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标志洛阳市洛宁县城关镇西街小学张鹏飞主题来源“生活中的标志”是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精心设计且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标志,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因此,在我们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遵守规则。
但这些标志,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往往熟视无睹,或者说视而不见,因此,常常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买小食品时,不注意包装上的质量安全标志,食用不合格食品,使身体受到伤害;有的孩子过马路时忽视了应遵守的行走标志而发生意外。
可见,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标志的分类、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标志,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重点难点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互动、合作、探究、感悟的能力。
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认识标志,了解标志的意义及作用,会把标志进行分类处理,创造性地设计标志。
活动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与人协调合作的方法。
活动流程活动计划第一课主题生成活动目标重点难点1.重点是主题生成和学生活动方案的制定。
2.难点是学生提问题时的思维有效碰撞和主题的归纳。
活动准备有关情景资料的幻灯片、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活动方案空白表、个人评价表、记号笔、粘贴纸、小组座牌号。
活动过程一、展示情境提出问题1、看一看,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标志,它们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步行街、中国工商银行、城市地铁站等标志。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用标志,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看一看,说一说,增强直观性。
)2、比一比:分小组比赛竞猜以下各种公共场所标志分别代表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禁止吸烟、安全通道、禁止行人通行等标志,每题10分,分数最高组为第一名。
(小组比赛猜标志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学们从资料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看一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最多。
各小组选派一人把该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在指定位置。
(1)用记号笔写;(2)问题用陈述语句表达。
二、问题归并确定主题1.问题筛选合并完善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标志的问题。
我们先来筛选一下这些问题。
学生按以上原则讨论交流,老师给予适当指导。
筛选的主题,展示在黑板上,并依次标上序号。
2.根据兴趣确定主题(1)确定主题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对选择相同主题的同学编入一组。
①每个小组的人数不超过6人;②对于不自信的学生,鼓励他发现自己的长处,积极融入到小组中间,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综合实践活动的乐趣;③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可协调解决。
(2)健全机构通过自荐或推荐的方法产生小组长。
小组长具备条件:①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强;②负责任,有担当。
各小组为本组取个感兴趣的组名,设计组训,规范地写在档案袋的封皮,以激发小组成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制定计划完善方案1.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各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小组活动计划表2.展示交流活动计划各组交换活动计划,相互交流。
重点指导:①活动时间是否合适,有没和学校安排活动时间冲突。
②小组成员分工是否恰当,任务分配是否遵循个人特长和实践能力。
③选取的研究方法是否适宜研究内容,是否具备必要条件。
④成果展示形式是否可取。
⑤问题预设是否有针对性。
⑥应对问题的策略是否可行。
3.各小组修改活动方案四、活动评价个人评价表合作程度小组成员友好配合,互相帮助。
在合作交流中中,做好自己的一份。
没有交流,甚至与他人产生矛盾。
智力表现头脑灵活,问题有新意。
主要听或看别人的,以模仿为主。
完全依赖他人,没能表述一个问题。
活动反思第二课方法指导——调查法活动目标重点难点1.重点是掌握调查法的基本方法。
2.难点是调查方案的设计。
活动准备1.各种标志的信息资料(文字、图片)2. 调查问卷设计案例(表格类、选择型、填写答案类)活动过程同学们,上节课各小组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制定了研究方案,为了进一步实施,还需要进行资料搜集,掌握在探究过程中的常用方法——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
一、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一般遵循以下流程:问卷调查法的核心是:调查问卷的设计。
网络现在已经普及,电脑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对自己班上的同学或自己所在学校的同学进行调查便可以得到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调查之前需要设计一份科学的调查问卷,下面的调查问卷可供同学们参考:A 没有B 有7、您的性别A 男B 女8、您的网龄A 一年以下B 三年以上9、您一般在哪使用电脑A家里 B 网吧 C 朋友家10、您认为,家中是否应该备用一台电脑A 是B 无所谓C 否你回答的问题为我们研究小组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谢谢积极参与和支持。
1.问卷的设计一份完整的问卷设计应包括前言、主题、结束语三部分。
前言置于问卷的开头,用来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有关填答问卷的要求等内容。
结束语置于问卷的最后,一般是简短地对被调查者的合作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可以征询一下对问卷设计和问卷调查本身有何看法和感受。
问卷主体部分包括调查的问题和回答的格式,以及如何回答问题的指导和说明等内容,它是问卷的主要组成部分。
问卷设计中应注重问题的陈述(1)问题的选用:首先要将与调查有关的问题尽可能地列出来,然后再逐个推敲筛选,决定问卷选用的问题。
所选的题目一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二则必须是围绕调查目的最必要的题目,设计的问题过于简略或过于繁琐都不行。
(2)问题的排列:问题的排列组合方式,一是要按问题的性质或类别来排列;二是要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排列,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
(3)问题的表述:问题的表述,第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通俗性;第二要持“中立”立场,不能带任何倾向性或暗示;第三要做到一个问号前只问一个问题,不要在一个问号前2.问卷实施将拟定好的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然后按预定的时间收回。
3.问卷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取得了关于小学生电脑使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还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深入而准确的分析与总结,这样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下面是利用表格总结的一种模式,仅供参考。
)小学生电脑使用现象调查问卷统计表二、访谈法访谈法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1.访谈计划制定与实施制定好访谈计划以后,就要确定访谈对象。
如果必要或可能的话,就要和访谈对象预约好,以使访谈计划顺利进行。
谈话要避免只凭主观印象,与调查对象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交谈。
访谈前尽可能搜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
2.问题设计访谈问题要进行严格设计,不能草率行事。
比如问题不行过于尖锐,使访谈对象很容易下意识拒绝,问题的指向明确,便于确定回答等。
访谈记录表3.访谈礼仪①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他们懂得,即使是无意迟到,对其他准时到场的人来说,也是不尊重的表现。
②谈吐有节。
注意从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总是先听完对方的发言,然后再去反驳或者补充对方的看法和意见。
③态度和蔼。
在同别人谈话的时候,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睛,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不是翻东西,看书报,心不在焉,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④语气中肯。
避免高声喧哗,在待人接物上,心平气和,以理服人,往往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扯开嗓子说话,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周围的人,甚至使人讨厌。
⑤注意交谈技巧。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即使自己不能接受或明确同意,也不当着他人的面指责对方是“瞎说”、“废话”、“胡说八道”等,而是陈述己见,分析事物,讲清道理。
活动反思参考资料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研究者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编制成问题表格,以邮寄方式、当面作答或者追踪访问方式填答,从而了解被调查者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又称问题表格法。
问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高效;样本范围大,因此研究偏差较小,结果也便于统计处理与分析;由于不需署名,往往可以获得直接访谈不容易获得的某些资料。
缺点是问卷回答的准确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答题人对待问卷的态度等),另外在问卷调查中研究者很难对感兴趣的问题作深入探究。
二、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
访谈研究法的优点:非常容易和方便可行,引导深入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与会者可放松心情,作较周密的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有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
访谈研究法的缺点: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所以访谈法一般在调查对象较少的情况下采用,且常与问卷法、测验等结合使用。
为了确保访谈效果,访谈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拟订好访谈方案,途中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访谈技巧,并适时记录。
访谈者要专心听,不能随随便便,以免影响被调查者谈话的情绪;也不能只顾低头记笔记,忽视被调查者的存在。
要准确理解被访问者回答的内容,迅速地、认真地在问卷上作相应的记号。
资 料 整 理数据资料(文字、图表、图片、视频) 分析结果(从收集所得资料中得出的结论) 收获感悟(研究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即遇到什么麻烦,怎样克服的?克服后有什么感第三课 中期反馈活动目标重点难点1.重点是阶段性成果交流。
2.难点是活动中遇到的困惑的解决。
活动准备教师:小组交流平台。
学生:活动过程的相关资料(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实物)。
活动过程前段时间大家根据活动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有些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上网查询、实地采访调查、积累了许多的资料,也拍摄了相关照片,品尝到了实践的快乐,但也相信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会遇到不少的困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交流研究过程的收获与问题。
希望大家在分享快乐的同时为他人献计献策,解决困惑。
一、成果汇报 1.汇报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然后汇总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
资料分类表2.小组汇报各组汇报时,大家可以补充材料、提出不同问题,欣赏他组的成功经验和探究成果,借鉴他组的亮点:①当小组汇报时,所有的同学要争做“文明小听众”,把问题记录下来。
②与前面小组内容类似或相同时,不必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