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规章制度控制表特种设备管理制度1 目的为切实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549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及有关管理法规、规定,结合公司特种设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2.1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机构与职责、管理要求、检查、使用、作业人员管理、罚则等内容。
2.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公司以外的单位在承包或参与公司项目建设和提供技术服务时也应遵照本制度执行。
2.3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实行全过程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制。
2.4本制度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行车、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的目录以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颁布的目录为准。
3 机构与职责3.1公司成立特种设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特种设备工作领导小组是公司特种设备工作的领导机构:组长: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安检工程部主任、安全分管、所辖设备各部门主管领导小组履行以下主要职责:3.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部署特种设备工作。
3.1.2督促各部门落实特种设备各级人员责任和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做好各部门特种设备业绩检查、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
3.1.3审定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3.1.4审定公司特种设备重大决策、措施。
3.1.5协调解决公司特种设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2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生部,安生部是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指导、检查、监督、考核和协调工作。
履行以下主要职责:3.2.1贯彻落实国家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条例;负责制定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公司特种设备管理网络。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班组;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实施监督和考核。
3.2.2负责公司特种设备工作的监督管理,监督各部门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条件具备情况、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特种设备投入情况等,定期对各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书面通报。
3.2.3负责组织召开公司特种设备工作会议和重大特种设备问题的专题会议。
3.2.4组织公司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
3.2.5负责与特种设备管理部门协调各部门在特种设备方面的重大问题。
3.2.6认真做好公司特种设备年度计划、检验计划及总结工作;作好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工作。
3.2.7负责制定公司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3.2.8负责做好公司特种设备宣传、培训等工作,认真作好特种设备的取证、换证工作。
3.2.9负责对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
3.2.10建立健全特种设备挡案。
3.3部门(班组)是特种设备的具体管理者, 履行以下主要职责:3.3.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并依据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部门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各班组;严格按照公司要求开展工作,把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施监督和考核。
3.3.2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日常检查维护保养、缺陷消除、安全整改、技术改进等具体管理工作。
3.3.3负责部门所辖特种设备的检修台帐、设备档案建立。
3.3.4认真做好本部门特种设备年度计划、检验计划及总结工作;配合作好特种设备的检验工作。
3.3.5负责做好本部门特种设备宣传、培训等工作,配合作好特种设备的取证、换证工作。
3.4设备管理范围:安检工程部负责厂内所有起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作业车辆的安全操作和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4 管理要求4.1公司总经理是特种设备工作第一责任人;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统筹组织生产过程中各项特种设备制度和措施的落实,负重要领导责任;安生部主管特种设备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各项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特种设备工作,负综合管理责任;其他负责人应当按照分工抓好主管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工作,对主管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工作负领导责任。
4.2公司、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认真组织开展工作。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率、使用登记率、作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
4.3公司每半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会议,总结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重点工作;各部门应根据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本部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布置下阶段特种设备管理重点工作。
4.4根据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召开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专题会,研究和解决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有关重大问题。
4.5特种设备管理的部门必须遵照本制度制定部门相关的特种设备专项制度,如《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压力管道安全管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定期报检管理》等。
4.6特种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接受并积极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总公司安环部的监督、检查、指导。
4.7制定公司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每一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和作好记录。
4.8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相应预案,迅速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处理事故的同时,应按照序进行汇报,并及时按要求向事故发生地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或者泄漏,在抢险救援时应当区分介质特性,严格按照相关预案进行处理,防止二次爆炸。
4.9特种设备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应及时整理建档,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作用,更好地为特种设备管理服务。
凡属于公司档案室归档管理的,应按公司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4.9.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企业、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4.9.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4.9.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9.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4.9.5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4.9.6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台帐。
4.9.7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4.10公司、部门均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档案,并定期进行更新换证,保持证件的有效性。
5 监督检查5.1特种设备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和安全技术规范,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证书。
5.2公司安检工程部每季度应对特种设备管理部门进行一次监督检查,特种设备管理部门每月对本部门和特种设备管理班组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特种设备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和登记情况,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执行情况等)。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如下:5.2.1设备是否存在超压、超温度、超能力运行等现象。
5.2.2是否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5.2.3安全附件、安全装置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5.2.4设备的重要参数,如许用压力、工作温度、许用速度、最大起重量,水位、液位等是否明确,相关工作参数核定是否准确,相关显示仪表是否用颜色标识出上、下限或者是限制区;压力容器在正常工作时压力波动较大的,应当用颜色标识出压力的正常波动范围,用红颜色标识出最高工作压力限值。
5.2.5安全联锁保护装置是否进行了定期检查和试验。
5.2.6在使用中频繁操作的部件或者部位是否有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工艺,使用操作是否正确。
5.2.7使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的到位情况,包括设备档案管理情况。
5.2.8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情况和设备缺陷处理情况。
5.2.9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安全操作水平。
5.2.10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和定期巡回检查情况。
5.2.11、督促制订操作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设备检验计划,确定重点检查内容和检查项目。
5.2.12督促对技术检验中发现的问题制订整改计划。
5.3特种设备监督检查人员监督检查时,应对每次检查的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作出记录,并由参加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
5.4特种设备监督检查人员监督检查时,发现有违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及本制度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或不符合能效指标的,要求限期整改。
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发出整改通知,责令责任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
6 特种设备的使用6.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对特种设备使用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的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该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部门有关负责人,并报公司安生部进行备案,报告相关分管领导,作出及时整改。
6.2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应核对其是否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资料。
在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特种设备,还必须符合防爆安全技术要求。
6.3对新增的特种设备,特种设备管理人员需在设备到货时验收检查所附资料是否齐全:资料主要包括制造厂商关于该设备产品或者部件的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装箱清单等出厂随机文件。
起重机械的超载保护等安全装置,必须具有有效的合格证书。
6.4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
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
检查应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查。
6.5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企业应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
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6.6特种设备管理的部门或班组,需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自行检查和维护保养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应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记录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整改情况,相关检查人必须在记录中签字认可。
6.7特种设备实行安全技术性能定期检验制度,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中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