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要求:1.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杜绝抄袭。
2.如以附件形式上传请在文本框中注明“具体答题内容见附件”。
3.作业截止提交时间:10月28日4.作业截止批阅时间:10月28日5.请将以下题目全部答完之后再提交作业,每门课程需交一个作业,一共3门课程,所以需交3个作业,《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是其中一个作业,请不要每题交一个作业。
作业题目: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
”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
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
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
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答: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
(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反思。
教育反思包括:(一)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就是记得意之处,记课堂上感觉特好的成功点,包括:教学中引起师生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上一些精彩的“镜头”,如师生对答、学生争论、智慧碰撞、情感交融等高潮和亮点;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运用的感触;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处理;教育教学中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引起教与学共振效应的途径;设计合理,条理分明的板书;课堂教学中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得当的具体措施;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在课堂中应用的感悟;教学方法的革新;学法指导的技巧等。
只有详尽地记录这些优点,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借鉴使用,并不断总结、改善,推旧出新,教育教学才能接近完美。
(二)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写教育教学中不足、失败之处就是记失误之处,侧重于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
如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可以是大的问题,也可以是小的问题。
教师通过反思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教学时应吸取的教训,同时找到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教学的新思路,写出改进的策略和“二度设计”的新方案。
即使一个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教学近乎完美的教师,在一节课的某些环节上还是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败笔之处。
能认真冷静地对整个教学过程加以剖析,回顾、探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略,对今后的再教学积累深层次经验,无疑会有锦上添花之妙用。
(三)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记录整理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记录学生的见解。
常言道,教学相长,学生的一些独到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在闪烁,不仅对其他学生有启发,对我们教师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
如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源于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感受,都是丰富、可贵的课程资源,也都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对于新课程要有新理念。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光”显现,教师应该适时肯定他们的独特见解,进一步推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用激励的方式、方法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形成。
这些独到的见解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也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记录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和记录学生的问题和建议学生在学习中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也必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是个别的,有些是普遍的,也有一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教师一时都难以解答。
这些问题应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实施补救措施。
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思维和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着教学民主的精神,对学生的教学建议也应该做必要的记载。
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导致一些突发事件,在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偶然出现的瞬间灵感(即使是不能成功解决的方法)也要及时记录,利用课后深刻反思,否则就会不了了之,教学思路就得不到拓展。
(五)课后重写“教学设计”课后,应回顾一节课的全部进程,思考本节课探索出哪些教学规律;教法、学法上有何创新;启发学生思维有何新招;重点及难点的突破与分散是否得当;课堂训练设置是否有层次感、有梯度;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知识点是否通过迁移训练得到强化等。
再次梳理之后进行必要的分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本节内容时应该如何去做,写出新的教学设计,把自己的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
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答:教育案例的定义:关于教育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
虽然说法不同,却也有一定的共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育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
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
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教育案例应包括如下特征(1 )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 )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 )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教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 )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
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 )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答:(1)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因此,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
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一般来说,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比较容易理解。
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
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
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
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答:1.依照教育的任务可划分为:教育类、课堂教学类、品德修养类、音美类、教育活动类、教育管理类、教育科研类、教师培训类等;2.依照教育案例研究的对象可分为:描述性案例、说明性案例、证实性案例、探索性案例等;3. 依照教育案例的介入属性,又可将其划分为:意外式案例、主题式案例、综合式案例等;4. 从传统学科分,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教育学案例、心理学案例、教育管理案例、教育经济案例、教育立法案例等;5. 从应用角度出发,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研究用案例、教学用案例;6. 从内容覆盖面的宽窄,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一事一例的专题案例、多侧面描述的综合案例;7. 从内容性质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经验型案例、问题型案例;8. 按篇幅大小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短篇案例、长篇案例(1500 字以上);9. 从表现形式上我们可将教育案例分为:提示型案例、研究型案例、实录式案例、摘要式案例、点评式案例、书面文字案例和影视表演实录案例等。
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答:1.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
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2. 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3. 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
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
包括读后感、对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4. 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
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5. 学位论文,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6. 叙事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文体突破了传统的研究论文和实验报告的单一格式,它来自人们生活中熟悉的口述、故事、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等,用来述说教育主体的经验和实践。
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