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

术)的首次发牛的DVT患者.进行3个月的抗凝治疗已经足
触性溶栓足将溶栓导臀置人静脉IlIL栓内,溶枪药物直接作用 于血栓;而系统溶栓是经外周静脉伞身应用溶栓药物。其中 导管接触性溶栓具有一定的优势,能碌著提高血栓的溶解 率,降低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 系统溶栓的血栓溶解率较导管接触性溶栓低,但对急性期 DVT有一定效果,在部分患者能保留深静脉瓣膜功能,减少 FIB发生。 溶栓治疗须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酶时间
万方数据
.606・
史堡萱道处拄盘盍垫!!生!且墓!!鲞苤!期£坠!』堡!!!盟。』坐!!12。!盟:!!:№:!
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
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休克和静歙性坏
疽。
/\
低度r虹能性 中、高度・Ⅱ能性
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漂移井堵寨肺动脉,引起 肺梗死。 慢性期可发生Prrs,是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3—6 个月后H{觋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 痛(严重程度随时问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 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蕈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 溃疡。P1s发生率20%一50%。 三、诊断:D、,T不能仅根据临床表现做出明确诊断,还需
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在INR达标且稳定M h后.停低分子 肝素或普通肝素。也可以选用直接【或间接)x_因子抑科 剂。
凹硝性水肿(症状饲下肢) 有浅静脉的阕点循环(非静脉曲张) 类似或与下肢深静脉m梓相近的诊断 注:临床可能性:低度≤o;中度l一2分;高度≥3。若双侧下肢 均有症状,以拄状严重的—侧为准。
白C或S缺乏、凝血酶原摹冈突变等)而且是首次发生DVT
2—3倍。 推荐:对于急性期中央型或混合型DVT。在全身情况 好、预期生存期≥1年、出血风险较小的前提下。首选导管接 触性溶栓。如不具备导管溶栓的条件。可行系统溶栓。 (三)手术取栓 是消除血栓的有效方法,可迅速解除静脉梗阻。常用 Fogany导管经股静脉取出髂静脉血栓,用挤压驱栓或顺行 取栓清除股删静脉血栓。 推荐: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对于病史7
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 动后加重,抬高患肢町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
1~2周后,患肢町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
肌肉静脉丛时,Homam征和Neuhof征呈阳性。
表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发性、继发性危险因素
DOI:10.3760/cma.j.issn.1007-631X.2012.07.033
(Tr)。FG(1.0 g/L应停药,Tr应控制在用药前正常值的
够;(2)危险因素小明的情况下首次发生DVT的患者进行随 机对照试验,将抗凝治疗的疗程延至1~2年与按传统进行 3~6个月抗凝治疗的两组患者作对比,发现延长疗程能够
有效地降低VTE的复发率,但!玎血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对于
此类DVT患者是否进行长疗程的抗凝治疗应充分考虑其利 弊后再决定;(3)伴有癌症的首次发生DVT的患者,应用低 分子肝素3—6个月后,长期u服维牛素K拈抗剂治疗; (4)具有血栓形成的原发性危险因素(如抗凝血酶缺乏、蛋
要辅助检查证实。

/\

/\

超声捡查

排除诊断

诊断成立

影像学检查
/\
/\
诊断I成立 排点诊断
诊断成立 排除诊断
诊断2。 排凛诊断。D
诊断成蔓
排除诊断(D
圈1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流程
(一)辅助榆查 1.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是代表凝血激活及继 发性纤溶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对于急性DVT的诊断,敏感 性较高(>99%),大于500弘∥L(EuSA法),有重要参考 价值。 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是D、rrr 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和监测。 在超声检杳前,按照DVT诊断的l临床特征评分.可将患 有DVT的临床可能性分为高、中、低度(表2)。如连续两次 超声检查均为阴性,对于低度可能的患者可以排除诊断,对 于高、中度町能的患者,建议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杳。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问时检查腹部、盆 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4.核磁共振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胭静脉血栓, 但不能满意地碌示小腿静脉血栓,无需使用造影剂。 5.静脉造影:准确率离,不仅可以有效判断有无血柃、血 栓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而且常被用来鉴定
5,维牛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是长期抗凝治疗的主
(二)临床町能性评估和诊断流程 1.DvT的临床可能性评估:参考WeUs临床评分
(表2)。
表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的临床特征评分
病史及临床表现
肿瘤
要u服药物,效果评估需监测凝l血L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治疗剂最范围窄,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多种食物 和药物影响。治疗首日常与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联合使
值的1.5—2.5倍。普通肝素町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ewn
inducM tIIroIIlbocytopenia,HIT).在使用的第3—6日复查血
小板计数,HI.r诊断一日成市,应停用。 2.低分子肝素:出IlIL不良反应少,HrI.发生书低于普通 肝素,使用时大多数患者无需豁测。临床按体重给药,每次
生坐酱强±E叠盘盍2Q 12生!月簋堑盎蔓Z翻£h也』堡!!!监。&出垫12。y堂:22。盥2:Z
・605・
.指南与共识・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
2008年3月,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发布了我国第一版深静脉IIIL栓形成(deep
yenou8
thrombosis.D、丌)诊治指南。对提高我国DVT诊治水平、规范治疗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四年来南于
DVT诊断和治疗出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为适应这螳发展,血管外科学组委托第五届静脉论坛轮值 主席李晓强教授执笔对第一版指南进行修订。新版指南的修订历经半年多的时间,经多位专家先后于 2011年9月2日苏州会议,9月10日第五届中国静脉论坛(北京).12月10日三驱会议,对第二版的指 南反复研究,认真修改,最终完成修订。参加本指南修订的我国血管外科著名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 排序)常光其、陈翠菊、陈忠、董国祥、符伟国、戈小虎、谷涌泉、管珩、郭曙光、郭伟、姜维良、景在平、李鸣、 李晓强、李晓曦、栗力、刘昌伟、刘长健、刘鹏、陆信武、金毕、金辉、金星、时德、舒畅、王深明、王玉琦、 吴丹明、吴庆华、辛世杰、苑超、张柏根、张福先、张纪蔚、张小明、赵纪春、赵君、赵渝等。
DVT患者错长期抗凝等治疗以防止血栓蔓延和(或)血 栓复发。 (一)抗凝治疗 1.抗凝的药物及强度:维牛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直 接Xa因子抑制荆(如利伐沙班)等对预防复发有效。低标
准强度(INR 1.5—1.9)的治疗效果有限,而且未能减少出
1.溶栓药物:尿激酶最常用,对急性期血栓起效快,效
果好,过敏反应少。常见的小良反应是ffl血。溶栓剂最尤统
二、临床表现 肿。
Homans征: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 肉疼痛,为阳性。
NeIIIlof征: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阳性。
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 股白肿:全下肢明罹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胴窝、小腿后 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 股青肿:是下肢静脉血栓中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髂股静 脉及其侧枝全部血栓阻塞,静脉网流严霞受阻,组织张力高, 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
采用外科手术解除髂静脉阻塞。
建议长期抗凝,但需定期进行风险效益评估。 (二)其他治疗 1.静脉活性药如黄酮类、七叶皂甙类等:前者可以促进 静脉血液l口I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从而改善症状。后者 具有抗炎、减少渗出、增加静脉血管张力、改善ⅡlL液循环、保 护血管肇等作用。 2.物理治疗:包括加压弹力袜和间歇气压治疗(叉称循 环!I}(动治疗),IIIi者均u『促进静脉【HI流,减轻淤血和水肿,是
其他方法的诊断价值。
Pq、治疗 早期治疗
(一)抗凝:是基本治疗,但是单纯抗凝不能有效消除血 栓、降低P玛发牛率。 1.普通肝索:剂量个体差异较大,使用时必须监测,一般 静脉持续给药。
起始剂最为80一100 U/kg静脉注射,之后以(10— 20)U・kg~・h“静脉泵人,以后每4—6小时根据激活的
部分凝fI|L酶原时间(AFVI")冉做调整,使其延长至正常对照
者。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至少6—12个月;伴有癌症并首次 发生的DVT,应用低分子肝素3—6个月后,长期使用维生
素K拮抗剂。对于有多次发作的DVT患者和易栓症患者.
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在DVT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导管 溶柃或手术取栓后同时矫IE髂静脉狭窄或闭塞,可以提高通 畅率,改善治疗效果,减少PTS的发生。 推荐:成功行导管溶栓或切开取栓后。造影发现髂静脉 狭窄>50%。建议首选球囊扩张和I或)支架置入术,必要时
血的发牛率。高标准强度(INR 3.1—4.0)的治疗并小能提 供更好的抗血栓治疗效果,相反}n血的风险增加。 推荐:维生素K拮抗剂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使INR维 持在2.0一&0.需定期监测。 2.抗凝的疗程:可将DVT的发生分为5种情况,抗凝的 疗程也随之不同:(1)继发于一过性危险阑索(如外科手
高度怀疑D、T者.如无禁忌。在等待检查结果期间。可
2.DVT诊断流程:见图1。
先行抗凝治疗。根据确诊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抗凝。
万方数据
生垡理亟!E魁盈盛!!!!生!旦整塑盘整!豳!!也』鱼!坠垡,』业垫!!。Y堂:堑:盟!:! 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普通肝素。
(二)溶栓治疗 DVT的长期治疗
・607・
用,建议剂茸为(2.5—6.0)mg/d。2—3 d后JF始测定IN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