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签了中国工商银行 说说的我ICBC求职经历

签了中国工商银行 说说的我ICBC求职经历

签了中国工商银行说说的我ICBC求职经历如果找工作是一段旅程,那么我们总要亲身经历过才能完整——题记再过几天就是ICBC广东省分行营业部的入职报到时间了,回想起去年自己找工作的点点滴滴,一切恍如昨日。

和拿到著名公司的OFFER的同学相比,我真的很普通,没有华丽的学校与专业背景,没有在著名公司实习的经历,更没有在学生会、班级、大学社团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

然而,我认为我们大多数人的能力与经历相差不远,通过自身努力把握住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就是成功。

我真诚的希望我的找工作经历与个人心得能够为今年九月踏入找工作队伍的同学提供一点经验与借鉴。

我的整个帖子分为个人基本情况介绍、求职准备、网申与简历、笔试、面试、个人心得六个部分。

1.个人基本情况介绍我是1986年出生的湖南男生。

本科就读于湖南省某高校(非211,非985,但是属于湖南本省的一批本科),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硕士就读于广州市某211高校,专业为区域经济学。

英语证书方面只拥有大学英语六级证(2006年获得,成绩511分)和托业成绩单(2010年获得,成绩800分)。

CPA、CFA、ACCA等热门证书是一个都没有。

本科阶段的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全班40个人,成绩排名在12名左右的样子),毕业时的绩点成绩是2.72,没有挂过科,但是也没有得过任何奖学金。

本科四年,只有过三次实习经历,但实习时间都不长。

曾担任过电信公司的小灵通促销员(工作时间十天)、某工厂外贸部的文员(主要协助办公室主任做些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偶尔翻译一下外商的邮件,实习时间一个月),中国日报的子报《21世纪报》的校园征订专员(工作时间十二天)。

2007年加入了考研大军,但是当2008年考研成绩公布时,由于个人专业课成绩的原因没有进入报考高校的复试名单。

本科毕业前也找了下工作,得到了青岛啤酒、南京雨润的市场营销岗OFFER。

签约前夕咨询了在青岛啤酒、南京雨润工作的本校学长,经过一番考虑后,最终放弃了工作机会,而是选择继续留校考研。

2009年初,算是比较顺利通过了考研,最终给广州市某211高校录取。

硕士阶段学习还算比较刻苦,连续三年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协助导师完成了几项省级重点社会科学课题,并且在国家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

不过,等到自己找工作时却发现,非科研型的企业基本上不看重硕士的学术经历,硕士阶段的实习经历倒是能给硕士生求职时增加一点成功机会的砝码。

2.求职准备硕士阶段的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到了2011年的3月。

由于9月就要开始找工作了,我也提前开始为自己的求职做准备。

3月至4月花了点时间和研三的师兄、师姐进行了交流,听取他们的求职经验,并且在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做好了个人实习简历。

4月-6月就开始寻找暑期实习的机会。

4月-6月网申了12家公司的暑期实习生,但是11家的网申结果都是石沉大海,没有半点回音。

唯一通过的网申是北京建设银行的暑期实习生计划,6月初在中山大学校本部参加的面试。

面试形式是一分钟自我介绍加结构化面试,两个面试官对一个面试者,面试时间是五分钟左右的样子。

由于自己面试准备的不充分,无论是着装还是回答上表现的都很差劲,所以自然也没有获得实习的机会。

没有找到暑期实习的现实让人的心情变得有点沮丧,简单的调整了一下心情,然后开始思考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办。

6月中旬,在应届生论坛上无意中看到了人民银行招考的笔试试题。

虽然人行的笔试的题目都比较基础,但是想得到高分也并不容易。

又在论坛上看了下人行工作与待遇的帖子,觉得人行的工作性质与待遇还不错,自己便下定决心准备报考人行。

从图书馆里找了些金融联考方面的书,然后从六月中旬便开始准备人行的笔试复习。

7月初,导师发了邮件给我,让我争取在九月前写好毕业论文的初稿,这样会为我找工作减轻压力。

于是,从7月开始,我过的基本上是上午写毕业论文,下午与晚上准备人行笔试复习的日子了。

日子过的有点单调,但是还不至于让自己感觉到枯燥。

出于自身的英语水平与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我没考虑去寻找外企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就业机会。

我简单的给自己确立了三个求职方向:第一,争取考上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机关(虽然难度会比较大,但是待遇、福利及发展前景肯定要比省会中支人行和地级市中支人行要好);第二,如果进不了人行,那么争取进入广州或者深圳的四大国有银行的某一家;第三,如果前面两条路都走不通,那可以考虑某些企业的市场营销岗(本科阶段有过这方面的实习经历)。

7月与8月就基本上在毕业论文与经济学专业知识复习中度过了。

整体上来讲,我的进度还算不错。

到了9月初的时候,毕业论文写好了前面4章的内容(毕业论文一共6章),经济学专业方面的书也基本上过了一遍。

3.网申与简历9月初和班上的同学一起去了学校的照相馆照了正装求职照,然后便开始在网上与广州各大学校的就业信息栏上寻找企业招聘信息。

稍微正规一点的企业都要进行网申,于是我也成了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的常客。

个人认为网申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关键要有端正的态度。

我记得碧桂园的网申有两道开放性问题,但是这两道开放性问题都要求网申者的回答要在200字以上。

我当时出于无所谓的态度每道题都只答了180字左右。

不出意料,我没有通过碧桂园的网申。

关于网申的技巧与细节问题,论坛里有专门的板块资料进行详细介绍,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

接下来主要说说简历的事。

一份好的简历是获得面试的关键,如果简历都没有过关,想获得面试进而取得OFFER的机会趋向于零。

包括我在内,大多数应届生的首份求职简历做的都不够好。

首先,大多数人在首次制作简历时不知道到底要在简历上写点什么东西,其次也不知道要如何在简历上突出自身的特点与岗位的匹配度。

我们做的首份简历基本上都是套用别人的模版,然后再往模版上加点自己的东西。

个别懒人基本上就是套用同寝室同学的简历,等到外出找工作时,大家的简历内容都差不多,自然难得通过HR的筛选了。

个人认为简历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有一张合适的1寸正装求职照片;第二,抬头部分写清楚自己的求职意向;第三,简历要有针对性,简历内容要简洁明了,层次清晰,突出自己与岗位的匹配度。

首先,一张合适的正装求职照片代表着你对岗位的重视,同时个人的求职照也是简历给HR的第一印象。

正装求职照最好让你的好友或者同学来看看,如果他们多数人认为你的照片照的不好,那最好再次照一次。

我认识的某位同学就是因为换了新的正装求职照而让他的面试机会增多起来的。

其次,个人求职意向一定要在简历的抬头上写清楚,因为中华英才网上的某HR在其帖中写到HR筛选简历时最先看的就是求职相片与求职意向。

没有写清楚求职意向的简历很容易给HR毙掉。

最后,如果前面两条做的到位了,那你简历上的个人经历一定要突出你与求职岗位的匹配程度了。

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简历。

因为企业选择合适的面试者参加面试时,最看重的就是求职者的工作经历或者潜能与岗位的匹配程度。

所谓岗位匹配,最主要就是看你个人的专业、实习经历、个人技能是否与岗位相匹配。

比如某家企业要求招聘财会类的岗位,该企业通常比较看重的就是应聘者是否是科班出身,是否有过财会方面的实习经历及是否取得财会方面有高含金量的证书。

如果你是非科班出身,但对这个岗位感兴趣,你就要把你和岗位要求相关的经历在简历上有条理的表现出来,让HR从你的简历上看出你具备与该岗位匹配的能力。

个人建议简历上的相关经历写作可以按照STARS法则,写清楚自己在相关经历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取得的成绩,相关经历中的时间、地点要明确,取得的成绩最好要量化出来。

比如,我在担任《21世纪报》的校园征订员时,一共完成了60个全年订单(1个全年订单是100份报纸),征订金额6000元。

我就会在自己的简历上写到个人独立完成6000份报纸的征订工作,征订金额6000元,获得《21世纪报》优秀校园营销员荣誉称号。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挖掘自己过去的经历,也要开始不断的修改自己的简历。

多修改一次简历,往往也意味着自己离OFFER的距离又近了一点。

4.笔试由于我的求职方向比较明确,因此我参加过的笔试大概是十二场左右。

其中,人民银行的笔试是经济专业知识考试,难度相对较大一点。

而商业银行的笔试基本上是英语、行政能力测试、金融专业知识的大综合考试。

普通企业的笔试基本上是考行政能力测试。

整体来说,英语与专业知识是依靠平时的积累,我们最多是在考前做一点相关的练习来锻炼一下个人的考试反应能力。

如果自身基础太差,一般是难得取得笔试的好成绩。

但是行政能力测试则是完全可以靠平时的一点练习来逐步提高。

我在9月下旬获得了第一次求职笔试机会。

给我笔试机会的企业是腾讯QQ,我申请的岗位是市场营销类岗位。

腾讯的笔试地点是在华南理工大学城校区。

由于暑期没有认真复习过公务员考试,第一次做行政能力测试试卷时显得有点手忙脚乱的。

试卷上的很多图形推理、数字推理题都是瞎蒙的。

因此,我没有通过腾讯的笔试,从而失去了面试的机会。

第一次笔试失败后,我买了本行政能力测试的习题书,利用国庆节的七天假期看了下书,做了点练习,算是为后面的笔试做准备吧。

也许这点临阵磨枪的准备还是有点用,至少在十月份以后的行政能力测试考试中,我还是能够顺利通过了笔试。

行政能力测试的难度不大,关键在于看书与练习。

不管白天再怎么忙,晚上有空还是要看下书,做点练习。

在四大国有银行中我获得了工行、中行与农行的笔试机会。

工行与中行都顺利通过笔试,进入了面试。

农行的笔试时间是2011年11月20日早上9点,由于人行的笔试是11月20日的10点,我主动放弃了农行的笔试机会,选择参加人行的笔试。

2011年人行的笔试试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也许是因为我从9月就开始在外面奔波的原因,9月-11月我基本上就没有怎么认真复习过经济专业知识了。

所以我的人行笔试成绩并不高,只有70.5分。

后面从应届生论坛上的消息来看,2012年人行广州分行机关的面试分数线是75分。

人行这条路没有走通,我的选择也就剩下了商业银行或者某些企业的市场营销岗位了。

写到这,我想简单的说一下广东省中国银行的笔试成绩的事情。

据我所知,广州中国银行的笔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考生的面试与支行去向的。

广东省中国银行在12月中旬公布了面试名单,这个名单是按考生的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列的。

我当时的笔试成绩排名是在750名左右,我的第一志愿报的是东山支行,由于我的笔试成绩没有达到东山支行的最终面试线,我给调剂到了第二志愿番禺支行。

我的三个同班同学,由于他们的笔试成绩排名在1000名以后,他们只得到了调剂到东莞中行的电话通知。

后面据我了解,去年参加广东省中行面试的硕士生如果其第一志愿报的是广州市内的支行,但其笔试成绩在900名之后,那么这些硕士生的只有选择服从调剂广州、深圳外的其他城市中行才有终面机会,否则中行求职之旅到此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