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案

(2)你们会列竖式进行计算35+32吗?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进行计算。汇报展示时,先让个别学生板演,然后说说竖式计算过程。
板书出示:十个
3 5
+32
67
最后再次强调在列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3)做一做。
出示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让学生在书本上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1)用口算先算5+2=7,再算30+7=37
那么35+2还可以怎么算?你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吗?
(2)演示写竖式的方法。
学生试着计算后,让个别学生板演。
小结:先写35,在35的下行写2,要注意在个位上写的2要与上一行个位上的5对齐,也就是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作业布置
必做:
选做: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2=3735+32=67
十个十个
353 5
+2+32
3767
课后小记:
(4)做一做。
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小题,师巡视。
出示课本第12页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要注意帮助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个别学生,适时进行辅导,然后请个别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教学例2:35+32=
(1)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验证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口算后进行汇报展示。
(3)课件出示
让学生看着刚才写出的竖式,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回忆小棒的摆放过程,要把3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并起来,应该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整十根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在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板书出示:十个
35
+2
37
竖式计算后,再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
芦草沟镇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目Hale Waihona Puke 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探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小结: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我们用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数学知识。
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的1-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老师要注意巡视,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2、课件练习。
3、笔算加法要注意:(1)个位和( )上的数对齐。 十位和( )上的数对齐。(2)相同数位上的数( )(3)从( )算起。
课堂小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四、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难点:掌握计算方法、顺序,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教法、学法
教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
小木棒、课件
备课时间
2018年8月24日
授课时间
教案类型
主备人
祁海艳
授课人
定稿
新课引入
旁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级去参观?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式?
学生提出问题列算式,
小结:这些算式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不进位的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探究新知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教学例1:35+2=
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验证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