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冬季养生8个小常识
当一个人感到压力时,身体会释放减压物质,所以一般的压力对身
体不会造成大伤害。
但是当压力过大或长期侵扰身心时,心脏就会被“压”出毛病。
如坐立不安、容易流泪、对日常的琐事力不从心、比平常更加
犹豫不决、食欲大减、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受到干扰等。
别把这些症
状不当回事,要及时采取行动为身体减压,保持欢乐的心情最好。
冬季其实是女性养生的最佳季节哦。
中医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
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
这
对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更能显示出药物所不能替
代的效果多食温热,少食寒凉。
冬季养生要以食物养生为辅。
传统养生
学将食物分为寒凉、温热、平性三大类。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为了御寒
保暖,应多食用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而少食用寒凉生冷食物。
温热性
质的食物包括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韭菜、香菜、南瓜、生姜、葱、大蒜等。
气温越来越低,人的抵抗力也在渐渐下降,
为了保障健康,冬季保健养生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女性朋友们要注意,入夏以后,更应该加强运动锻炼,不要总是宅
在空调房里,这样对身体没有太大益处。
可以选择在阳光没那么强烈的
时候去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跑跑步、做做操、放放风筝,运动一下身心,身体会得到非常好的养护。
无论春夏秋冬,经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抵
抗病毒的能力会高于常人,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会更加敏捷,人也不
会容易疲劳,所以说,夏季女性朋友的的养生保健离不开运动哦。
1、不要夜间憋尿
冬天夜长,有些人就寝后因怕冷而长时间憋尿,这样做对身体有害。
尿液中含有尿素、尿酸及各种有毒代谢物质,尿液在体内积存时间过长,这些有毒物质对机体就可能产生有害影响,并可能引起膀胱炎和尿道炎。
经常憋尿,还可能导致尿痛、尿血和漏尿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女性。
此外,膀胱与输尿管交界部位“活瓣”力量比较弱,憋尿会使膀胱内压力骤升而使尿液返流至肾脏,长期如此则后果很严重。
2、性生活要节制
中医养生学特别强调,冬季要节制性生活,如明代养生家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指出:“冬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养脏之令,人当闭精塞神,以厚敛藏。
”并引《五经通义》说:“冬至后阳气始萌,阴阳交精,万物气微,在下不可动泄。
”古人还主张房事应“春一、夏二、秋一、冬无”,这充分说明古人认识到,冬季节房事、护阴精,对养生具有重要意义。
《黄帝内经》里说:“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亦说明了冬季节制房事,养藏保精,对于预防春季温病,具有很大作用。
3、冬天戴围巾,别捂嘴
在寒冷的冬季,不论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儿童、年轻的小伙还是漂亮的姑娘,出门围上一条围巾,既有防风御寒之效,又能增添美的风采。
在戴围巾时,不要采用连脖子带嘴一块捂的方法,看似保暖,实则于健康不利。
因为围巾大都以羊毛、兔毛、混纺毛线织成,纤维极易脱落,又因容易吸附灰尘、病菌,而且不常洗涤,所以在围巾接触人的口
鼻时,脱落的纤维、灰尘、病菌很容易随呼吸进入体内,使人易患呼吸道疾病。
生姜切片,在冬季容易生冻疮的皮肤上反复涂擦,每天2-3次,连续涂擦12天,可防止新发或再发冻疮。
如已生了冻疮(未溃破),可将生姜挤出姜汁,在锅内加热熬成糊状,凉后涂抹于患处。
每日2-3次,连续几天即可减除症状或痊愈。
4、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寒冬,人们穿上了厚厚的服装,热量就主要从头、手等暴露部位散失。
据测试,处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的人,从其头部散失的热量是很多的。
在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的总散热量的30%,4℃时占60%,零下15℃时占75由此可见,头部的保暖与人体的热平衡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正如俗话所说:“冬季戴棉帽,如同穿棉袄。
”冬季戴帽应特别注重帽子能护住耳朵,儿童更应注意随时戴帽子。
5、天气寒,脚要暖
温馨提醒冬季天气寒冷,保暖很重要,冬季适合多补充热源食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再加上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温性较差,因此,脚的皮温最低,趾尖温度有时只有25℃。
中医学认为,足部受寒邪,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胃脘痛、腹泻、行经不调、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脚部受凉还会使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引致上呼吸道感染。
因此寒冬时必须重视对脚的保健。
冬季鞋袜的尺寸要稍大些,脚与鞋之间应有空隙,就是利用空气的隔热
作用,增强保暖性。
鞋底要适当厚,因为鞋底厚则鞋的防寒性能好。
在冰天雪地里工作的人,应穿带毛的高腰皮鞋或长筒皮靴。
常生冻疮的人应及早穿棉鞋;有脚汗的人宜选用透性较好的棉鞋和棉线袜,当袜子和鞋垫汗湿后,要及时烤干,棉鞋内也应常烘晒。
6、营造理想“衣服气候”
所谓“衣服气候”,是指穿的衣服表面温度大约在零摄氏度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在人体周围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体维持恒定的温度。
营造理想“衣服气候”的具体措施是: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皮肤老化,血管收缩减弱,加上代谢水平低,衣着应以质轻暖和为宜;青年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能力比较健全,对寒冷的刺激,皮肤血管能进行较大程度的收缩来减少体热的散失,因此,穿衣不可过厚;婴幼儿则不同,其身体较稚嫩,体温调节能力低,应注意保暖,但婴幼儿代谢旺盛,也不可捂得过厚,以免出汗过多影响健康,所以衣服要勤加减
7、勤开窗,常通风
肝属木,脾属土。
春季肝气上升,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
“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
”专家说。
寒凝大地,冷气袭人,有些人为了防寒保暧,不注意打开门窗通风,致使室内长期得不到新鲜空气。
有些家庭甚至把煤炉也搬进了卧室,一
边取暖,一边做饭炒菜,这种做法很不好。
有资料显示,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能飘浮长达30余小时。
人频频吸入带毒、带菌的空气后,很容易感染疾病从卫生角度来说,冬天应该定时开窗换气,使室内保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而且让阳光照进室内,还可以借紫外线杀菌。
这对在密闭的会议室里开长会,并且吸烟的人又很多时,尤其重要
8 不要蒙头睡觉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在冬季膳食原皂?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哩,以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
冬季“食补”,应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可选食:糙米、玉米、小麦、黑豆、豌豆等b豆类;生姜、韭菜、大蒜、萝卜、花椰菜、木耳等蔬菜;羊肉、牛肉、鸡肉、猪腰子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核桃、桂圆、栗子、芝麻等果品。
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冬季可常吃炖母鸡、瘦肉、蹄筋,常喝牛奶、豆浆等,可增强体质苦味食品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
热天适当吃些苦味食品,不仅能清心除烦、醒脑提神,且可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苦瓜:取其未熟嫩果作蔬菜,成熟果瓤可生食,既可凉拌又能肉炒、烧鱼,清嫩爽口,别具风味。
苦瓜具有增食欲、助消化、除热邪、解疲乏、清心明目等作用。
此外,苦菜、茶叶、咖啡等苦味食品亦可酌情选用。
应注意的是,食用苦味食品不宜过量,否则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
冷天,不少人因为怕冷,睡觉时头也缩进了被窝里这种蒙头睡觉的
习惯很不好。
之所以不好,是因为蒙头睡觉,被窝里的空气不流通,氧气就会越来越少,时间一长,空气就变得混浊不堪。
这样,人就会感到胸闷、恶心或从睡梦中惊醒,出虚汗。
第二天会感到疲劳。
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
”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因而,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冬天里的阳光情绪很重要。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乐观情绪,让自己开心起来,多出去走走,享受冬季给我们带来的另类感觉。
面对年终考核等职场挑战也让人感到压力重重。
养生专家提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积极调整情绪。
也可以通过倾诉、唱歌、理智的争论等适当的方式宣泄出来,保持心态平和。
秋令时节是鲜藕应市之时,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