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仪器仪表管理规定完整版

计量仪器仪表管理规定完整版

计量仪器仪表管理规定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计量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厂用计量仪器仪表的操作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电计量仪器仪表的操作和管理。

3职责
3.1经理部主管部门负责计量仪器仪表的操作和管理制度的制订,并做好各基层单位
计量仪器仪表的在用和校检台帐。

行使其检修、校定、更换等监督权和技术指导职责。

3.2基层队(站)设专(兼)职干部负责计量仪器仪表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检修、
校定、更换等申报工作。

做好各班组、岗位、生产平台计量仪器仪表的在用和校检台帐。

3.3班组(站)设计量仪器仪表的在用和校检台帐。

岗位工人负责本岗计量仪器仪表
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仪器量仪表的操作、保养、资料录取。

4管理内容
4.1仪器仪表管理概念
4.1.1仪器仪表的含义。

1)企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是指用于对产品的表面状况,技术特性和其它物质资
料的表征,以及对生产过程的状况进行量度、计算、控制、测试、指示的器
具,其中单纯用于指示的器具称为仪表。

2)企业仪器仪表管理的任务。

(1)执行仪器、仪表管理方面的制度;
(2)合理使用仪器仪表,保证仪器仪表正常工作和数据的可靠、准确;
(3)做好维护、存放、检验、鉴定报废、记帐、立卡、统计、台帐等工作;(4)保管好技术资料(包括合格证);
(5)处理好仪器仪表检修、校验、更换、事故等工作。

4.2仪器仪表的管理
4.2.1仪器仪表的领用与建帐。

1)新工艺、新设备改造,以及现场生产实际需要配置的仪器仪表,到货后,主管
部门应负责汇同专业主管、供应等相关技术部门对仪器仪表进行质量验
收,同时建立新仪器仪表的使用台帐。

2)报废、超过使用期限、无维修价值需更新的仪器仪表,主管部门汇同相关技术部门对更换仪器仪表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报废并更换。

3)检验内容有:外观检查,即检查外壳包装是否损坏;成套性检查,即根据装箱单、说明书清点主机、辅机、附件和专用工具、随机图纸、技术资
料、说明书和外设接线等;性能检验,即按说明书上规定的技术指标进行
逐项检查。

大型、精密、稀有仪器还应填写验收报告,同时将图纸、说明
书、技术资料原始件交主管部门存档,专业班组各保存其复印件。

4)应建立三级管理台帐一本记录,即:主管部门、专业、班组建立相对应的管理台帐,维修部应建立详细的仪器仪表维修、校验记录。

一般仪器仪表
维修、校验卡(证)原始件由专业保管,班组保存其复印件。

5)新领仪器仪表必须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需校验的必须先校验后使用,并做好相应的使用、校验台帐。

6)新领仪器仪表在验收、使用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应由专业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汇同专业、供应及相关技术部门到现场进行技术鉴定,根据鉴定
情况做出处理。

4.2.2仪器仪表使用。

1)注意仪器仪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般的仪器仪表都有工作条件的规定,如工作环境温度、湿度等,必须严格遵守。

使用前先检查合格证,无
合格证的仪器仪表不应投入使用。

正常情况下,仪器仪表工作处要通风,
没有强磁场,无腐蚀物和强烈震动,注意防尘,以使用说明规定为主。

2)在技术规范允许尺度内使用仪器仪表。

所有仪器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局部的领域而实施观察、检测、调节和控制作用的,因此,一定要按规定范
围使用。

要保证仪器仪表不带病工作,不以粗代精,不超负载使用。

一般
的仪器仪表都经过调整校正,部分结构还进行了密封,因此,使用时对操
纵和控制手柄、形状、按纽要用力得当,严格按操作规程及产品说明书执
行。

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指定维修单位除外)任何人不能拆卸、分解、
维修仪器仪表。

3)注意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使用说明书。

使用前应检查电源和其它动力源是否匹配、接触或密封良好,各外设附件是否配置得当,准备就绪方可使
用(开机)。

凡无线电仪器都有预热稳定过程,使用中应予以注意。

其它
操作顺序、方法、连续使用时间、使用精度、使用极限等,应按规程及说
明进行。

4.2.3仪器仪表定期检查校验制度。

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功能的准确性、一致性、可靠性,专业必须按照主管部
门制定的检定周期制度的规定,按时、按量把仪器仪表送交检验、检定,
并保存好检定卡片、表格、证明,并做好台帐记录。

4.2.4仪器仪表的维护保养。

1)生产班组负责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主管部门行使其检修、校定、
更换等监督权和技术指导职责。

2)生产班组维护保养内容是防尘、防潮、防腐、避光、防老化等工作。

要求每
天用干布擦拭仪器仪表外壳,保持其清洁卫生。

长时间停用的较贵重、精密的仪器仪表应按使用说明书或管理规定要求用布罩遮盖。

较贵重、精密、稀有的仪器仪表,如电器、自动化远传、自动报警等,应请有资质的或有相应上岗证、操作证的岗位人员进行维护保养。

3)精密、贵重、稀有仪器仪表应该从使用、保管、维护、检查等几个方面
切实做好工作。

对这类设备要严格实行“四定”、“五不”的管理维护制
度。

(1)“四定”是指:定使用地点,定使用人员,定检修人员,定专用管理制度。

(2)“五不”是指:开机不离人,精机不粗用,不带病工作,不违反操作规程,不在仪器上堆放其它仪器及物品
4.2.6其它管理工作。

1)搞好仪器仪表附件的管理。

附件的遗失是仪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现象,
而附件的遗失或损坏,往往使精密、贵重的仪器仪表不能继续使用,严重
影响生产或科研。

因此要切实加强管理。

管理的方法是附件随仪器仪表一
起建帐,规定固定存放地点,建立管理制度,制定仪器仪表和附件使用、
换人时的交接手续。

2)做好仪器仪表技术资料保管工作。

一般仪器仪表的说明书、操作规程、鉴定
卡,专业存原始件,班组保存其复印件,并应设专人保管,换人时应有严
格的清理移交制度。

资料的借阅必须经负责人同意,有登记记录,不能私
自销毁、转借、遗失各种资料。

3)精密、贵重的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鉴定卡、证明由主管部门存原始件,车间、班组保存其复印件,并应设专人保管,换人时应有严
格的清理移交制度。

资料的借阅必须经领导同意,有登记记录,不能私自销毁、转借、遗失各种资料。

4)仪器仪表的损坏、遗失处理。

对于仪器仪表损坏、遗失,不管是因为主客观原因或客观原因,都应认真进行处理,根据遗失、损坏程度、价值多少,立即上报专业主管或上级主管部门,对于精密、贵重的仪器仪表遗失、损坏,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同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或奖惩制度。

5)仪器仪表的报废和利用。

仪器仪表确因使用年限长久,性能低劣、事故造成严重损坏等而无法修复,或因科技发展而失其价值,专业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主管部门汇同有关技术部门经过技术鉴定、审查同意后报主管领导审批,方可正式报废。

报废后的仪器仪表由主管部门指定单位保管。

保管单位应做好相应记录。

经修复后的仪器仪表,必须由主管部门同意,经有关技术部门技术鉴定、审查同意后报主管领导审批,方可投入使用,同时使用单位做好记录和台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