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部年度工作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三年的聘期即将结束,在此我将自己这三年来的思想与工作情况向组织和同志们做以下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三年来,始终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刻领会党的十xx和十x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XXX的重要论述及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学习,认真学习相关资料并做好笔记,积极撰写个人剖析材料,进行深刻剖析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三年期间我立足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岗位,将政治学习与本职工作相结合,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牢固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思想,用“三严三实”的态度和作风,积极开展文献资源建设服务,用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肯干、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积极转变观念,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实践。
我所管理的文献资源建设部荣获西安财经学院214年“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我本人也在2xx年度科级干部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二、努力拼搏,团结奋进,积极完成各项工作
顺利完成文献资源建设各项工作
(1)领导完成2xx-xxx年各类文献的加工分编工作。
三年来我带领文献建设部全体同志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完成验收、加工、分编、调拨图书14万余册,调拨入库图书56批;完成1-12级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整理加工工作;制作新书推荐3期,并择优在校园网进行专题新书推荐;克服业务困难,完成2余种期刊的编目工作。
(2)为翠华校区购置加工新图书。
三年来为翠华东西校区分别购置加工了新图书,其中翠华西校区购置图书近8973册,翠华东校区购置图书11878余册。
缓解了这两个校区学生多年来没有新书阅读的局面。
(3)不断优化馆藏结构,适当调整文献采购比例,完成213-215年度图书采购与报刊选订工作。
遵循“以社科类图书为主、以经济管理类图书为重点”的采购原则,积极配合学院专业建设,优先保证经济、管理等专业文献的采购;根据图书采购原则与当前图书普遍涨价的现实情况,图书馆在以经管类图书为重点的基础上,适当扩大了外语类、法律类、部分社科类图书的采购比例,减少了复本量,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
继续保持重点专业图书的采购力度,进一步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适当加大了特色馆藏文献的采购,特别是陕西地方文献与大秦商特色馆藏文献。
三年来带领本部室人员共采购各类图书151多册,订购中外文期刊报纸3余种。
规范采购招标文件,顺利完成213-215年各项文献招标采购工作
在借鉴以往图书采购招标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馆实际情况,规范了图书采购招标文件;在吸取教训的基础上,设立投标保证金,保证学校的利益。
在馆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精心组织,充分准备,科学安排,对前来参加招标的投标公司进行认真审核,并进行实地考察,组织召开图书、报刊采购工作会议,对投标单位进行了集体和综合评议,按计划圆满完成了213-215年度图书、213-215年度报纸期刊、213-214电子文献的招标采购工作;完成213-215年度图书合同、213-215年度报纸期刊合同、213-214年度电子文献合同的报审及签订工作。
创新工作方法,在保持教师选书制度的基础上,设立教师推荐书目专用邮箱和研究生选书制度
三年来我们根据采访业务需要,多次组织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文学院等二级院老师、研究生到合作书店进行相关专业图书的采购;不断完善教师参与选书制度,在以往教师选书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图书馆文献建设专用邮箱,酌情采纳各位教师提供的图书信息;根据学校建设需要,增加研究生、大学生参与选书制度。
通过以上措施,广泛听取和吸收广大师生读者的意见建议,增强了文献采购的针对性、实用性,进一步加强了文献资源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
加强馆藏特色建设,建立和完善文献采访系列档案
(1)不断收集陕西地方文献,加强地方文献室建设。
收集采购陕西地方文献,与陕西省社科院、合作书商联系、收集相关文献,为我馆加工陕西各类地方志、地方年鉴和部分地方文献136册。
(2)根据需要收集采购具有价值的《中国书法全集》,建立《中国书法全集》采访业务档案。
由于出版年限太长、卷册多,并多属私人范围,正在收集采购中。
目前已经采购到馆24种(册)。
(3)对馆藏各年度各类年鉴进行摸底,经过整理,建立了各类年鉴采访业务档案,多方联系,尽最大能力将大部分缺省年鉴采购补齐。
(4)完成“经济史料文献”图书的专项采购、合同签订、突击加工、联合报帐等工作。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与合作书商联系、询价,制作合同文本,联系购书,如期完成了《民国金融史料》、《稀见明清经济史料丛刊》、《清代漕运全书》、《中国经济史长编》、《明清赋役全书》《抗战前价格参考资料》等“经济史料文献”类图书的专项采购工作,并组织本部门人员突击加工,按时入藏,彰显了馆藏特色,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
由于图书馆文献经费紧张,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文献资源建设部与学科办、科研处、经济学院、统计学院、管理学院、商学院多次沟通协商,实现了本次专项采购的联合报账工作,减轻了图书馆的经济负担。
三年来共采购经济史料类文献638册,丰富了我馆馆藏,凸显了馆藏特色。
(5)加强重点学科文献和陕西地方文献建设。
根据我校四个重点学科设置,分别与经济学院、统计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多方联系,取得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学科的重点推荐书目,并与书商联系,尽快购进推荐图书。
截止目前,加工重点学科文献1957册,扩充了馆藏数量,增强了馆藏特色。
(6)加强“大秦商”特色馆藏建设
①2xx年年初,通过前期调研论证,拜访专家,形成了大秦商特色馆藏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②对本馆现有文献进行整理,采购秦商图书,目前共整理相关图书188册,与我馆应用经济学重点学科图书、地方文献、陕西各地县地方志、部分古籍一起,初步形成了大秦商特色馆藏的基础文献库。
③对网上资料及中国知网上的期刊、报纸、会议、硕士论文进行搜集整理,按不同主题分类,编制《大秦商文献资料汇编》21种(42册)。
④与秦商联合会、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档案局、西北大学、陕理工、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晋商博物馆等单位沟通交流,积极拓展建设思路与文献收集渠道;
⑤到陕西眉县齐家寨、旬邑唐家大院、山阳漫川古镇、丹凤船帮会馆、山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及晋商博物馆等各地商业名镇(古镇)进行实地调研与交流,到当地档案局查询搜集相关资料。
复印、拍照资料近2 份(共8多页),得到相关赠书41册,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
完成本部室四项专项工作
(1)主持完成“近三年图书馆藏分析”。
我们对211年1月——214年3月1日期间入库的实际图书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形成研究报告,摸清了馆藏图书的具体情况,为提高图书采访的针对性、科学性,为图书馆领导决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2)组织开展“书目推荐活动”。
通过设立书目推荐电子邮箱与实物邮箱,在图书馆网与学校网站进行大力宣传,深入学生宿舍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书目推荐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对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提高图书采购的质量与效率,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发挥了作用。
(3)指导编制《大秦商文献资料汇编》。
为配合图书馆大秦商特色馆藏建设工作,我们发动部室人员积极参与,对中国知网上的期刊、报纸、会议、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并按“陕西商人、会馆、商帮、经营管理、陕西古代经济”等不同主题进行分类整理,编制完成《大秦商文献资料汇编》2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