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保险、税务专硕报录比

2014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保险、税务专硕报录比

2014年北大经管学院金融、保险、税务专硕报录比鉴于最近有2015年考生问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4年的考研报录比,跨考研招网就大概介绍下今年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报录的情况。

2014年北大经院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果在3月20号就公布了,在此给大家简单分析下北大经院2014年金融硕士、保险硕士、税务硕士的报录比,希望给大家来年报考有些参考意义。

2014年北大经院统考报考考生总共为226+24+21=271人,真正参加考试的有150+19+14=183人,进复试38+5+7=50人,最终录取38+5+7=50人,以报考人数为标准的最终报录比为50:271=1:5.42,也就是每5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以真正参加考试人数为标准的报录比为50:183=1:3.66,也就是每4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

2014年北大经院金融硕士报考人数总共为226人,其中有62个考生四门课全部缺考,还有若干缺考一门、两门、三门的考生,真正考试的也就150人左右,其中初试总分300及以上的考生有68人,分数线为340分,有38人进复试,其中最高分为432分,最低分为341分,相差91分,38人最终全部录取,以报考人数算报录比就是38:226=1:5.95,也就是六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以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算报录比就是38:150=1:3.95,也就是四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

2014年北大经院保险硕士报考人数总共为24人,其中有4个考生四门课全部缺考,还有1个只考了一门课的考生,真正考试的也就19人,其中初试总分300及以上的考生有8人,分数线为340分,有5人进复试(包括一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其中最高分为411分,最低分为329分(少骨),5人最终全部录取,以报考人数算报录比就是5:24=1:4.8,也就是五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以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算报录比就是5:19=1:3.8,也就是四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

2014年北大经院税务硕士报考人数总共为21人,其中有7个考生四门课全部缺考,真正考试的也就14人,其中初试总分300及以上的考生有11人,分数线为340分,有7人进复试,其中最高分为419分,最低分为376分,7人最终全部录取,以报考人数算报录比就是7:21=1:3,也就是三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以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算报录比就是7:14=1:2,也就是两个人中有一个被录取。

附加:单考(在职)报录比;2014年北大经院单考(金融学)报考考生总共为65人,其中32个考生缺考,真正参加考试的人数有33人,进复试27人,最终录取24人,三个没被录取的其中两人缺考,一人复试不及格。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比起往年北大经院接近1:40或者1:50的激烈竞争,今年的北大经院竞争真是太小了,相应地也很好考,但这也只是今年的大概情况,可能是第一年改革,所以这样,或许来年报考人数可能会适当地增加,分数线也应该会适当地提高,不过这只是个人的一点猜测,具体情况如何,还得看来年结果公布后才能知晓,也祝大家2015年备战北大经院顺利。

备考要求:对单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参考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自定。

各招生单位原则上按120%左右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

进行初试科目改革的学科专业复试差额比例可适当扩大,具体比例由招生单位自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分数线只是最低要求,过了这个线是否可以参加复试,取决于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依据报考人数、考试成绩以及招生计划、复试比例最终确定的招生单位具体考研复试分数线。

成绩计算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如下: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注意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

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

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前结束。

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复试心态1.复试面试中到底考察我们哪方面的能力呢?复试面试过程中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即可。

2.复试面试中我应该怎样表现呢?复试中首先要态度端正,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3.复试面试中的问题是不是都特别难?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或许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考研复试本质上是一场面试活动,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交流,作为学生一方,要着装得体,言谈温雅,谦虚诚恳,甚至注意手机调至振动等等细节,这些实属交往所尚之礼节,无须赘述。

4.要不要提前到复试院校地点?至少保证提前一天到。

第一,熟悉考场环境。

第二,可以看点书准备复试。

5.面试一般会有几个老师?通常来说大约在五位到八位之间。

但有的学校可能只有三个,有的学校却有十个。

6.复试面试的时候我究竟应该怎样着装?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关键是自己觉得自在。

如果你平时没有穿西服,复试时候穿西服,你自己本身就不自在。

如果是应届考生,建议保留“学生样”,工作了的,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除非是搞艺术类的。

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千万不能涂指甲。

7.进入复试考场前会很紧张,怎么办?很正常的反应。

建议没有轮到自己复试之前,不要和其他的考生朋友谈论关于复试的事,只会更加紧张,可以在离复试不远的地方看看所带的复试资料,或者听点音乐,进去后你就很快会消除紧张感。

8.进入面试考场时怎么做?如果没有秘书带领,一定要轻轻敲门,待应允后再进去,进去后,一定要向在座的所有考官(导师)进行问好,如“各位老师好”、“下午好”等等,进行行礼,然后坐下。

9.分数线出来了,我却更担忧了,该怎么办?能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问题担忧也没有用。

别人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能,那就是你个人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复试前做好心态调整工作。

10.还没有最终确定复试学校,该怎么复习?调剂成功前,先看原来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确定后赶快看调剂学校的复试,看看有什么参考书目,再做新的计划。

11.在复试阶段的考生都是什么心态呢?在复试阶段,很多考生都会“瞻前顾后”。

“瞻前”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如初试)进行评价,过分地关注。

比如有的考生初试成绩很好,但他认为那是因为运气好、发挥好,因此对复试的信心和把握不大;有的考生初试成绩不好,排名靠后,于是就反省自己,自责当初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复习,整个人被自责的情绪控制。

所谓“顾后”就是对将来还未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

很多通过初试的考生,特别是分数并不是很高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中会更加紧张和焦虑,担心诸如“复试是不是也能取得好成绩?”、“能不能争取到公费指标?”、“会不会优先考虑本校学生?”、“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是不是愿意招自己?”等问题。

[1]7如何备考对于研究生复试的准备,不少招生办公室的负责老师都称:“无须准备,因为复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但按照往年的经验,要想顺利的通过复试,充分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1]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良好的个人综合素养是面试的必要条件。

要做到这些,我们需要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进行积累和磨练,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当然,除此之外,掌握一定的面试方法和技巧也是非常必要的。

1.信息:及时搜集,巧做准备面试方式、面试流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院校会做相应的调整,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

同一所高校中的各个院系所采用的方法也会有所差异,可能有些院系采用抽题的形式,而有些院系则直接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考查考生的应变性和灵活性。

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同样要灵活多变,在复试前多向报考学校的招生办咨询,时刻关注目标院校的网站信息;多向本学院的上届师兄师姐打听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考试的大致范围、考试方式和流程、应试方法和技巧等;也可在本学院的学生论坛中发帖询问。

尽量在考前能够多了解和掌握有关考试的信息,避免临场出现反应不及时、答非所问的情况。

笔者认为,研究生入学考试与高考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不仅仅考考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在考验考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书本之外的能力。

这些藏之于书本之外的能力同样也在考研所考范围之内,只不过它们通过一种无形的方式体现出来罢了。

2.着装:整洁大方,充满朝气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机构是创造学术成果的地方,不同于企事业单位,因此考生们没有必要刻意地着正装。

如果你有着正装的习惯,那另当别论。

笔者认为,只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富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即可。

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大多数是应届本科毕业生,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一颗年轻的心,大家大可不必故弄玄虚、故意装出一幅成熟稳重的姿态,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展现在考官面前就已经足够了。

男生要穿着整齐、理顺头发、剃掉胡须,女生同样要穿着整齐大方、精神干练,头发长的要扎起来,切忌浓妆艳抹,可以适当地化淡妆,健康有活力。

考生进入面试考场,首先呈现在各位考官面前的是自己的外型,健康、良好的外部形象势必会给考官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在短短半小时左右的面试时间里,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为你的面试增色不少。

3.自我介绍:清晰流利,勇敢自信自我介绍环节说到底是一个考生向考官推销自己的过程。

考生在此环节要清楚、流利地介绍本人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兴趣爱好、研究专长等。

笔者认为,自我介绍的形式更胜于内容。

从内容层面来讲,因为考生的许多基本信息已经以书面的形式早已呈现给了老师,在面试中做自我介绍无非就是对纸质材料中未提及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或者对材料中提及较少的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而已,老师在这个时候真正看重的是考生的谈吐和举止。

因此,考生要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表现得勇敢自信,清晰流利。

具体来讲,考生要在自我介绍中精神饱满、面带微笑,表现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和热情,在面试过程中始终保持微笑会让考官产生一种舒适、温和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往往那些受大家欢迎的人都是经常面带微笑、性情温和的人,考官同样也喜欢善良、温和、友善的学生。

其次,考生在介绍中要清晰地传达出自己的相关信息,语速要平稳、缓和,发音要清晰、有力。

明亮清晰的发音可以让考官感受到你所带来的气场,使考官融入到你的话语系统中。

再次,必要的眼神交流是赢得考官好感的重要筹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眼神能够直接反映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