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栓塞治疗的反应和并发症
栓塞后综合征: 恶心 呕吐 疼痛 发热 放射性肠郁张 栓塞并发症: 误栓 器官坏死 感染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用导管等器械经皮从血管腔内扩张和 再通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
球囊血管成形术
适应症 :短段 较大的血管 操作技术:插管 造影 充盈球囊 凹腰消失 重复3—5 次 机理:球囊张力 血管壁内膜中摸局限性撕裂 血管 壁张力消失 管径扩大 疗效:近期疗效 成功率90% 远期疗效 再狭窄30% 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 血管壁撕裂 远段血管闭塞
栓塞物运送导管
血管造影导管
双腔阻塞球囊导管
同轴导管
插管技术
Seldinger技术:经皮肤穿刺,通过导丝、 导管交换的方式送入导管
临床应用
控制出血 外伤性出血 医源性出血 肿瘤出血 溃疡出血 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外伤性出血
外伤性出血
外伤性出血
外伤性出血
医源性出血
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
肾动脉球囊扩张
冠状动脉球囊扩张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自扩式支架 球囊扩张式支架 热记忆式支架

激光血管成形术 完全闭塞血管

动脉粥样斑切除术
内膜过度破坏
心脏瓣膜狭窄经皮球囊成形术
二尖瓣成形术 适应症: 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1、5cm 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风 险大
介入放射学的地位
并列的临床三大诊疗技术:
内科学 外科学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的技术
血管介入技术:在血管内进行的治疗和 诊断性操作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导管栓塞术 经导管动脉内药物灌注术
介入放射学的技术
非血管介入技术:在血管以外进行的治疗 和诊断性操作 管腔狭窄扩张成型术 经皮穿刺体腔减压术 经皮针刺活检术
胆道支架置入术
经皮针刺活检



活检针: 抽吸针 切割针 换钻针 监视器:X线透视 B超 CT MRI 临床应用: 肺部节结肿块 腹部实质肿 块骨关节
谢 谢!
栓 塞 物
2、明胶海绵 中期栓塞剂:2—4周 用途:栓塞肿瘤、血管性疾病、控制出 血 优点:无抗原性、制作简便、价廉
栓 塞 物
3、碘化油乳剂 永久栓塞剂 用途:阻塞肿瘤实质血供 优点:闭塞血管 缓慢释放化疗药物
栓 塞 物
4、螺圈
永久性栓塞物
用途:动脉瘤、血管 畸形的栓塞,动脉性 出血的栓塞。 5、静脉硬化剂 鱼肝 油酸钠 用途:闭塞曲张静脉 精索静脉曲张、胃冠 状静脉
食道狭窄
适应症:食管化学性狭窄 术后吻合口狭窄 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癌造成的食管狭窄、食管 气管瘘 禁忌症:炎症期1个月内 吻合术后1个月内
操 作 技 术
胆道狭窄
适应症:良性胆管狭窄 恶性胆管狭窄 方式: 外引流 内外引流 金属支架置入术
经皮肝胆管穿刺(PTCD)
经皮肝胆管穿刺(PTCD)

操作技术: 股静脉→右心房→穿刺房间隔→左心房 →球囊充盈 凹腰消失 →二尖瓣扩张
经导管药物灌注术
血管收缩药物 上、下消化道出血 化疗药物 静脉化疗 动脉化疗 联合用药 溶栓药物 冠状动脉 脑动脉 四肢动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非血管介入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管腔狭窄扩张成形术
部位:食道 胃肠道 胆道 气道 尿道 原因:肿瘤 炎症 外伤 术后吻合口狭窄 方法:球囊扩张术 金属支架置入术
治疗血管性疾病
动 脉 瘤
动静脉畸形
治疗肿瘤
手术前栓塞 (肾癌)
手术前栓塞(甲状腺肿瘤)
姑 息 性 治 疗(肝癌)
姑 息 性 治 疗(肝癌)
姑 息 性 治 疗(肝癌)
姑 息 性 治 疗(转移性肝癌)
姑 息 性 治 疗(转移性肝癌)
姑 息 性 治 疗(肺癌)
消除病变器官的功能
脾动脉栓塞---脾功能亢进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 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 设备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 管技术,对一些疾病进行非手术治 疗(介入治疗学)或者用以取得组 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材料, 以明确病变性质(介入诊断学)。
介入放射学的导向设备和介入器材
X线电视透视
胃肠造影机 DSA机 B超 CT
MRI
穿刺针 导丝 导管鞘 导管 支架 引流管
血管介入技术
经导管栓塞术: 采用 Seldinger 插管技术经动脉或静脉 途径将栓塞物有控制地注入靶器官的供 应血管内,中断血供,以达到止血、治 疗肿瘤、血管性病变、消除患病器官功 能之目的。
栓 塞 物
1、自体血凝块 短期栓塞剂:24-48小时 用途:控制小动脉出血 胃肠道 肾脏少量 出血 优点:取材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