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银行反洗钱处培训课件: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与银行业客户身份识别

银行反洗钱处培训课件: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与银行业客户身份识别

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岗位,明确专人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 交易报告工作;
反洗钱机构和岗位履职
反洗钱工作机构和岗位信息发生变化时,于变化后的10 个工作日内将更新情况报当地人行;
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对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有 效实施负责;
反洗钱机构和岗位履职
高级管理层能够通过反洗钱工作机构完整、及时、准确 地了解本机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利用电话、网络、自动柜员机以及其他方式为客户提供 非柜台方式的服务时,应实行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采 取相应的技术保障手段,强化内部管理程序,识别客户 身份;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应采取持续的客户身份识 别措施,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交易情况,及时 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 对于高风险客户或者高风险账户持有人,应了解其 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 加强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 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 效期的,要求建立专门的反洗钱部门或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 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协调畅通的反洗钱工作 组织体系,从机构和人员上保障反洗钱义务的有效履行 。
反洗钱机构和岗位履职
在高级管理层中明确专人负责反洗钱合规管理工作,确 保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所需信 息及其他资源;
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向客户销售金融产品时,应在委托协 议中明确双方在识别客户身份方面的职责,采取有效的 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为客户向境外汇出资金或接收境外汇入款,登记信息能
够确保该笔交易的可跟踪稽核;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保存的客户身份资料的内容范围符合法律、行政规章的 要求;
保存的交易记录应包括关于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 凭证、账簿以及有关规定要求的反映交易真实情况的合
配合反洗钱调查
配合调查。调查过程中,在合理的范围内提供必要的支 持,按要求向调查人员说明情况,协助查阅、复制、封存 有关文件、资料;
如实提供信息。对被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如实提供相 关的文件和资料;
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以明示 ( 拒绝 ) 或默示 ( 阻 碍 ) 的方式不履行配合调查义务。
反洗钱保密
勤勉尽责、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 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
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 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人和实际受益人;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按照安全、准确、完整、保密的原则,妥善保存客户身 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确保重现每项交易 能够提供开展监测分析、调查及查处洗钱案件所需的信 息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提供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 额达到规定金额以上,或达到其他规定情形时,采取规 定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如客户为外国政要,为其开立账户是否得到高级管 理层的批准;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划分客户或账户的风险等级并适时调整, 定期审核保存的客户基本信息, 对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或者账户,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审核;
对下属分支机构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 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的情况 进行监督管理;
反洗钱机构和岗位履职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 评估内部操作规程的有效性 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建立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送系统,实现联网报 送;
制度体系建设方面 代理业务未明确双方在客户身份识别方面的职责, 未对客户或账户划分风险等级; 未按要求开展反洗钱工作自查并向人行报送检查工
作报告; 制定、更新反洗钱内控制度未按要求报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问题
客户身份识别与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 为身份资料不全的客户开立账户; 留存客户身份信息不完整; 办理代理取款业务时未登记代理人的姓名和身份证
对规定金额以上、或规定情形的交易,按规定及时报告 ;不存在漏报大额和可疑交易行为;
对高风险业务和高风险客户进行严格的可疑交易分析和 识别;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是否将有关可疑行为 进行报告;
是否将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情形,纳入可疑交 易报告;
对既属于大额交易又属于可疑交易的交易,分别提 交大额交易报告和可疑交易报告;
对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予 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单位或个人提供;
对报告可疑交易、配合人民银行调查可疑交易活动等有 关反洗钱工作信息应予以保密;不得向客户和其他人员 提供;
对反洗钱相关涉密信息资料在收发、传阅、归档中应采 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其他义务
对反洗钱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自查、内部审计、监 督管理等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客户身份识别与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 对一名客户一天内或一段时间内开立上百个甚至数
百个账户的异常行为不进行关注,不了解意图,不作进 一步的客户身份识别,也不进行可疑行为报告;
对没有正常原因多头开户、销户行为不进行关注、 分析、识别、报告;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问题
客户身份识别与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 对注册资金很小、一日内交易总额高达上亿元或现
相关记录或资料; 未对下属机构反洗钱工作定期进行审计检查;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问题
制度体系建设方面 制定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全面反映反洗钱法
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金融机构的履行义务的要求, 制度不完善;
未制定反洗钱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 未将反恐融资内容纳入相关内控制度;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问题
件号码;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问题
客户身份识别与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方面 办理批量存款业务时未留存客户身份证明文件复印
件; 单位客户或个人客户的“身份基本信息”构成要素
登记、留存不完整; 未及时对制式凭证格式中的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构成要素进行修订、补充;
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存在的问题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通过第三方识别客户身份的,应确保第三方已经采取符 合反洗钱法要求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与境外金融机构建立代理行或者类似业务关系时,应以 书面方式明确双方在下班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 和交易记录保存方面的职责;并经董事会或者其他高级 管理层的批准;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金交易高达数千万元的客户不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 则,不了解其交易交易目的和资金的来源、去向,不做 可疑交易分析报告。
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 与银行业客户身份识别
##银行反洗钱处
▪ 金融机构应履行的反洗钱义务 ▪ 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意见及建议 ▪ 银行业客户身份识别要求 ▪ 应重点抓好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
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
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 反洗钱机构和岗位履职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反洗钱宣传和培训 配合反洗钱调查 反洗钱保密 其他
出现以下情形时,金融机构应重新识别客户 客户有洗钱、恐怖融资活动嫌疑的; 获得的客户信息与先前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不一致
或者相互矛盾的; 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
性存在疑点的;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提供保管箱服务时,应了解保管箱的实际使用人;
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的,应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进 行识别;
交易记录,自交易记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涉及正在被反洗钱调查的可疑交易活动的,在前款规定
的最低保存期届满时仍未结束的,金融机构应将其至少 保存至反洗钱调查工作结束; 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解散时,应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 录移交有关金融监管机构;
反洗钱宣传和培训
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可行的反洗钱宣传和培训计划 利用业务场所和其他途径面开展有针对性的反洗钱宣传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出现以下情形时,金融机构应重新识别客户: 客户要求变更“身份基本信息”的; 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的; 客户姓名或者名称与有关部门依法要求金融机构协查或 者关注的犯罪嫌疑人、洗钱和恐怖融资分子的姓名或者 名称相同的;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对已提交的可疑交易,有合理理由认为该交易或者客户 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应 同时报告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并配合开展反洗钱调 查工作;
对发现涉嫌犯罪可疑交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人民银行
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告。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采取合理方式确认代理关系的存在;对被代理人采取客 户身份识别措施时,应核对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 身份证明文件,登记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的种类、号码; 除信托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了解或者应当了解客户 的资金或者财产属于信托财产的,应识别信托关系当事 人的身份,登记信托委托人、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名称、 联系方式;
同、业务凭证、单据、业务函件和其他资料;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缺失 、损毁,防止泄漏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并便于反 洗钱调查和监督管理;
客户身份资料,自业务关系结束当年或者一次性交易记 账当年计起至少保存5年;
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
报送系统覆盖本机构及所有存在洗钱风险的业务,筛 选指标、处理程序完善,系统运行正常;
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报告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符合规定的标准、要素、时 限、方式、格式和填报要求,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准 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