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

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

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
指标解释说明
(试行)
为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的认知和了解,提高系统易用性和实用性,制定本指标解释说明。

适用于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

一、综合指标解释
1.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是指由商务部负责建设和管理,用于对商务部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进行综合管理、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对各地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情况等进行动态掌握的管理信息系统。

2.日报:指承担综合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每日通过数据接口向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传输站点交易数据和配送中心配送数据。

具体指标包括:站点代买商品类别、代买总金额、代买总订单数、销售商品类别、销售总金额、销售总订单数,配送中心日收件数量、日发件数量。

3.季报:指示范县每季度末登录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填报本季度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进展情况,主
要包括基本情况、县级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乡镇级区域服务站建设情况、村级服务站点建设情况、配送中心建设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电商发展情况等。

4.数据接口:指由商务部制定统一的,用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向农村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数据库传输数据的接口。

二、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一)日报指标。

5.站点编码(ID):指本地区所建村级或乡镇级服务站点在承担综合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平台中的唯一对应ID编码,须为数字、字母或数字字母组合。

6.站点名称:指村级服务站点或乡镇级服务站点的中文名称。

7.站点类别:包括村级服务站点、乡镇级服务站点。

8.站点代买/代卖商品类别:指站点代买/代卖的商品统计分类。

具体包括农产品、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三大类。

其中,农产品包括粮油类、生鲜食品类、干货类等小类,工业消费品包括休闲食品类、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中西药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等小类,生产资料包括农用生产资料类、化工产品类、机电类、木材类等小类。

9.代买/销售总金额:指站点代买/销售的商品总金额数(万元)。

10.代买/销售总订单数:指站点代买/销售的商品总订单数量(笔)。

11.配送中心(ID):指本地区所建配送中心在承担综合示范工作的电商平台中的唯一对应ID编码,须为数字、字母或数字字母组合。

12.配送中心名称:指配送中心的中文名称。

13.日收/发件数量:指配送中心每日收/发的快递包裹总件数。

(二)季报指标。

14.乡镇数量:指行政区划设立的乡镇数量(以统计局统计口径为准)。

15.行政村数量:指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设立的村民委员会的数量(以统计局统计口径为准)。

16.社区数量:指示范县的社区数量(以统计局统计口径为准)。

17.常驻人口(万人):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而且经济和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以统计局统计口径为准)。

18.农业户口人数(万人):指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农业人口数量(以统计局统计口径为准)。

19.非农业户口人数(万人):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数量(以统计局统计口径为准)。

20.县级服务中心名称:指示范县所设立的县级服务中心中文名称。

21.乡镇级区域服务站名称:指在乡镇设立的服务站点中文名称。

22.乡镇级区域服务站ID:指本地区所建乡镇级服务站点在承担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平台中的唯一对应ID编码,须为数字、字母或数字字母组合。

23.村级服务站点名称:指村级服务站点中文名称。

24.村级服务站点ID:指本地区所建村级服务站点在承担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平台中的唯一对应ID编码,须为数字、字母或数字字母组合。

25.配送中心名称: 指配送中心的中文名称。

26.配送中心ID: 指本地区所建配送中心在承担示范工作的电商平台中的对应ID编码,须为数字、字母或数字字母组合。

27.政府培训人数: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中,县、乡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村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培训人数。

28.企业培训人数: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中,相关企业(包括电商企业和计划发展电商业务的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人数。

29.合作社培训人数: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中,农村合作社工作人员的培训人数。

30.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培训人数: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中,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的培训人数。

31.退伍军人培训人数: 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中,退伍军人(按照《兵役法》应征入伍服役的军士、兵,经部队批准退伍,持有退伍证的人员)的培训人数。

32.其他人员培训人数: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人员中,除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村青年、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培训人员数量。

33.培训时长(小时):指当季度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时长。

34.培训内容: 指电子商务培训内容的描述。

35.培训实施单位:指示范县(市)依据相关政策规定确定的组织或开展电子商务培训的实施单位名称。

36.企业网商总数(个): 指数据报送当期,依托承担综合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平台,首次开展线上销售的企业网商数量。

37.其中企业网商新孵化数(个):指数据报送当期,企业网商总数中,通过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出来的企业网商的数量。

38.合作社网商总数(个):指数据报送当期,依托承担综合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平台,首次开展线上销售的合作社网商
数量。

39.其中合作社网商新孵化数(个): 指数据报送当期,合作社网商总数中,通过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出来的合作社网商的数量。

40.个人网商总数(个):指数据报送当期,依托承担综合示范工作的电商企业平台,首次开展线上销售的个人网商数量。

41.其中个人网商新孵化数(个): 指数据报送当期,个人网商总数中,通过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孵化出来的个人网商数量。

三、企业用户系统操作指标解释
42.企业登录编码: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在全国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里的用户编码,由系统根据企业所在区域自动生成唯一编码。

43.登录密码: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登录全国电子商务和社区商业信息系统的系统密码。

44.企业名称:指示范县承办综合示范工作的企业全称。

45.所属地区: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划。

46.企业地址: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工商注册地址。

47.法人代表: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工商注册
法人代表名称。

48.电商平台名称: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所经营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中文名称。

49.电商平台网址: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所经营的电子商务平台的互联网网址。

50.手机APP下载链接: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所经营的电子商务平台的手机APP下载链接。

51.微公众号:指示范县综合示范工作承办企业注册并使用的微信公众号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