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中“一方就乱,一收就死……其根源是什么?答:1、中央与地方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中国的法律没有对中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出明确区分的规定,除国防.外交等少数专属中央的权限外,没有确切规定地方政府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内涵与权力边界。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之间职责权限模糊不清与重叠错位。
2、制度结构不健全;无论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还是权限制约,有关制度的规定都过于原则.笼统和宽泛,不易于操作。
其结果是,一方面,中央干预地方事务,使敌方政府不能独力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常会产生越权行为和“变通”做法,使中央政令难以落实。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一方面,实践中,政令不畅的情况较为严重,如违规建设.矿难频发.教育乱收费等违法及违背中央政策的事情经常发生,中央却没有足够的监督措施与制度。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没有规范的手段和畅通的渠道去监督中央政府的决策,从而充分透视出中国监督体系的残缺.监督体制的陈旧.监督手段的落后.监督机构缺乏权威.监督制度缺乏创新等问题。
如何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责与权限。
(不少于300字)P133-136答:均衡和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权限划分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正确,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限是规范两者关系和行为的依据及前提。
第一,必须界定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次确定各自的核心任务领域,进而配备相应的职权。
第二,必须坚持合理集中与适当分权有机结合的原则。
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现有的职权作双向调整。
第三,必须明确维护中央权威的前提。
在维护和保证中央权威,强化中央调控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摩擦度。
第四,在事权与财权划分,应坚持事权相对分散,财权与事权基本一致的原则。
第五,必须加强法制化建设。
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与权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改革。
需要完善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机制,检漏中央地方利益协调机制等与之配套的机制。
只有同步进行,才能保证中央政府话语地方政府的关系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简述地方选举与地方自治之间的关系。
(要点明确,阐述不少于300字)答:1、地方选举是地方自治的途径与必要组成部分;地方自治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当地居民的直接授权。
2、地方自治通过地方选举来实现;地方自治单位内通过居民选举产生的政府,在法律范围内形势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当地居民负责。
3、有地方选举并不一定有地方自治;地方选举是相对于国家选举而言的,主要是选举产生地方代议机关成员和其他地方公职人员。
地方选举在每个地方上都会进行,但是这并不代表每一个地方选举的区域都是地方自治区域。
4、有地方自治必然有地方选举。
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地方自治的特征之一就是设有民选产生的地方政府自治机关。
地方议会作为主要自治机关,由选民选举产生,有固定任期。
综上所述,地方选举是地方自治的途径和必要组成部分,地方自治是通过地方选举来获得自治政府权力,有地方自治就必然有地方选举,但是反之,有地方选举的地方却不一定有地方自治。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这话对吗?根据地方政府职能的一般原理,说明理由。
(要点明确,阐述不少于300字)答:不正确。
地方政府职能受民众需求.地方政权体制等因素制约;满足当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发展对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出新需求,是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因素。
应“考虑地方政府作为人类社会的诸多制度安排之一,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的功能角色”。
地方政权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地方的延伸,是地方政权的组织形式。
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地方政府的合理干预;经济职能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
它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
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①宏观经济调控职能;②提供公共产品的服务;③市场监管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在政府.社会和市场各自职责划分的基础上,职能行使不应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也不能侵犯社会自主权力。
政府的职能定位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并日趋完善,政府职能也开始转变。
政府应当在努力为企业.居民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对社会经济进行适当的调控和管理,以及在不影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本质职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简述自治体.行政体和混合体地方政府的异同。
(要点明确,阐述不少于300字)答:(一)从产生方式看,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主要部属是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混合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但与中央和上级政府之间存在不同形式的上下级关系。
(二)从权限范围大小看,行政体地方政府的权限取决于中央政府的意愿或授予。
自治体地方政府在处理法定自治事务时,拥有法定的独立处置权力;混合体地方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上一级政府有权改变或撤销下级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命令;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由居民选举产生,彼此之间不存在相互隶属和须对其负责的关系。
(三)实质:行政体地方政府实质上只是一个治理国家部分地域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自治体地方政府是地方自治社团选举产生的负责治理本地域社会公共事务的地方政府,其权力来源于公共权力在政治层面上的纵向分权。
混合体地方政府是兼具行政体.自治体政府特点的新型政府。
地方政府既是国家在地方的行政机关,又是代表地方利益的自治机关。
地方政府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P111)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①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②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③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2)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①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②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地方自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p215-2171)设有民选产生的地方政府自治机关。
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通常是通过《地方组织法》或《地方自治法》等法律加以确定和调整。
3)各地方自治单位依据法律承担地域性.社会性.服务性的公共管理4)地方自治单位内部的自治权力包括组织权.财政权.公共执行权.地方立法权.制裁权等5个方面。
5)中央政府通过立法.行政.财政方式监督控制地方自治单位的活动。
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p8在拥有权力的性质上,在权限行使的范围上,在所承担的职责上,地方政府具有权力的非主权性,权限的局部性,职责的社会性。
1.地方政府拥有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是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中央政府可以依法对其予以变更或撤销。
2.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第一,权限所及的地域范围是局部的。
第二,权限所及的事务是局部的。
3.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
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环境,生产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事务是基层地方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主要职责。
造成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呈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怪圈循环”局面的原因有哪些?p1471.法律赋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不科学。
没有对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职责范围作出明确区分的规定。
没有确切规定地方政府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内涵与权力边界。
2.制度机构不健全。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限划分,权限制约,有关制度的规定都过于原则,笼统和宽泛。
3.监督机制不健全。
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地方封锁,市场分割,资源争夺等现象未足够的监督措施和制度。
地方政府也没有规范的手段和畅通的渠道去监督中央政府的决策。
中国成立后民主集中制的地方政府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38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民主集中制的地方政府体系。
其主要特征是地方设立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代表当地居民意愿的权力机构,并由权力机构选举产生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是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在当地的代表,是他们的下级机关,由此将民主和集中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
政府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哪些?p166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地方政府职能的具体化,由国家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予以规范监督。
内涵如下:1.地方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地方政府,即地方公共权力的载体和行使者。
2.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辖区公民和各类团体的公共事务。
3.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国家行政权力在地方上的实施。
4.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遵循宪政和法治原则,地方政府的各机构和公务人员均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影响地方政府活动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有哪些?p43-45影响地方政府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地方制度安排,国家按行政区化设置地方政府的目的,以及地方政府在一个国家地方层级体制中所居的位置,对于地方政府活动的影响最重要也最直接。
1)地方制度安排:“地方制度”是指一个国家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行政关系作出的制度安排,它反映了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规定了地方政府在国家政治制度中的法律地位,以及它同中央政府的关系。
2)地方政府的设置目的:国家设置某一个地方政府时的具体目的,反映了国家队所设置的地方政府应有作用的某种企求,也是评判该地方政府活动是否有效益的基本依据。
3)地方政府所居的层级位置。
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途径有哪些?p252-2631)地方政府发展的目标2)充实.完善和发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①提高人大代表的执政素质。
②加强人大活动的力度。
③实行人大常委专职制。
④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监督作用。
⑤加强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政府活动的能力。
3)建立法治的行政主体4)改进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5)推动基层地方自治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地方政府职能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p113-114 1)更重视居民的日常生活2)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化3)第三部门影响日趋扩大4)公共参与日益广泛5)信息化对地方政府职能事先有重要影响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有哪些?p107-108参考:地方政府的能力2..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不同程度3.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4.地方地方政府的辖境 5.地方政府的辖境及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 6.地方政府的财力1)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法规,服从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的领导,是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首要因素。
2)满足当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发展对地方政府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不断提出的新需求,是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重要因素。
3)地方政府的辖境及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是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因素。
4)地方政权体制.地方行政体制.地方行政机构体制和地方政府机构的设置是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另一类基本因素。
5)地方政府的财力,是制约地方政府职能的基础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