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SolidWorks装配基础解析
SolidWorks装配基础解析
设计法可以使用户更能专注于单个零件的设计 工作。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从装配体中开
始设计,允许用户使用一个零件的几何体
来帮助定义另一个零件,或者生成组装零
件后再添加新的加工特征,进一步进行详
细的零件设计。
?
目前通常使用的装配设计方法是“自
下而上”,本章也是仅对此种方法进行介
以分别沿三个坐标轴移动,也可以分别绕
三个坐标轴转动,即共有六个自由度。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当给零件添加装配关系后,可消除零
件的某些自由度,限制了零件的某些运动,
此种情况称为不完全约束。当添加的配合
关系将零件的六个自由度都消除时,称为
完全约束,零件将处于“固定”状态,同
“地”零件一样,无法进行拖动操作。
配体——子装配体。在大多数情况下,零件
和子装配体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零部件
被链接(而不是复制)到装配体文件,装
配体文件的扩展名为“.sldasm”。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装配体文件中保存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进入装配体中各零件的路径,二是各
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一个零件放入装配
体中时,这个零件文件会与装配体文件产
绍。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装配既然要表达产品零部件之间的配
合关系,必然存在着参照与被参照的关系。
对于静态装配而言,参照的概念并不是很
突出,但是如果两个零件之间存在运动关
系时,就必须明确装配过程中的参照零件。
在装配设计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地”零
件,即相对于基准坐标系静态不动的零件。
且呈灰色显示。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5.1.1 装配设计的基本概念
?
在SolidWorks 装配环境中,既可以操
作装配体中的独立零件,也可以操作各级
子装配体。在以子装配体为操作对象时,
子装配体将被视作一个整体,其大多数操
作与独立零件并无本质区别。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从零件制作装配体】命令,切换到装配 体环境。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当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或打开一个装配
体文件时,即进入SolidWorks装配界面,其界
面和零件模式的界面相似,装配体界面同样具
有菜单栏、工具栏、设计树、控制区和零部件
显示区。在左侧的控制区中列出了组成该装配
体的所有零部件。在设计树最底端还有一个配
动零件”。在装配环境中选择零件,通过
右键快捷菜单,可以设置零件为【固定】
或者【浮动】。在SolidWorks装配体设计时,
需要对零件添加配合关系,限制零件的自
由度,以使零件符合工程实际的装配要求。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1.装配体工具栏
SolidWorks默认第一个调入装配环境中的零
件为“地”零件。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5.1.2 操作界面
?
进入装配体环境有两种方法:第一种
是新建文件时,在弹出的【新建SolidWorks
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装配体】模板,单 击【确定】按钮即可新建一个装配体,第二 种是在零件环境中,选择菜单栏【文件】/
五、SolidWorks装配基础
目录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5.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 5.3 调用Toolbox标准件 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 5.5 配合关系的编辑、删除与压缩 5.6 装配体中的零部件操作 5.7 子装配体操作 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 5.10 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 5.11 小结
生链接的关系。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
SolidWorks 2009要根据各零件的存放路径找
出零件,并将其调入装配体环境。所以装
配体文件不能单独存在,要和零件文件一
起存在才有意义。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系统会自动查找组成装
配体的零部件,其查找顺序是:内存→当前文件夹
?
SolidWorks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用于装
配的工具,还提供了多种统计、计算和检
查工具,如质量特性、干涉检查等,并且
可以很方便地生成装配体爆炸图,清晰地
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在SolidWorks 2009中,装配体的零部
件可以是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其它的装
?
装配体设计有两种方法:“自下而上”
设计方法和“自上而下”设计方法。
?
“自下而上”设计方法是比较传统的设
计方法。在“自下而上”设计中,先分别设计
好各零件,然后将其逐个调入到装配环境中, 再根据装配体的功能及设计要求对各零件之间
添加约束配合。由于零部件是独立设计的,与 “自上而下”设计法相比,使用“自下而上”
合的文件夹,包含了所有零部件之间的配合关
系。由于SolidWorks提供了用户自己定制界面
的功能,书中范例界面可能与读者实际应用有
所不同,但大部分界面应是一致的。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装配环境与零件环境的不同之处在于
装配环境下的零件空间位置存在参考与被
参考的关系,体现为“固定零件”和“浮
一般将装配体中起支承作用的零件或子装
配体做为“地”零件,即位置固定的零件,
不可以进行移动或转动的操作。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
?
装配环境下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
约束”。当零件被调入到装配体中时,除
了第一个调入的之外,其它的都没有添加
约束,位置处于任意的“浮动”状态。在
装配环境中,处于“浮动”状态的零件可
?
前面几章介绍了零件的各种设计方法,
用以生成各种各样的零件模型,但是一般
来说,单纯的零件没有实际意义。对于机
械设计而言,一个运动机构、一台装置或
设备才有意义。将已经完成的各个独立的
零件,根据预先的设计ຫໍສະໝຸດ 求装配成为一个完整的装配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运
动测试,检查是否完成设计功能,才是设
计的最终目的,也是SolidWorks的要点之一。
→最后一次保存位置。如果在这些位置都没有找到
相应的零部件,系统会弹出找不到零件对话框,提
示用户自已进行查找。此时,用户可以两种选择:
选择【是】,浏览至该文件的位置打开即可。在对
装配体进行保存后,系统会记住该零件新的路径;
选择【否】,则会忽略该零件,在打开的装配体绘
图区中缺失该零件,但在设计树中仍有该零件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