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魏晋风度和魏晋服装讲解

魏晋风度和魏晋服装讲解


魏晋风度的第三重境界
淡装 服饰风格:自然平朴,返璞归真 代表人物:陶渊明
*1、裤褶 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这时候 的裤叫做“裤褶”,和裆裤,实 为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之一种, 经几百年的演变、改进,不断 完善而形成。 裤脚有大小口之分,大口在裤 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 “缚裤”
裲襠
《释名 ·释衣服》称: “裲襠,其一当胸, 其一当背也。”即 今之背心。
裲襠 缚裤
魏晋南北朝两裆铠 魏晋北 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窄袖
因此他们的衣着不拘仪表礼俗,随意放荡, 甚至往往褴褛肮脏
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砖刻所示竹林七贤,都穿 着宽敞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着胸怀,七人全赤 足;其中一人散发,三人梳丫髻,四人裹幅巾,这 反映了当时玄者的典型衣着。由于玄者轻蔑礼法, 放纵高傲, 因此他们的衣着不拘仪表礼俗,随意 放荡,甚至往往褴褛肮脏。他们大多隐居山中,相 互讲话谈玄以求超脱,还时常过度饮酒和吃药,吃 后药性发作,周身发热和发痒,所以他们的衫子多 肥大得出奇,抓起痒来倒是十分方便。
一、男子的衫、巾与漆纱茏冠
*1、大袖长衫
魏、晋男服以长衫为尚。衫 与袍的区别在于袍有祛,而衫为宽 大敞袖。衫也有单、夹二式,质料 有纱、绢、布等,上至王公贵族下 至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袖为尚。 褒衣博带为文人雅士普遍服式。史 载“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行 相仿,舆台成俗”。
大袖长衫和漆纱茏冠
北方民族的裤褶与裲襠
它裙式。
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2、深衣下摆与华饰
深衣仍在妇女中流行。 其变化主要在下摆,通常将下摆
裁制成三角,上宽下尖,层层相叠, 围裳中伸出两条或数条飘带,走起路 来随风起,如燕子飞舞,煞煞是迷人。 也称杂裾。
3、帔
始于晋朝,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 于领前自然垂下。
魏晋风度的第二重境界
粗服乱头 代表是竹林七贤 服装特点是:由于玄者轻蔑礼法,放纵高傲,
女子直裾深衣和曲裾深衣
深衣根据衣裾是否绕襟分为曲裾和直裾 深衣的衣襟加长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
深衣创始于周代,流行于战国期间。
《五经正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 是因其拥蔽全身,又因是衣制的初始阶段,人们相信衣制 式样出于圣人所作,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 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 粉碎了传统的价值观,这个 时期佛道盛行,玄学兴起, 崇尚思想自由,强调理性思 辨,破坏了束缚人的礼教和 制度
魏晋风度的三重境界
严装 粗服乱头 淡装
魏晋风度的第一重境界
严妆 上流社会涂脂抹粉华衣美食,热衷身体修饰 男着女装(孔雀革命)
宽衣博带为魏晋时尚
这一时期的女子,大多穿着
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腰部束以 “抱腰”,并且用衣带来装饰, 当时还流行在头上插戴花钗和 “步摇”,这样走起路来衣袂飘 飘,环佩叮当,进一步强调了女 性的温婉妩媚,婀娜多姿。
女子的衫、襦与华饰
1、宽衣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裙 魏晋
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 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 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 着几何花纹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
《宋书·沈约传》记载:“汉末王公,多委 王服,以幅巾为雅 ” 当时,不仅士人竞 相以头扎巾为时髦,就连“袁绍、崔豹之 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 可见此 风之盛行。而这种风气的形成与当时名士 崇拜有很大的关系。 巾也因名士而命名,例如林宗巾、诸葛巾 等 其中,以诸葛巾最为著名。
诸葛亮
小冠
比以往冠的形制小, 但顶部依然为平制, 它是从帻(zé)巾发展而来的, 是把帻后加高、顶拉平, 并缩小了体积, 也称‘平上帻’。 这种小冠当时上下层人士 皆可戴之
笼冠
在小冠上再加笼巾即成笼冠。 笼冠不是顶于头上, 而是像帻一样罩在头上, 顶平,两边有目。 形制又像汉时的梁冠, 有圆、方之分和梁数之别, 前壁向后倾斜, 戴于头上显得十分挺拔、庄重。 所以当时文官皆戴笼冠。
幞( fú )头
自北周武帝用幅巾之制, 并加裁四角带, 名曰幞头,又名折上巾、 自幞头盛行后, 启后世唐代幞头之始, 其他冠也因此而少用。
“裲裆”,有两种含意,一种 是指服饰制度中的“裲裆衫”; 一种是指武士穿的“两裆铠”。 两者的外形大体相同,区别主 要在质料上。裲裆衫的材料, 通常用布帛,中间纳有丝棉, 取其保暖。而裲裆铠的材料则 大多采用坚硬的金属和皮革。 铠甲的甲片,有长条形和鱼鳞 形两种,比较常见的则是在胸 背部分采用小型的鱼鳞甲片, 以便于俯仰活动。
魏晋风度和魏晋服饰
所谓魏晋风骨
起源 魏晋风骨的来源 什么是魏晋风骨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300余 年战乱不息,社会动荡。 魏晋南北朝约公元3世纪至 6世纪末,是中国历史上战 乱频繁、充满曲折的一个 时期政治和经济动荡激烈。 这一时期,由于南北战争 与迁徙,民族错居,加强 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 合,对服装的影响产生积 极的影响。
首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冠 帽之制有它自己 的特点,从各方面资 料来看,这个时期戴 汉代梁冠的比较少见。 用于祭把的冠服基本 上是沿袭前制,没有 大的改动。朝服的首 服此时期最大的特点 小冠 是出现了小冠与笼冠。
首服
笼冠
幞( fú ) 头

束巾
巾 一般用丝带、葛布、鹿皮制作,用以 束头。 巾在汉以前本为庶民所戴,《释名·释首 饰》云:“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 贵族男子到了2O岁都要行加冠礼,而庶 人只能戴巾。但是到了东汉末和魏晋初, 这种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