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矿概论-最权威的采矿概论总结大四师兄给的资料

采矿概论-最权威的采矿概论总结大四师兄给的资料

采矿概论一、填空1、自然界的岩石按其生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

2、根据地质作用进行的场所及能源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两种。

3、成煤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泥炭化阶段,第二阶段称为煤化阶段。

5、通常以井硐形式为依据,将矿井开拓方式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方式三种。

7、根据电雷管爆炸间隔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瞬发雷管、秒延期雷管、毫秒延期雷管8、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按其用途和位置可分为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9、为降低顶板对工作面的压力,随工作面推进,要及时处理采空区,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全部垮落法、煤柱支撑法、充填法和缓慢下沉法。

10、综采工作面需要配备的“三机”包括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11、矿井的通风方式按进回风井的相互位置关系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12、瓦斯相对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的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13、刮板输送机主要由机头部、机身部、机尾部和刮板链组成,按结构分类有刚性和可弯曲两种形式。

14、轨道线路错车处及交叉和分支的地方,需要设置道岔,道岔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和渡线道岔三种类型。

15、矿车按卸载方式分为固定车箱式矿车、翻斗式矿车、底卸式矿车、侧卸式矿车、仓式列车、梭行矿车等。

16、根据煤田内不同块段的勘探程度,将储量分为A、B、C、D四级。

A、B级称为高级储量,C、D级称为低级储量。

17、井底车场运输线路包括存车线、行车线及辅助线路。

18、为降低顶板对工作面的压力,随工作面推进,要及时处理采空区,采空区的处理方法有垮落法、充填法、煤柱支撑法和缓慢下沉法。

19、开采缓倾斜、倾斜厚煤层时,最常用的是倾斜分层。

当开采急倾斜厚煤层时,则可采用水平分层和斜切分层方法。

20、自救器的种类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隔离式自救器包括化学氧自救器、压缩氧自救器两种。

21、轨道线路错车处及交叉和分支的地方,需要设置道岔,道岔有单开道岔、对称道岔和渡线道岔三种类型。

22.组成地壳的岩石很多,按照生成的原因,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其中煤属于沉积岩。

23.矿井的五大灾害是指瓦斯、水、火、顶板、煤尘(矿尘)等。

24.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环行式、折返式两大类型。

25.炮眼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26.按巷道的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27.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相对瓦斯涌出量、瓦斯涌出形式28.回采工艺的五个主要工序是: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

29.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即:压入式通风、抽出式通风。

30.井底车场内的主要硐室有【推车机及翻车机硐室、井底煤仓、箕斗装载硐室、水窝泵房、清理井底洒煤硐室、井底车场连接处(马头门)、主排水泵房(中央水泵房)、水仓、清理水仓硐室、主变电所(中央变电所)、等候室、调度室等任选四种】等。

31.阶段内的再划分一般有三种方式:采区式、分段式、带区式.32.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有压入式通风、抽出式通风两种。

33.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断层可以分为三种: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34.工作面的回采顺序一般有:后退式、前进式、往复式、旋转式35.井田的开拓方式主要有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36.井底车场的调车方有:顶推调车、专用设备调车、甩车调车、顶推拉调车37.矿井沼气涌出量的表达方式有两种,即:绝对沼气涌出量、相对沼气涌出量二、解释1、煤田:在同一地史发展过程中,由炭质物的沉积并连续发育而造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2、井田开拓方式: 开拓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井田开拓方式。

3、上山:没有通达地面的出口,且位于开采水平以上,沿煤层或岩层从主要运输大巷向下或向上开掘的倾斜巷道。

4、坚固性系数f:坚固性系数f表示岩石破碎的相对难易程度,并概括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通常称f为普氏岩石坚固性系数。

5、光面爆破:光面爆破是指在钻眼爆破过程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爆破后的巷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即表面光滑,形状规整,并尽量使巷道轮廓以外的围岩不受破坏。

6、回采工艺:回采工艺是指回采工作面内所进行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作,及其相互配合方式。

或在采场内,为采取煤炭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2分)。

回采工作可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

基本工序包括破煤、装煤、运煤,辅助工序包括工作面支护和采空区处理。

7、老顶的周期来压:老顶周期垮落时给工作面造成压力增大的现象,称为老顶的周期来压。

8、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的作用下.引起了一系列的自然现象,例如顶板下沉和垮落,底板隆起,煤壁片帮,支架变形和破坏,煤的压出等,这—系列现象统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9、矿井瓦斯: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10、风门:风门是既要隔断风流又要行人、通车的通风构筑物。

11.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中,煤和岩层改变了原始埋藏状态所产生的变形或变位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12.矿山压力:在岩体内开掘巷道后,原岩的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2分),巷道周围岩石受力会发生变化,使巷道围岩发生变形,这种来自巷道周围岩体的作用力,就叫做矿山压力也叫地压。

13.综合机械化开采(综采):即破、装、运、支、处五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分。

用采煤机割煤、装煤,刮板输送机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14.绝对压力:某点的绝对压力是以真空为基准,以“0”压为起算点所计量的压力。

绝对矿力总是正值。

单位:帕(Pa)15、矿井年产量:矿井年产量又称为矿井年生产能力是指矿井在一年内所能生产煤炭的数量。

16、老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垮落时,开切眼煤壁至工作面煤壁的距离,称为老顶初次垮落步距。

17、最大控顶距:用垮落法管理工作面顶板时,一次放顶的距离称为放顶步距。

放顶步距加上工作面空间的宽度,称为最大控顶距。

18、水力采煤:水力采煤是用高压泵输出的高压水通过水枪射出,形成高压水射流直接破落煤体,并用水力完成运煤和提煤。

19、提升钢丝绳:提升钢丝绳又称主绳,是由提升机滚筒带动并传递提升力,使其相连接的提升容器沿井筒升、降的钢丝绳。

20、矿井涌水量:单位时间内涌入矿井的水量称为矿井涌水量,单位为m3/h,t/h。

21.采煤方法:采煤方法包括两项主要内容:巷道系统和回采工艺。

巷道系统:是指与回采有关的巷道布置方式、掘进和回采工作的安排顺序,以及由此建立的通风、运输、供电、排水等生产系统。

回采工艺:是指回采工作面内所进行的落煤、装煤、运煤、支护和采空区处理等工作、及其相互配合方式。

不同的巷道系统和回采工艺相配合,就可形成不同的采煤方法。

22、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路的总称。

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主要有抽出式通风、压入式通风和抽出压入混合式通风三种。

矿井通风方式根据进、出风井的相互位置关系,分为中央式和对角式。

23.开采水平:答:布置有主要运输大巷和井底车场,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24.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正常生产下,平均日产1t煤所涌出的瓦斯数量,单位m3/t。

25.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运输大巷或主要石门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它是井下运输和井筒提升两大环节之间的枢纽工程,担负煤炭、材料、设备及人员的转运,并为矿井的供电、排水、通风等服务。

26、放顶煤采煤法:先在煤层中某一合适位置布置采煤工作面,顶煤在工作面推进的过程中,在矿山压力作用下破碎,从采煤工作面一合适位置放出顶煤的采煤方法或开采层煤层时,沿煤层(或分段)底部布置一个采高为2~3米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方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或上方)放出,并经由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27.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28.采煤系统:回采巷道掘进和回采工作之间在时间上的配全以及在空间上的相互位置关系,称为回采巷道布置系统,也即采煤系统。

29.矿井工业储量:是指在井田范围内,经过地质勘探煤层厚度和质量均合乎开采要求,地质构造比较清楚,目前即可供利用的可列入平衡表内的储量。

三、简答1.简述低瓦斯矿井的定义。

答: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0m3/t,且绝对瓦斯涌出量<40m3/min的矿井为低瓦斯矿井。

2.简述矿井通风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各有什么关系。

答:矿井通风阻力与摩擦阻力系数a、巷道长度、巷道周长、风量平方成正比,与巷道断面的立方成反比。

(5 points)3.井下的通风构筑物主要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井下通风构筑物主要有风墙、风门、风桥、风硐、防爆门等风墙是用来切断风流或封闭采空区,防止沼气向巷道扩散的一种构筑物。

风门是既要切断风流又要行人通车的通风构筑物。

风桥是用以隔开两条互相交叉的进、回风风流的构筑物。

4、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根据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是如何分区(带)的?答:水平方向从前到后:煤壁支撑区、应力降低区、重新压实区竖直方向从下到上: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5、井田开拓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①确定井硐的形式、数目和位置;②确定水平的数目和标高;③划分采区(或盘区);④布置井底车场和主要巷道;⑤确定开采程序;⑥处理开拓、准备与回采的关系和矿井延深等问题。

6.简述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点。

(1)单产高(2)效率高(3)成本低(4)巷道掘进量小(5)减少了搬家倒面次数节省了采煤工作面的安装和搬迁费用。

(6)对煤层厚度变化及地质构造的适应性强。

7.简述壁式体系采煤法的特点。

(1)通常具有较长的采煤工作面长度,一般为100~200米;(2)在采煤工作面两端至少各有一条巷道,用于通风和运输;(3)随采煤工作面推进,应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4)采下的煤沿平行于采煤工作面的方向运出采场8.简述上山开采和下山开采的优缺点。

(1)运煤:上山开采时,煤向下运输,运输能力大,输送机辅设长度较长,倾角大时还可采用自溜运输,运输费用低,但从全矿看,它有折返运输;下山开采时,向上运煤,运输能力低,没有折返运,总的运输工作量较小。

(2)通风:上同开采时,新鲜风流由进风上山进入采区,清洗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回风上山流入回风道,新风和污风均向上流动,沿倾斜方向的风路较短;下山开采时,新鲜风流由进风下山进入采区,清洗采煤工作面后的污风经回风下山到回风道,风流在进风下山和回风下山内流动的方向相反,采区范围内沿倾斜方向的风路长,通风困难。

(3)排水:上山开采时,井下涌水可直接流入井底水仓,排水系统简单;下山开采时,各采区都要用动力解决采区内的排水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