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总厂应急知识培训复习题一、填空题1事故报警应做到三准:即事故发生地点要准,一般应准确到装置、罐区、场所的具体部位或街道、路名等;事故性质要准,如火灾、爆炸、泄漏、有无人员伤亡或中毒;事故介质要准,如汽油、氨、石油液化气、氯气等。
2 事故报警的顺序:发生重特大事故,一般向消防、气防、医疗急救、调度部门报告,几乎都是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进行。
但由于事故发生的性质不同,报警的顺序可有所区别。
如发生人员伤亡、急性中毒事故应首选向气防、医疗急救报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则首选向消防、气防报警。
要杜绝事故发生后,先向本单位领导逐级报告,再向消防、医疗急救报警,以免导致错失战机。
3 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最基本的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控制*步骤逐一编制。
4 现场处置预案强调对具体突发事件现场的紧急处置和自救行动,强调“三个第一”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责任的紧急处置,它是能降低响应级别的基础预案。
5应急处置措施包括人的保护、救护、急救措施和现场采取的操作措施、危险区的隔离,疏散区、警戒区的设定等控制事故可能扩大的措施。
6 事故(事件)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类别、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控制措施、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
7 扩大应急是指当事故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或次生、衍生事故自身无法控制或消除,而采取的提高应急响应级别的行动,要立即向上级救援机构请求援助。
8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及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并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因此,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结果可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9 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应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进行由下而上的逐级编制,现场处置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
10 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订的应对方案,是对事故灾难事件、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的分别应对。
11 通过应急演练要达到发生事故后人的正确反应,物的正确使用,现场的正确处置,演练看重的是效果,演练后必须进行总结评估。
12 按大庆石化总厂突发事件分类标准(1)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失控和中毒事故、加油气站及交通运输事故、剧毒危险品运输事故属于突发事故灾难事件(2)洪汛灾害、破坏性地震灾害突属于突发自然灾害事件(3)突发急性职业中毒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群体性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属于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二单项选择题13、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B )。
A.应急队伍的建设B.应急决策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14、以下措施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的有(C)。
A.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应急物资的准备B.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C.应急现状的评价工作D.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15、以下有关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中的“恢复”工作,说法正确的是(B)。
A.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原因调查、清理废墟、总结教训等B.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C.在短期恢复中出现新的紧急情况是不可避免的,应根据以往经验和当时情况冷静对待D.长期恢复包括完全按照原来的情况重新建16、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B.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17、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中的监测组织主要负责迅速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范围及危害性质,监测空气、水、食物、(A)的污染情况,以及气象监测等。
A.土地B.药品C.服装D.设备(施)18、以下关于支持救援保障系统中的通讯,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明确通讯系统的法律责任B.保证整个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组织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通讯的通畅C.应设立备用的通讯系统D.通讯系统是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19、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的最重要作用表现在(D)。
A.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B.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完全消除事故后果的危害C.成为各类常发事故的应急基础D.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上级应急部门协调救援。
20、根据重大事故发生的特点,应急救援的特点是:行动必须做到(B)迅速和有效。
A.按时B.及时C.准确D.突然21、应急预案的编制中的危险分析不包括(B)。
A.危险辨识B.灾害后果评价C.脆弱性分析D.风险分析22、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B)和维护。
A.更新B.实施C.培训D.演练23、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其作用在于(D)。
A.避免相关资料的重复引用B.有利于防止预案间的相互交叉C.调和各预案间的矛盾D.有利于所制订预案与其他应急预案的合理衔接。
24、应急预案的一级要素是:(C)、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A.目标B.目的与意义C.方针与原则D.功能25、“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A)要素的内容。
A.应急响应B.目的与意义C.应急策划D.方针与原则26、应急策划中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和(C)这3个二级要素。
A.应急人员安全B.消防与抢险C.法律法规要求D.功能演练27、应急策划中关于资源分析的作用,描述不准确的有(A)。
A.预先做好人群疏散与安置工作B.分析已有能力的不足,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协议C.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提供指导D.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28、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活动称为(D)。
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应急演练29、(B)在应急准备和应急救援中起着重要的参谋作用。
A.应急救援中心B.应急救援专家组C.医疗救治D.公众疏散组织30、(C)是保障应急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关键。
A.警报系统B.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C.法律、法规保障体系D.通讯系统31、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总厂应急预案可分为(C)个层次。
A.一B.二C.三D.四32、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按相应的过程可分为(D)个一级关键要素。
A.三B.四C.五D.六33、以下有关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关法律法规,说法正确的是(B)。
A.《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指出,乡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B.《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职责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D.《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4、(B)包括了应急救援过程中一系列需要明确并实施的核心应急功能和任务,这些核心功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相互之间又是密切联系的,构成了应急响应的有机整体。
A.方针与原则B.应急策划C.应急准备D.应急响应35、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
A.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B.仅限于有限的应积极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C.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D.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36、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称为(D)。
A.参演人员B.控制人员C.模拟人员D.评价人员37、在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称为(B)。
A.不足项B.整改项C.改进项D.矛盾项38、信息发布中心由(D)部分组成。
A.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和广播电视B.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C.信息部、宣传部和广播电视D.信息部、宣传部、新闻媒体和广播电视39、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正确的是(B)。
①应急启动②应急关闭③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④救援行动⑤应急恢复A.③①②④⑤B.③①④⑤②C.②③①④⑤D.⑤②③①④4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综合预案是城市的整体预案B.通过专项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城市的应急体系及预案的文件体系C.综合预案可以作为城市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底线”D.专项预案是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41、在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中不属于危险分析的是(B)。
A.危险识别B.危险预案分析C.脆弱性分析D.风险性分析4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参演人员在应急组织中承担具体任务B.控制人员是指负责观察演练进展情况并予以记录的人员C.模拟人员是指演练过程中扮演、代替某些应急组织和服务部门的人员D.观摩人员是指来自有关部门,外部机构以及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43、(A)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围和总体目标。
A.方针与原则B.应急策划C.应急准备D.应急响应44、“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事态监测与评估、泄漏物控制”,这些是应急预案中(C)要素的核心功能或任务。
A.应急策划B.应急准备C.应急响应D.现场恢复45、关于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种应急响应功能举行的演练活动,对其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
A.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桌面演练,不必调用应急设备B.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C.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更专业化,要求应急人员少而精,协调工作难度更大D.演练完成后,应向当地政府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口头汇报,提出改进建议46、(A)是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A.全面演练B.桌面演练C.动能演练D.现场演练47、综合性(全面)应急演练的过程可划分为演练准备、演练实施和(D)3个阶段。
A.演练评价B.演练通报C.演练讲解D.演练总结48、以下有关演练结果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D)。
A.不足项不同于改进项,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B.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详细说明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C.整改项指其单独作用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须与改进项共同作用影响安全与健康D.改进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49、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D)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