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室通风换气管理制度
防止呼吸道传染病在校园内大面积流行蔓延,有效切断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教室保持通风换气非常重要。
为了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教室通风换气制度。
1、当室外温度不低于15℃,天气晴朗时,要全天开窗(从教师早晨到校,到教师下班离开)通风。
2、当室外温度过低或天气不好时,课间操和中午休息时间要开窗通风。
特殊天气听候学校通知。
3、学生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关闭窗户。
4、学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5、保持室内外的环境整洁,走廊的窗户也要打开通风。
6、教室内卫生角要干净,垃圾要及时倾倒,使室内清新无异味。
7、课间建议同学们到室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
8、除了值日生外早晨上课前和中午吃饭后学生要到操场活动。
9、通过广播、板报、小报和会议通知等形式,讲解室内通风的重要性,要求全校师生做好室内通风。
通风的意义在于室内的致病微生物,如果达不到一定的浓度,是不会使人感染的,如果病毒浓度很高,就很容易使人感染,有效的空气流通,能够降低室内微生物的浓度,这样就能够降低传染病在校园内大面积传播流行的可能性。
所以有效的空气流通,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流行蔓延非常有效的方法,是最好的空气消毒方法。
10、每周不定时对班级教室进行通风情况抽查,对没有通风的班级记录扣分,上报政教处。
11、换气次数:除去课间休息开窗换气1次外,则每节课在上课
过程中小学教室应换气1次。
换气时间:每次换气的持续时间视室外温度而定,室外温度为5-10℃时,每次5分钟;室外温度0-5℃,每次4分钟;室外温度零下5-0℃,每次3分钟;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每次2分钟。
12、换气方式:楼内设有走廊的,应以开走廊侧内窗通风为主,开窗面积应达到2m2以上(约一扇窗)。
注意事项:要同时保证教室内温度始终不低于16℃。
为确保达到上述要求,学校应做到如下几点:
1、领导重视。
要建立健全教室通风换气管理责任制,健全主管校长、总务处、卫生室、班主任、任课教师、卫生委员、靠窗学生(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2、措施得力。
结合实际采取可操作性强的通风措施和制度对室内微小气候加以科学调控。
教室内应配备温度计并由校方专人测定室外温度,做好记录,适时通报并规定每次开窗换气持续时间(温度可以以当地当日报纸为准,并注意当日风速)。
××小学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