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成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 纺锤丝 特点:没有出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变化。
即时训练3下列各图的纵轴表示一个细胞体 )。
积的相对量,横轴表示分裂次数。其中不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图甲 C.图丙
B.图乙 D.三个图都不具有
答案:C
解析: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图甲和图乙表示的细胞都
因中,不正确的是(
即时训练2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的物质交流 D.受细胞质中细胞器数目的制约
答案:D
解析: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
低。另外,细胞核中的DNA是不会随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增加的。 即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细胞过大,细胞核的“负担 ”就会过重,对细胞内生命活动就不能灵敏地控制与调节了。
易错提示(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如早期胚胎细胞、干细胞、分生区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高 度分化的细胞不再继续分裂,如神经细胞、红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等不具有细胞周期。
(2)做有关图像题时,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①先判断是动物细胞还是
植物细胞。②对应各期特点,分析图像中染色体或DNA变化属于哪 个时期。③注意染色单体的变化。做题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加倍 的时期:DNA分子在间期加倍,染色体加倍在后期,中心体复制在间期, ②前、中期DNA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后期和末期,DNA与染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讲 细胞的增殖
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
的比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 限制细胞大小的因素 比 细胞核质
细胞核 DNA 2._______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_____不会随细胞体积的扩 增加 大而_______。
实验原理不包括(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可对应图3中的B→C段;图4中c可对应图3中的A→B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染色 单体数、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的理解。图1中1条染色体中 包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图2中染色单体分离后就不再称为染色单体, 只能称为染色体,故A正确。图3中纵坐标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
中期
着丝点 赤道板 染色体的_______排列在细胞中央的_______上,染色 数目 体形态稳定,_______清晰。
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 着丝点 染色体的_______分裂,______________分开, 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染色质丝 染色体伸展重新变成____________状态。纺
DNA分子数”,B→C段的1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1,C→
D段的变化表示染色体上DNA分子由2个变成1个,表示后期着丝点分 裂的过程,故B正确。图4中d表示细胞中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数 目为4n,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故C正确。图4中a可对应有丝分裂后 期,图4中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中期,图4中c可对应有丝分裂末期,故
考点二
有丝分裂过程分析
1.分裂过程中细胞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前期形成→末期解体。
(2)核膜、核仁:前期解体→末期重建。
(3)中心体:间期复制→前期移向两极→末期分到两个子细胞。 (4)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当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
考点一
细胞周期
1.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 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发育的受精卵、根尖分生 区、茎形成层、生发层、各种干细胞等。②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 细胞、表皮细胞等没有细胞周期。③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卵细胞 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
2.表示方式
方法(1)扇形图。 图示从乙→甲→乙为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明显长于分裂期。
即时训练1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
)。
A.酚酞遇NaOH呈现紫红色 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 D.NaOH的扩散体积与细胞总体积之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度
答案:D 解析:无论琼脂块的大小如何,在单位时间内NaOH溶液向琼脂块内扩 散的深度是相同的,但NaOH扩散体积在每个琼脂块中所占的比例是 不同的。该比值反映了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
细胞壁
↓ 分割细胞(质)
胞中Biblioteka 动 有 物两组中心粒(复制于间 期)
细胞膜 ↓
细
胞
↓
星射线 ↓ 纺锤体
中央内陷
↓ 缢裂细胞(质)
4.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据的规律性变化
(1)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 体组数变化(二倍体生物)。
项目 间期 前期 中期 4n 4n 2n n 2 后期 4n 4n→0 2n→4n n→2n 2→4 末期 2n 0 2n n 2
色体数相等。
【例2】 如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 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 子数目的变化,图4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数量的
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图2所示细胞中共有0 条姐妹染色单体 B.处于图3中B→C段的是图1所示细胞;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 胞的分裂时期是后期
易错提示(1)一个细胞周期一定从分裂间期开始
到分裂期结束为止。 (2)分裂间期远远长于分裂期。 (3)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去路:继续分裂、暂不分裂、细胞分化。
(4)温度、pH、射线等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例1】 右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e时期的子细胞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所示,另一种将 分化成某种组织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 C.不同物种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 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解析:由图可知:a、b、c、d、e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
期和末期。在细胞分裂间期、前期、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变,都为4条; 后期,由于着丝点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故B项错误。不同物种 的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故C项错误。一个完整的细 胞周期是由上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即从a到a, 故D项错误。 答案:A
方法(2)直线图。
B→C、D→E为分裂间期,A→B、C→D、E→F为分裂期,B→D或D→ F为一个细胞周期。 方法(3)曲线图。
E→G为分裂间期,B→E、G→J为分裂期,E→J为一个细胞周期。
方法(4)柱形图。
B组DNA分子数在2n~4n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复制时期;C组细
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②当染色单体不存在时,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1。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的作用
细胞器名称 核糖体 细胞类型 时期 生理作用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但主 各种蛋白质(组成染色 要是间期 体的蛋白质和细胞内 的蛋白质)的合成
中心体
动物、低 等植物
前期
纺锤体的形成
高尔基体
线粒体
植物
末期
细胞壁的形成
提供能量
动物、植物 整个时期
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比较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有丝分裂过程
是否有中 前期:纺锤 末期:细胞 心体复制 体形成机 质分裂方
间期
分裂期
制不同
式不同
高无 等 植
两极 ↓ 纺锤丝
细胞板(与高尔基 体有关) ↓
染色体 完成复 制
染色体平 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
物
细 胞
↓
纺锤体
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时期
分裂间期
图像
主要特点 DNA分子复制 完成______________。
蛋白质 合成有关的__________。
染色质丝螺旋化成为__________。 染色体 前期 核仁 核膜 ________逐渐解体,________ 逐渐消失。 细胞两极 __________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D错误。
答案:D
能连续分裂,图丙表示细胞分裂一次就不再分裂了。
即时训练4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 )。
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细胞周期时长为14 h 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①段 C.②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③段
答案:C
解析:细胞周期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 细胞分裂完成时为止,故此细胞周期时长约为20 h。染色体数目倍增 是在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应为图中②段。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 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但在DNA复制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差错,即 最可能发生于④段。②段为细胞分裂期,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 染色体。
DNA分子数(2n) 2n→4n 4n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数(2n) 0→4n 2n 4n 2n n 2
同源染色体对数 n 染色体组数 2
(2)核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说明:①AB、PQ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②GH、RS变化的
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③CD、RS 的变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CD是后期结束,RS是后期开始。
末期
核膜、核仁 锤丝消失。出现新的_____________。
染色体 意义:将亲代细胞的________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遗传性状 中,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的稳定性。 3.无丝分裂 细胞核 凹陷 缢裂 过程:________延长→核中央_________→细胞中央凹陷→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