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EPC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国际商贸1110KV变电站通道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概况一、工程概述二、基本情况第二章编制依据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一、施工组织二、施工现场准备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一、本工程工序主要施工工艺:二、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便道修筑2、机井施工3、喷锚支护4、沟槽开挖施工方案5、顶管施工技术方案6、钢筋工程7、模板工程8、混凝土工程第六章、施工进度计划一、进度目标二、施工进度计划第七章、进度计划保证措施一、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二、技术工艺的保障三、主要施工难点计划保障措施四、以质量促进度第八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二、保证措施第九章、主要机具使用计划第十章、劳动力安排使用计划第十一章、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一、管理方针二、管理目标三、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四、临时用电管理五、施工机械管理第十二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一、现场管理目标二、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第十三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第十四章附表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概述1、本工程为为国际商贸城110KV 变电站1、2、3、4 线建设工程。

根据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控制《项目编号:2011 - 0755—D0047—3》所给红线,1线全线采用2200X2000电力隧道,2线全线采用1400X 1600; 3线全线采用2500X 3100; 4 线全线采用1600X 1800。

2、1 线管线位置位于北新干道刚出外环段,距北新干道中线以西49 米的规划绿化带内,全线在12+60~12+80处、03+60、04+00 有砖房需要拆迁;优化设计时需提供北新干道上的雨污水支管位置及高程。

电力隧道中线定为:道路中线以西49.0m;隧道全长1960米。

土建规模:2200mm X2000mm电力隧道1960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工65 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34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站,共设3 处泵站,与2、3、4 线隧道的交叉口处共设2 处十字交叉口。

3、2线电力隧道中线定为:道路中线以北30.0m,位于2线道路绿化带内,隧道全长557 米。

土建规模:1400*1600mm电力隧道557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共19 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10 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站,共设1 处泵站。

4、3线电力隧道中线定为:距绿化带南侧边缘线 5.0m,位于高压走廊绿化带内,隧道全长1885.59 米。

土建规模:2500*3100mm规划管理局控制《项目编号:2011 —0755—D0047 —3》电力隧道1885.59 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共65条;每60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32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站,共设4 处泵站5、4线电力隧道中线定为:距绿化带南侧边缘线5.0m,位于高压走廊绿化带内,隧道全长1430.85 米。

土建规模:1600*1800mm电力隧道1430.85米;每隔30米设伸缩缝,伸缩缝共49 条;每60 米设一处人孔、风道,人孔、风道分别为25 座;在隧道低点处设泵站,共设4 处泵站。

二、基本情况1、工程名称:国际商贸城110KV变电站通道工程2、建设地点:成都市北新干道侧3、开竣工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3月计划完工日期:2014年2月总工期720 日历天。

第二章编制依据1、成都市规划管理局控制《项目编号:2011-0755-D0047-3》;2、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及省、市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文件:《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建筑地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地下管线非开挖技术规程》;踏勘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获得的资料和数据;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情况及管理制度;3、编制原则以满足业主期望为目标,在深刻理解合同文件、设计图纸及认真踏勘现场的基础上,按照“技术领先、资源可靠、施工科学、组织合理、措施得力”的指导思想,遵循下列原则编制本方案:(1)工期保障原则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合理配置资源,使各项分部工程施工衔接有序,充分利用本项目的资源,以确保总体施工计划的实现,确保总工期。

(2)技术可靠性原则以ISO9001 质量体系为准,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利用本单位既有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等成熟经验,编制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期地建成。

(3)经济合理性原则针对工程实际情况,本着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方案,并合理配备资源,施工过程中实行动态管理,使工程施工达到既经济又优质的目标。

(4)环保原则以ISO14001 环境保护体系为标准,充分调查了解工程周边环境情况,施工紧密结合环境保护进行。

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加强施工过程环境控制,减少空气、噪音污染,杜绝排放污水、丢弃垃圾等对环境,实施“环保施工”的污染,维护交通运输。

建设“绿色工地”,使施工活动与北京市政府、市民要求有机统一。

(5)人文施工原则以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体系,以人为本,保证施工生产活动主体的健康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标准要求。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一、施工组织为了确保工程“优质、高速、低耗”完成并交付业主使用,我公司将派优秀的项目经理担任项目经理,组织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入,在确保每道工序质量前提下,立足抢时间、速度,科学地组织施工管理。

二、施工现场准备1、技术准备(1)工程开工前,组织各工种负责人,施工员等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熟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施工图技术交底。

(2)通过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达到的技术标准,明确工艺流程。

(3)进行自审,组织各工种的施工人员对本工种的有关图纸进行审查,掌握和了解图纸中的细节,商定施工配合事宜。

(4)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和学习讨论,并做好各分项工程书面技术交底,向有关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5)组织各职能人员和操作专业队,针对施工图要求学习有关施工规范,质量操作标准等技术准备工作。

2、物资准备(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的物资需用量计划,做好备料、供料工作。

(2)根据材料计划及不同施工阶段的材料用量,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

(3)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并做好保管工作。

3、劳动组织准备(1)由施工主管和各专业工长组成,负责施工工作的具体实施,要求各工种合理配合,以适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

(2)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合理组织劳动力,按不同的施工顺序配足相应的各工种操作工人,并及时做好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

4、施工现场准备(1)临时设施布置本工程将生活管理区与作业区分别布置。

将办公区、库房等布置在道路西侧,形成独立管理区;道路东侧为拟建工程作业区(具体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临时办公用房搭设现场办公室四间,会议室一间,监理用房一间,警卫室一间,建筑面积240平方米。

(3)服务用房搭设男、女厕所各一间,男、女澡堂各一间,建筑面积160平方米。

(4)材料用房搭设现场材料库二间,建筑面积80平方米。

水泥库一间,建筑面积100平方米。

(5)各种作业场地木工作业区一处,占地120平方米。

钢筋作业区一处,占地100平方米。

搅拌站占地50平方米。

砂等料场占地80平方米。

(详见临时用地表)临时用地表5、用水用电准备:1)用水准备本工程现场用水有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两部分。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用水量较小,经计算输水干管选用①100铸铁管埋入地下50cm (详见下图)。

2)用电准备:本工程临时用电主干线经计算导线采用橡皮铝线,导线规格采用120mm2。

(详见下表)第四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措施本工程根据方案图和现场沓勘可以将工程分为电缆明挖隧道和穿越北新线时采用技术。

将明挖隧道工程分成四个段进行上,顶管为2号线与3、4号线,具体如下:一、本工程工序主要施工工艺:1、电缆隧道:施工测量便道、机井开槽——-人工找平——-垫层模板安装一*垫层浇筑——模板拆除防水处理—"垫层模板拆除——"墙、板模板——冈筋绑扎一k墙、板浇筑k回填2、顶管施工施工测量——便道、机井------------------ 作井施工---------- 顶管设备安装 ,始顶一"管道顶进顶至终点处回填加注水泥浆k设备拆除二、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便道修筑工程施工便道是工程正常展开的必要保证,为更好进行工程建设,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工期,我方计划将工程便道作为一项重要的前提工程来抓,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人员、资金,大体沿机井工程项目的位置结合田间路走向,在项目沿电力隧道一边施工区内修建临时道路。

2、机井施工⑴、材料无砂混凝土管(滤管)、2〜4mm砂砾混合料、反循环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⑵、作业条件①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②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机井深度。

⑶、工艺流程井点测量定位T挖井口T安护筒T钻机就位T钻孔T回填井底砂垫层T吊放井管T回填井管与孔壁间的砾石过滤层T洗井T井管内下设水泵、安装抽水控制电路T试抽水T机井正常工作⑷、操作要点及技术要求①定位:根据设计的井位及现场实际情况,准确定出各井位置,并做好标记。

②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泥浆比重小于1.05,孔口设置护筒、,以防孔口塌方,并在一侧设排泥沟、泥浆池。

③成孔后立即清孔,并安装井管。

下管前保证井底浮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管。

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 根竹片和10#双铁丝捆绑;管内壁不错位。

④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 米时,用粘土填实。

⑤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填充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水泵抽水、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

⑥下水泵时,所有泵管连接应拧紧,下泵深度距井底1-2米。

⑦机井施工完成后, 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cm, 水泵下好后, 应包扎好井口,以防异物掉进孔内。

⑸、降水井施工安全措施严守操作规程,在岗人员要戴安全帽,起落钻具下不得站人,下入井管时使用自由钳手不能放在底部, 用电应由专人负责安装, 自动箱应放距地面1.2m 以上,一定要接地线,电缆接头应用防水胶布包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