统测,在这次检测中较客观地反应了各班的大体情况。
这为各位老师进行横向比较,做好班级分析,抓好下一阶段语文新课和复习备考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三、主要失分情况及原因分析:1.教师缺少中考考法指导,应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很快要进入中考复习,针对中考主观性题目多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少部分学生基础掌握不牢,教师需进一步加强督查;能力运用题主要是病句选择、词语运用等,教师要组织学生多训练。
阅读理解题得分低。
学生答题不能扣住题目要求,筛选、提取信息能力不强,概述的语言需要训练。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阅卷教师需有正常心态。
一颗平常心。
一个原因是阅卷时间紧任务重,但更重要的是许多教师患得患失,互相压分,阅读理解题扣分多,扣分无理由,作文批阅没有拉开档次,不敢或不愿打高分,48分以上几乎没有。
四、存在问题根据阅卷情况来看,检测中学生不能得分或丢分较多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书写是语文的基本功,也是语文试卷考查的重要元素,但许多考生的卷面书写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清晰,不工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2、知识积累不足,不会灵活运用。
如第1题的第(1)小题拼音题,部分拼音音节声调,出现错误;无法辨别第(2)小题不能看出“随身附和”的错误。
不能正确辨别词义者较多。
古诗文默写涂改多,写错字的多。
说明记忆不准确、不牢固,不注意辨识。
名著阅读,不了解名著内容阅读名著的量太少。
、审题不清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审题不清仍然是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审题不清而导致学生失分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这不仅与学生自身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同时也与老师平时教学中疏于引导不无关系。
4、现代文阅读部分考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审题不清,对文本阅读不细致,抓不住关键信息。
(2)专业术语掌握欠佳,分辨不清。
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知识不明确。
(3)对生活的思考不够,不能很好地把学习和生活相联系,知识拓展不足。
(4)整体感知能力不强,对答题的信息区域把握不准,所作出的答案仅限于文本局部,造成答案要点不全,甚至偏差的现象。
(5)部分学生答题完全脱离文本,凭主观臆断,答案出自自己原有的信息,或者就是想当然的答案。
(6)语言表达能力欠佳。
词不达意,词汇不丰富,语言不凝练,表述不切题等现象较为突出。
5、文言文的翻译关键词落实不够文言文阅读考查所选材料难度适中,适于初中学生阅读,整体答题情况较好。
存在问题较多的是第12题中在考查文言文翻译不能把握住句子中的“莫”字。
6、古诗赏析阅读:这两题得分率也较低,不合格者比例几乎占到48%,甚至有不少语文成绩较高的学生也得不上分,希望能得到所有语文老师的关注。
存在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①学生对诗歌鉴赏中通过抓关键词来分析理解诗歌这一方面,还有待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