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2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2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

2002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根据《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现将2002年我市环境状况公告如下:一、总述(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增强,全面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国民经济增长加快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9.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6030元,在国内大中城市居首位。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0.8:55.2:44.0,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出口导向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在高位运行。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不变价格工业总产值4221.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全年完成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 304.3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

2、环境保护与建设投资增加2002年全年完成环境保护投资47.4亿元,比上年增加4.6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12%,主要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绿化建设和生态保护、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污染源治理、新建项?"三同时"环保投资以及环保部门能力建设等。

高强度的投入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市容环境进一步改善。

3、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全球500佳"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办的,旨在表彰在环境保护及促进环境质量提高方面有特殊贡献和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的官方环境保护评选活动,是全世界环境保护方面的最高荣誉。

由于深圳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2002年5月深圳市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 称号,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深圳市20多年来在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二)环境质量概况2002年,全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水库水质良好,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96.1%;河流污染依然严重;近岸海域东部海水水质良好,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西部海域污染较重,主要污染物浓度与上年比较略有下降;城市声环境质量略有改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程度提高;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城市与村镇生态环境继续得到改善。

(三)环境保护和建设2002年,我市继续落实《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五"规划》,对"十五"期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进行了部署;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综合整治珠江的决定,制定了《珠江流域(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启动了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试点工作;着手开展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污染控制、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四)环境管理制度改革2002年我市继续深化环保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各项改革措施和承诺继续得到全面落实。

市环保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数量较上年增加 14%的情况下,不断挖掘潜力保证审批效率,项目的平均审批时间降到1.5天,其中1天内批复项目占80%。

污染监控管理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大排污许可证管理力度,在新一轮排污申报登记的基础上,加强了排污总量的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开展了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试点。

巩固、推进了环保设施专业化、社会化运行的试点,提高了环保设施运行质量,加强了对环保设施运行资质管理。

(五)创建文明行风2002年,全市环保系统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制度改革,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所有审批核准事项全面推行了限时服务承诺制。

同时,通过设立投诉电话和举报信箱等途径,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做到制度公开、内容合法、形式规范、监督有力、实施有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开展了"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活动。

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办事服务"窗口"。

实行咨询、验核、办复合并处理。

全市环保系统对外办事机构设立了办文大厅,统一受理对外业务。

全市环保系统组织实施了 "内部提速"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显著改善。

(六)成功承办"六·五世界环境日"国际纪念活动2002年6月3日至6月7日,我市成功承办了世界环境日国际纪念活动。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分别给大会发来贺信。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等1400多人出席了纪念大会暨"全球500佳"颁奖典礼。

二、空气环境200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空气质量优)和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的天数占全年的99.4%,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占 49.3%,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50.1%。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

(一)环境空气质量空气中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18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日平均浓度为0.050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8毫克/立方米;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61毫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002毫克/立方米。

全市降水pH年平均值为4.62,比上年降低了0.32,酸雨发生频率为38.5%。

与2001年比较,降水酸性增强,酸雨频率下降了3.5个百分点。

全市年月平均降尘量为5.78吨/平方公里·月,比上年上升0.44吨/平方公里·月,低于广东省推荐标准(8吨/平方公里/月),其中以1月和11月降尘量较高,降尘量相对较大的行政区是盐田区和南山区。

(二)废气排放全年废气排放总量为777.82亿标立方米,其中纳入环境统计的704家镇以上有污染物排放工业企业(下同)废气排放量为731.33亿标立方米。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为4.0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0.42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60.00吨。

(三)措施与行动全面开展了工业废气的整治工作,对工业废气超标企业要求限期整改;进一步加强对饮食油烟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油烟污染;成立了"机动车排污监督管理中心",市环保、交通部门加大了对机动车排气的监督管理力度,全年路(抽)检机动车8011辆,责令其中尾气排放超标的1440辆进行限期维修治理,对21家机动车排污检测单位进行了资质认证与人员培训;继续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理,对各类违法施工造成扬尘污染的工地加大了查处力度,有效地改善了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

三、水环境2002年我市全面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水质污染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缓解,部分水库水质明显改善,但河流水质污染依然严重,水源地水质保护和城市河流污染治理需解决的问题依然突出。

我市地表水污染属生活型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总磷、耗氧有机物。

(一)水环境质量水库水质: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1%,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赤坳水库、清林径水库、松子坑水库等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深圳水库、西丽水库、铁岗水库水质基本保持良好,个别水库的总氮和总磷指标劣于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整体水质比上年明显改善。

河流水质:受生活和面源污染影响,深圳河、布吉河、大沙河、茅州河、观澜河水质污染严重。

与2001年比较,布吉河水质有所改善,深圳河、大沙河、观澜河、茅洲河、龙岗河、坪山河水质有所下降。

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东部海域水质良好,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西部海域水质受生活型污染依然严重,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的年均值超过第四类标准,与2001年比较,无机氮浓度略有上升,活性磷酸盐浓度有所下降,整体水质稍有改善。

(二)废水排放2002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8468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1310万吨,比上年增加14.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04%,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生活废水排放量为63369万吨,比上年增加7.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1.8%。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排放量为 59633.5吨,氨氮排放量为8518.5吨。

(三)措施与行动认真落实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河流污染治理的议案》,建成布吉河污水处理工程,完善了福田河、新洲河流域7项市政排水设施工程,对特区内多条河流进行了清淤;建成了横岗污水处理厂,完成了观澜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加快了石岩排污工程、坪山上洋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的建设,新建了华为污水处理厂等多项工程;按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要求,限期治理废水排放超标企业;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入手,重点加强对深圳、西丽、铁岗和石岩四大水库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加大水源保护区违章养殖的清理力度,清理违法养殖生猪4万余头,基本消除了水源保护区的违章养殖现象;积极实施《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安全应急预案》,有效削减了东深供水污染负荷,确保了饮用水质安全。

四、声环境2002年全市声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改善,但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仍处于轻微污染水平,部分路段噪声污染较为严重。

(一)状况2002年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0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达标率91.6%,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其中特区内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6.1分贝,达标率为90.1%;宝安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8分贝,达标率100%;龙岗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0分贝,达标率 96.6%。

2002年全市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2分贝,比上年下降0.1分贝,达标率84.3%,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其中特区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8.4分贝,达标率82.1%;宝安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9分贝,达标率100%;龙岗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6.3分贝,达标率 100%。

(二)措施与行动2002年开展了环境噪声治理对策研究,加强噪声达标区建设,对噪声达标区进行了复测验收;继续采取整治交通秩序、禁止机动车鸣笛、加大城市道路拓宽和路面沥青化改造步伐等措施,减轻城市交通噪声;严格施工噪声申报审批制度、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噪声污染投诉处理效率、开展第三产业噪声污染专项检查,突出抓好社会噪声和施工噪声的监督管理;严格工业设备和备用发电机、冷却塔噪声达标验收。

市环保部门全年共处罚噪声违法行为468宗;环保110夜间共出动3560车次,7826人次,查处违法施工工地3452场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