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下图分别表示某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某同学根据模型作出的判断和分析正确的是()A.从甲到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B.从甲到乙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C.从乙到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D.从丙到乙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2.(3分)洗澡时当用喷头水平对着墙壁喷水,喷头和握着喷头的手都会受到一个较大的、与水流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下列物体的运动原理与其不相同的是()A.滑冰运动B.热气球升空C.地空导弹发射D.单人橡皮艇3.(3分)如图,平静秀丽的某湖面上出现了数只天鹅,或俯冲嬉戏,或悠闲漂浮.下列关于天鹅在水中的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折射形成的B.与天鹅是等大的实像C.悠闲漂浮的天鹅相对于自身倒影是运动的D.天鹅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4.(3分)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乙图: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C.丙图:小试管沿着大试管自动上升的原因可以用流速与压强的知识解释D.丁图:钩码静止时,左右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相同5.(3分)2015年12月22日,一个震撼世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在运送Orbcomm公司11颗通讯卫星进入轨道后,地面成功回收了返回的一级火箭,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如图为猎鹰9号火箭回收的轨迹模拟图,(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B.火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火箭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火箭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值6.(3分)很多实验都需要控制一定的量保持不变.要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电流需要控制不变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伏安法测电阻C.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测定小灯泡的功率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7.(4分)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易拉罐所做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1)如图甲,让易拉罐从同一斜面上不同高度静止滚下,碰到相同位置的同﹣木块上.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2)如图乙,空的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清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罐内水沸腾,如图乙(a),立即用棉花塞好罐口并迅速翻转,使其三角形罐口浸没在装有冷水的水盆内,如图乙(b),发生了(填看到的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8.(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将一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烛焰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片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9.(4分)如图所示,AOB 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A端悬挂一物体,并浸没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B端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若杠杆仍然水平平衡,则拉力F变化情况(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拉力F;(2)如果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拉力F.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15空格,第25-26小题每空2分;第27-29小题每空3分,共40分)10.(2分)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电路图.(1)请依照电路图,将图乙中电路连接完成.(2)请你分析,表格中“电阻×电流”一栏数据的作用是.11.(6分)某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他对浮力大小观点:如果水不够多不够深,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或液体的深度有关,或者说液体很少的话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浮力.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他建立了下列假设: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量有关.于是该同学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一起探究液体产生的浮力是否和液体的体积有关,他们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弹簧秤等器材,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用弹簧秤测量木块的重力,将木块漂浮于水面(如图乙),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牛.(2)如图丙,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或倒去一定量的水,使木块仍然浮在水面.小组成员往烧杯中加水或往外倒去一定量的水的目的是.经过分析可知,只要木块不碰烧杯底部,浮力大小与水的量无关.(3)他们想进一步探究较少的水能不能产生较大的浮力,设计了如图丁实验,用两个形状相同塑料盆A、B,先往A、B塑料盆里各加入10 牛的水,并将B盆放入A盆,B盆依然浮起.这时F浮=G B+10N>10N.然后继续往B盆加水,一盆直加到30牛的时候仍然浮起.(4)结合探究活动,面对前人的观点,你认同的是A.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B.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不一定就是科学原理C.前人的观点不能盲目接受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0、31、36小题各8分,第32、35小题6分,第33小题4分,第34小题10分,共50分)12.(3分)某同学到某山区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如图所示).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对此该同学充满好奇,经主人同意后,他借助该装置,在30秒钟内,用很小拉力就能将质量为100千克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米!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g取10牛/千克)(1)装置可简化看成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则属于动滑轮的是(选填“A”或“B”).(2)重物上升3米,绳子自由端下降为米.(3)听主人介绍,该同学知道滚轮B的质量为5千克.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过程中,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大?13.(3分)灯泡接入电路时,灯泡和导线中都有电流通过,因此都要发热.可实际上是灯泡变得很热,而导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这是为什么?14.(3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接通相应指示灯后,该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两个指示灯的额定电压都为6V,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1)若转向开关与触点“3和4”接通,则两灯的工作情况是(2)若转向开关与触点“4和5”接通时,左转指示灯交替闪烁发光,当左转指示灯微弱发光时,电磁铁有磁性,其上端为极.(3)左转指示灯交替闪烁发光时,通过的电流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0=40Ω,忽略指示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请计算:①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微弱发光时灯的实际功率.②若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闪烁一次,电流所做的功.15.(3分)2015年一部好莱坞太空题材电影《火星救援》在全球大卖.电影讲述的是一名极其富有创新精神生物学家马特•戴蒙.他在遭受大风暴袭击后奇迹般地在火星上生存下来,可是无法与地球取得联系并告知别人他生还的消息.最后在一张卫星照片显示火星上出现了异常现象之后,NASA才察觉到马特还活着,并由此展开了营救行动.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距离火星最近相距约为5600万公里,火星上的探测器采集到的照片,通过火星中继卫星,把信号中继回传给地球.若传递信息的电磁波传播速度为3×105Km/s,则照片信息由火星传到地球至少需要s.(2)探测火星地表力学性质是科研任务之一.火星上某火星地表土壤样品的体积为100cm3,测得其密度为0.8g/cm3.已知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为3.76牛.该样品在火星上的重力为多少?2016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3分)下图分别表示某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某同学根据模型作出的判断和分析正确的是()A.从甲到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B.从甲到乙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C.从乙到丙的过程叫液化,需要放热D.从丙到乙的过程叫汽化,需要吸热【解答】解:观察图示,图甲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态;图乙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间隙比图冰大,比图甲的小,没有规则,是液态;图丙中分子排列紧密有规则,是固态;AB、物质从甲到乙的过程,也就是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需要放热.故A正确,B错误;C、物质从乙到丙的过程,也就是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需要放热.故C错误;D、物质从丙到乙的过程,也就是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A.2.(3分)洗澡时当用喷头水平对着墙壁喷水,喷头和握着喷头的手都会受到一个较大的、与水流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下列物体的运动原理与其不相同的是()A.滑冰运动B.热气球升空C.地空导弹发射D.单人橡皮艇【解答】解:洗澡时当用喷头水平对着墙壁喷水,水对墙壁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墙对水、水对喷头有一个较大的、与喷水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滑冰运动、地空导弹发射、单人橡皮艇都是利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使物体运动的,而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故B符合题意.故选B.3.(3分)如图,平静秀丽的某湖面上出现了数只天鹅,或俯冲嬉戏,或悠闲漂浮.下列关于天鹅在水中的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光折射形成的B.与天鹅是等大的实像C.悠闲漂浮的天鹅相对于自身倒影是运动的D.天鹅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解答】解:AB、天鹅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B错误;C、此时以天鹅为参照物,天鹅的倒影相对天鹅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悠闲漂浮的天鹅相对于自身倒影是静止的;故C错误;D、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所以天鹅从空中俯冲向水面,水中的倒影大小不变,故D正确.故选D.4.(3分)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B.乙图: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C.丙图:小试管沿着大试管自动上升的原因可以用流速与压强的知识解释D.丁图:钩码静止时,左右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相同【解答】解:A、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A错误;B、蜡烛刚熄灭蜡烛时生成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具有可燃性,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蜡烛时生成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故B正确.C、装置倒置后,大试管中的水由于重力作用流下来,小试管上方空间的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试管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着向上运动,所以会看到小试管在大试管中上升,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D、根据力的作用原理可知:钩码静止时,左右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同,故D 错误;故选B.5.(3分)2015年12月22日,一个震撼世人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美国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在运送Orbcomm公司11颗通讯卫星进入轨道后,地面成功回收了返回的一级火箭,创造了人类太空史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如图为猎鹰9号火箭回收的轨迹模拟图,(不能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一直增大B.火箭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火箭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火箭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达到最大值【解答】解:A、火箭开始上升时,速度变大,动能变大;火箭在到达最高点之前的那一段时间内(进入预定轨道之前),速度会减小,动能减小;故A错误;B、火箭上升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且运动过程中火箭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故火箭的机械能不守恒,故B错误;C、火箭在下降过程中会克服摩擦做功,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D、火箭在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D.6.(3分)很多实验都需要控制一定的量保持不变.要完成下列探究实验,电流需要控制不变的是()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B.伏安法测电阻C.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测定小灯泡的功率【解答】解: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需要通过电流大小反映电阻大小,不能控制电路电流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需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得到不同的电流,然后利用R=得到电阻取平均值减小误差,不能控制电流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由于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研究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大小、通电时间相同.故C符合题意;D、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通过改变灯泡两端电压,改变灯泡实际功率,比较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不能控制电路电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7.(4分)下图是某同学利用易拉罐所做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回答:(1)如图甲,让易拉罐从同一斜面上不同高度静止滚下,碰到相同位置的同﹣木块上.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2)如图乙,空的易拉罐内装入少量清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直至罐内水沸腾,如图乙(a),立即用棉花塞好罐口并迅速翻转,使其三角形罐口浸没在装有冷水的水盆内,如图乙(b),发生了易拉罐变瘪了(填看到的现象),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解答】解:(1)易拉罐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同,则易拉罐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则撞击的木块移动的距离不同,故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2)罐内水沸腾后,罐内有大量的水蒸气,塞好罐口并迅速翻转,使其三角形罐口浸没在装有冷水的水盆内,则罐内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水,使得罐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的气压,罐会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被压瘪.故答案为:(1)速度;(2)易拉罐变瘪了.8.(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将一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烛焰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片是远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解答】解:(1)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满足f<u<2f,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2)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在凸透镜前放置眼镜片后,像靠近凸透镜了,说明该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故该同学为远视眼.故答案为:(1)放大;(2)远视.9.(4分)如图所示,AOB 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A端悬挂一物体,并浸没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B端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若杠杆仍然水平平衡,则拉力F变化情况(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拉力F不变;(2)如果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拉力F变大.【解答】解:(1)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溶液组成不变,溶液的密度不变,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不变,则拉力F不变;(2)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随着水的加入,溶液的密度逐渐减小,根据公式F浮=ρ溶液gV排可知,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减小,由F拉=G﹣F浮可知,A端的拉力变大,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B端的拉力F也变大;故答案为:(1)不变;(2)变大.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15空格,第25-26小题每空2分;第27-29小题每空3分,共40分)10.(2分)某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设计了如下电路图.(1)请依照电路图,将图乙中电路连接完成.(2)请你分析,表格中“电阻×电流”一栏数据的作用是确保电压不变和便于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电压表示数为2V,电压表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如下所示:;(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要控制电阻的电压不变,表格中设置了R ×I一栏数据作用是:确保电阻电压不变,和便于分析得出成反比的结论.故答案为:(1)如上所示;(2)确保电压不变和便于分析得出结论.11.(6分)某同学从课外资料中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庄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他对浮力大小观点:如果水不够多不够深,那么承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也就是说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多少或液体的深度有关,或者说液体很少的话不可能产生很大的浮力.庄子的说法有道理吗?他建立了下列假设: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量有关.于是该同学和他的研究小组成员一起探究液体产生的浮力是否和液体的体积有关,他们从实验室找来了烧杯,木块、弹簧秤等器材,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用弹簧秤测量木块的重力,将木块漂浮于水面(如图乙),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2.8牛.(2)如图丙,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或倒去一定量的水,使木块仍然浮在水面.小组成员往烧杯中加水或往外倒去一定量的水的目的是改变水的量.经过分析可知,只要木块不碰烧杯底部,浮力大小与水的量无关.(3)他们想进一步探究较少的水能不能产生较大的浮力,设计了如图丁实验,用两个形状相同塑料盆A、B,先往A、B塑料盆里各加入10 牛的水,并将B盆放入A盆,B盆依然浮起.这时F浮=G B盆+10N>10N.然后继续往B盆加水,一直加到30牛的时候仍然浮起.(4)结合探究活动,面对前人的观点,你认同的是ABCA.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B.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不一定就是科学原理C.前人的观点不能盲目接受D.到目前为止没人反对的观点我们就可以放心接受.【解答】解:(1)如图甲,用弹簧秤测得木块的重力为2.8N;木块漂浮于水面,浮力等于重力,则此时木块受到的浮力为2.8N;(2)往烧杯中加水或往外倒去一定量的水可以改变烧杯中水的质量,改变水的量以后,发现木块仍然处于漂浮状态,这说明浮力大小与水的量无关;(4)由(3)可知,较少的水能产生较大的浮力,故A正确;由题意可知,生活中的某些经验,不一定就是科学原理,B正确;对前人的观点,我们不要盲目的接受,可以提出质疑,并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实验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所以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1)2.8;(2)改变水的量;(4)ABC.四、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0、31、36小题各8分,第32、35小题6分,第33小题4分,第34小题10分,共50分)12.(3分)某同学到某山区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如图所示).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对此该同学充满好奇,经主人同意后,他借助该装置,在30秒钟内,用很小拉力就能将质量为100千克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米!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g取10牛/千克)(1)装置可简化看成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则属于动滑轮的是B(选填“A”或“B”).(2)重物上升3米,绳子自由端下降为15米.(3)听主人介绍,该同学知道滚轮B的质量为5千克.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过程中,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大?【解答】解:(1)提升物体时,A的轴固定不动,属于定滑轮;B和物体一起移动,属于动滑轮;(2)由图知,n=5,拉力端移动距离:s=5h=5×3m=15m;(3)动滑轮B的重力:G轮=m轮g=5kg×10N/kg=50N;额外功为:W额=G轮h=50N×3m=150J;重物重力:G=mg=100kg×10N/kg=1000N,小明对重物做的功:W有用=Gh=1000N×3m=3000J;小明做的功:W总=W有用+W额=3000J+150J=3150J;则功率为:P===105W.故答案为:(1)B;(2)15;(3)他做功的功率是105W.13.(3分)灯泡接入电路时,灯泡和导线中都有电流通过,因此都要发热.可实际上是灯泡变得很热,而导线的发热却觉察不出,这是为什么?【解答】答:电灯在使用时,灯丝和导线串联,I灯丝=I导线,通电时间t相同,灯丝的电阻R灯丝>R导线,由Q=I2Rt可知,电流通过灯丝产生的热量Q灯丝>Q导线,所以会出现灯泡热得发光,导线的发热却察觉不出来的现象.14.(3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转向指示灯电路模型,接通相应指示灯后,该指示灯会亮、暗(微弱发光)交替闪烁发光.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两个指示灯的额定电压都为6V,R0为定值电阻,电磁铁线圈及衔铁的阻值忽略不计.(1)若转向开关与触点“3和4”接通,则两灯的工作情况是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2)若转向开关与触点“4和5”接通时,左转指示灯交替闪烁发光,当左转指示灯微弱发光时,电磁铁有磁性,其上端为N极.(3)左转指示灯交替闪烁发光时,通过的电流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定值电阻R0=40Ω,忽略指示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请计算:①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微弱发光时灯的实际功率.②若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闪烁一次,电流所做的功.【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转向开关接3和4时,左转、右转指示灯同时工作;(2)由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定值电阻流向螺线管,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图中的电磁铁在通电的情况下其上端为N极;(3)①由图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0.6A;左转指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灯===10Ω;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微弱发光时的电流为:I x===0.12A;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微弱发光时灯的实际功率:P=I2x R灯=(0.12A)2×10Ω=0.144W;②左转指示灯单独工作并闪烁一次,电流所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