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一对一课堂教学法

浅谈一对一课堂教学法

培训 ----- 浅谈一对一课堂教学法
通过第一节课与学生交流沟通后,大体了解了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对哪些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的、以及学生的学习个性等。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辅导计划和教案,做到因材施教。

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分析学生的提分点在哪儿,哪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够,就从这些知识点入手教学,这样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学习的良好循环。

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孩子讲解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理解题意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求解能力、结论概括能力及实验创新能力。

关键不是我们老师教了多少,而要注重学生学了多少。

例如有些孩子开始就是死学,我教给她什么她就会什么,没有自己的东西,常规题会做但是一旦变形就不知该如何解答了,分析时找不准知识点,结论概括上也写不全面,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热爱你的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和鼓励,少贬抑,要有耐心。

树立孩子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所以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多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补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延伸,但更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升华和结晶。

我们一对一教学必须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比如,授课内容以知识讲解为主,忽略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中考、高考的压力使学校和学生均按照一个课本、一个进度、一个目标、一个要求开展教学,不能灵活安排教学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查漏补缺作用。

比如说,学校教学以知识讲解为主,忽略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那么在我们一对一的课堂上,就可以多增加互动,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习惯一课一课讲,那么我们就提纲挈领,总系统性地来讲授知识点,如此等等。

一对一教学使老师能够针对学生特点,制定一个专门的教学方案,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但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合适的教学法。

因此,学习一些教学法的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一. 常用教学法举例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主动、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法,是为某些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次有准备的、正式的讲课。

这种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教学效率高,不受人数制约,能够让学生在同样时间内获得大量知识,但是教师确定要讲授的材料的范围和深度这一本质也就决定着这种教学法对学生的照顾不够,学员参与机会少,获得的反馈很少,能运用的学习感官也有限,比较容易忽略学员的个别差异。

讲授法的具体操作可以有以下三种:
1,归纳法:这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首先教师举出一定数量的实例,然后再带学生概括有关规则,再加以大量练习应用规则,使学生能够熟练记住并且运用。

2,演绎法: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简要可概括为,先教师简单提出规律,再加以实例说明,然后再大量练习运用。

适用于抽象语法范畴和概念,如不事先交待清楚,即使有很多实例也会使人莫明所以。

这就应当先提出规则,再举例说明。

例如英语中对如何用yes和no作肯定或否定回答。

3,类比法:这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者从具体到具体的过程。

采用类比法讲授语法,既不先提出一般的规则,也不要求概括出规则,只是根据一类具体的实例来掌握另一类实例。

这种办法很节省时间。

适用于初学阶段的许多句法,不必多作语法说明,就能让学习者按句式模仿套用而直接掌握。

二. 讨论法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教育界对中国的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中国学生在理论方面的根基很深厚,但是在实际操作能力上有待加强,特别表现在缺乏创新精神方面。

其实,形成这一问题的结症还是在于中国长久以来“尊师重道”的传统,课堂气氛凝重,学生噤若寒蝉,何言创新可言?
而讨论法把教师的单项传递变成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较普遍地思考、发言,课堂气氛热烈,交流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

讨论法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

学生从准备发言、查阅资料、写出提纲、到讨论中积极争取发言,整个过程都表现出对学习科学知识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的教学不能说是成功的教学。

因此,老师降低姿态,与学生一起探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动机”,它会激发学生的进取态度,从而产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兴趣学习。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这种教学法,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逐渐增加这种教学法的应用比例。

三. 任务型教学法
所谓任务型教学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里,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做中学”,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一些任务。

自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以后,教学大纲里明确提出要多用任务型教学法,因此任务型教学法渐渐受到重视。

我们在一对一的教学中也可应适当引入任务型教学法。

四. 情境教学法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情感领域包含着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性质并最终决定所有人的人生性质的力量。

任何教学法如果不能触及情感领域,无论设想的如何完美,都可能是徒劳无功的。

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引入一种情境陶冶的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教学法能够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健全的发展。

情境教学法案例: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麻雀》
•1,课文初始,给出四幅简笔画(或图片):
•(1)我带猎狗去打猎,;
•(2)小麻雀被大风刮落在地,;
•(3)老麻雀从树上飞下与猎狗展开搏斗,;
•(4)猎狗退后。

•2,让学生根据四幅图画猜测可能发生的故事。

发挥想象力描写自己的故事。

•3,利用画面,播放课文录音,听课文并感同身受。

•4,翻开书本,仔细阅读课文,并找出描写小麻雀和猎狗的词语。

•一弱一强,对比鲜明,渲染感人的气氛。

•5,根据所摘录的关键词再次串联故事。

……
情感的投入,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课文中描写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跟前”、“绝望地尖叫”、“呆立着不动,准备一场搏斗”等生动的语言,使他们有了形象的感悟,教学活动一旦触及情感领域,必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 . 其他教学法
除了上述四种教学法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教学法,比如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就某一“学习”问题自觉地,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研讨,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原则和方法,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法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而所谓角色扮演法就是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同时又能体验对方角色的心里,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位置,等等。

最后,在学习了各种教学法之后,还需明白,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教学法还需因材施教。

总之,我们应时刻牢记:没有一种教学法是最好的,同一个课程,同一个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法,同时,教学法必须配合多媒体与电脑技术才能获致最大效果,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

这是我在教学法上的一些感想,愿与各位教师共勉,以期我们的教学能够收到能好的效果!
六.学习夏老师的一对一教学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