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十二月份月考模拟试卷及答案(二)1、改革之初,我国为尽快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
目前,我国正实现由“先富”向“共富”阶段的全局性转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当前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B. 改革之初重点是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同步富裕提供物质前提C. 在新时代要注重提高效率,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容许收入差距过大D. 要坚持收入分配公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2、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与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渠道)如下表所示:融资结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融资其他中国60% 20% 0.3% 0.6% 19.1%美国30% 42% 5% 18% 3%上述信息对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启示有A. 规范资本市场,鼓励民营企业以民间融资方式为主B. 国家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支持C. 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D. 放宽上市限制,允许有限责任公司公开发行股票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18年11月5日在上海举办。
它不仅为各国开展贸易、加强合作开辟了新渠道,也成为我国立足国内舞台、发挥主场优势开展外交活动的完美演绎。
这种“主场外交”可以①互利共赢,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借助优势,积极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利③加强合作,巩固参会国家之间的结盟关系④把握机遇,彰显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的决心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基层培养,能人回乡,公开选配,有了好班子,村子像样子。
今年天津村级组织换届,蓟州949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这有利于A. 扩大基层民主,实现村民自治B. 党依法执政,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C.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 我国基层政权进一步完善,保障村民合法权益5、天津市15名援疆援藏教师,一年来真情融入、无私奉献,把支教工作做好、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他们时时以民族团结为重,认真处理好各方面关系,做到自尊、自警、自省、自励,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材料表明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公民以实际行动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③援疆援藏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6、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使西藏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西藏全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9年增长了约191倍。
西藏的巨变进一步证明了①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发展与繁荣的根本保证②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④兄弟省份的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近日,一则林俊德院士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视频令无数因人动容。
他隐姓理名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年过七旬依旧在一线搞研究、做实验。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坚持在病房整理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
林俊德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说明①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强大感召力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作用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发民族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精神力量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决于人的道德自觉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8、登滕王阁,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游西湖,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品味诗词之美,“跟着诗词去旅行”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感知文化旅游的韵味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B.纵情山水与品味诗词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C.游历大好河山,感受诗词魅力,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D.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9、2018年9月23日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五谷丰登,放飞乡村振兴的美好梦想。
设立丰收节是对传统24节气文化和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传承。
它的设立有助于①促进各民族的科技发展、经济繁荣②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持久不变的影响③更好传承和展示悠久厚重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④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文化氛围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10、2019年7月13日,亮相第九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儿童剧《我们是秦俑》,带粉孩子们体验了一次特殊的“文物之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和解读历史,鼓励少年儿童自觉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儿童剧《我们是秦俑》的成功演出①说明文化能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②体现了文化能够深远持久的影响人③印证了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能让孩子们树立起对中国文化的自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针对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栏目的热播,一位学者评论说,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并融入理想志趣的,因此纵使千百年后再读,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
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华经典诗词反映了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华经典诗词能使读者得到精神滋养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时代人们对诗词意蕴的感悟是相同的④精神生活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华经典诗词能契合不同时代人们的内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作为全球化问题的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建设展现了中国开明开放的精神面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空间。
提升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需要①依托商业贸易,在商贸活动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②发展国际教育,通过国家互派留学生传播中华文化③创作文化精品,让国外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中华文化④尊重文化差异,坚持把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放在首位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3、2019年8月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相关部门根据预报做好各项防范工作,在台风准时到达时,人民群众早已得到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再次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由此可见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运动与静止对立统一③意识具有指导作用④天气规律已完全被掌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18年9月13日,以“学以成人”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哲学学术会议首次在中国举办。
今天,更加重视哲学的原因是A.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B.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 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能够推动时代的前进D. 哲学能指明社会发展方向,为社会变革提供巨大物质力量15、“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
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
材料启示我们A. 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D.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16、哲学家的工作在于从“蒙蔽”“失落”“遗忘”中揭示作为人生世界根底、本源的“诗”“意”,还人生世界一个本来的“美”的“意境”。
这是因为①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②哲学是筑就人生成功的关键所在③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④任何哲学都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①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A.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 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 否认了物质的唯--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 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18、虚拟现实投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思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①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②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③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④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19、象形文字是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是老祖宗们对原始的描摹事物的记录方式的一种传承。
“靈”(灵的繁体)字就是一个缩影。
“巫”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一竖代表联通天地,通达天地之人即为巫,三个口字代表念念有词,祈雨成功即为灵验。
上述材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是容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A.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B. 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C. 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D. 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21、新华社3月5日电,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的新数据发现,距离地球700光年外一颗行星的大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新分析发现,该行星大气含水量是土星的3倍。
此前研究曾发现该行星大气中有水蒸气,但没有料到含水量如此之高。
这一发现表明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实践提供的认识工具决定了人类认识的发展④人类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在实践发展中被推翻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2、下图“最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的阴影下看不到阳光”蕴含的哲理是A. 意识具有能动性,面对困难不能轻易放弃B. 矛盾具有同一性,失败是成功的必由之路C. 发展具有前进性,应忽视遇到的各种挫折D. 认识具有条件性,要善于抓住成功的时机23、根据新时期党建的需要,“主体责任“首次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将以往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扩展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这说明①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②认识在推翻以往真理的过程中向前发展③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马克思是对的》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通俗理论对话栏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160多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依然不减。
这是因为它①提供了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②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深化和发展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来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5、材料:A公司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2012年7月进入世界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