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分析与决策系统分析报告

经济分析与决策系统分析报告

【智拓精文】经济分析与决策系统分析报告目录一、选题的必要性 (3)1.1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3)1.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4)1.3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7)1.4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1.0..二、技术方案论述..................................................... .12..2.1项目技术关键点或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12)2.1.1项目技术关键点及主要创新点............................. 1.22.1.2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13)2.2项目技术方案论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 (13)2.2.1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3)2.2.2项目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1.62.3项目技术质量指标: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等 (19)2.3.1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性能指标............................. 1.92.3.2项目执行的质量标准..................................... 20.2.4分阶段描述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阶段目标 (20)2.5项目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和投资预算、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 (21)三、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23.3.1项目技术来源................................................. 23..3.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23.3.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技术人员总数、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 24.....3.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24)3.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 26.3.5.1固定资产............................................... 26..3.5.2流动资金................................................ 27..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28..4.1预期市场需求 ................................................. 28..4.2预期盈利水平 .................................................. 28..4.2.1未来五年生产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28)4.2.2财务分析................................................ 31...4.2.3不确定性分析........................................... 3.2.4.2.4财务分析结论........................................... 3.2.4.3预期产业化前景 ................................................ 32..4.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 3.3.4.4.1技术风险................................................ 33..4.4.2人员风险................................................ 33..4.4.3市场风险................................................ 33..4.4.4政策风险................................................ 34..五、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5.5.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35.5.2对资源利用情况; .............................................. 36.5.3对人才培养情况; ............................................. 36.5.4 环境影响...................................................... 36...1.1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XX宏观经济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是一套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分析经济运行形势和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与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辅助支持的软件系统。

系统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科学性和规范性为目标,综合利用系统科学、信息科学、计量经济学、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以及智能化决策分析工具与手段,通过建立系统的决策体系和决策支持模型,对海量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处理加工和深度挖掘分析,将枯燥乏味的数字图形化,直观清晰地实现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与预测,可为决策者把握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关注未来经济运行趋势、了解当前经济社会领域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实现宏观经济的调节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系统属于电子信息领域电子政务应用软件。

自20XX年以来,围绕软件产业发展和电子政务建设,国家陆续出台了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XX 年至20XX年)》两个重要产业政策为核心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软件产业政策体系,为软件产业发展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XX年6月,国务院出台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XX]〕18号)明确提出到20XX年力争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并从投融资、税收、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装备及采购、企业认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管理等方面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0XX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XX年至20XX年)》(国发〔20XX]〕47号),就有效解决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20XX年8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将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逐步规范政府业务流程等做为“十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内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20XX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20XX-2XX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确立了大力推行电子政务的战略,旨在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0XX年8月,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信息产业科技发展“ XX”规划和2XX0 年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未来5至15年内要以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及服务业信息化为对象,重点研发安全自主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服务信息化等信息化支撑软件,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服务和应急能力的提高,从而带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信息产品的发展。

以上国家软件产业政策表明,未来5-15年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重点将转向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尤其是经济决策水平。

因此,为各级政府建立一套便于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分析经济运行形势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节与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辅助支持的软件系统,具有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项目作为面向电子政务的智能化分析与辅助决策应用系统,符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属于未来5至15年内国家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没有对项目不利的政策限制,项目前景美好。

1.2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大潮下,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国家信息组织、发布的中心枢纽,在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决定作用。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改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已成为我国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目标。

纵观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不难发现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主要包括两大类:面向企事业单位、公众用户服务类的互联网式的应用和政府内部及部门间协作的内网业务应用系统。

针对两种应用模式,现阶段电子政务段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政府门户网站,对企事业单位及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网站,建立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网上数据直报等系统,实现政务公开与民主监督。

2、独立一级政府内部办公系统的建设及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

在政务内部网络基础上建立各类通用的办公系统,如公文流转、视频会议等系统,实现公务员之间的协同工作;对于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专门的业务系统,如“十二金工程”等。

在这些基础应用系统之上建立的智能化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提升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水平。

3、政府内部资源共享与交换平台整合政府内部数据源,建立各级政府横向、纵向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多级管理、资源共享的数据平台。

随着国家“十二金”工程的顺利推进,经过多年来的摸索和实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宏观经济调控、财政、金融、国民经济分析、预测、预警和监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还存在以下各种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处于政府各部门、各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还比较零散,信息共享程度低,大量数据沉积在操作层,无法有效地转换为支持决策管理的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