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复习教案设计

完成反馈练习
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与理解
完成反馈练习
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回答
学生快速完成
天平使用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测量之前和测量过程中要保证横梁平衡
密度概念的构建实验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好好分析,记住实验过程,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关于质量和密度两个概念的区别
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4
2
2
1
6
1、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2、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关注生活,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重点
难点
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密度的概念。
教法
学法
自我归纳,总结,讨论自主学习,实验
2
3
2
6
1
1
10
3
1t=Kg=g=
(3)属性:
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4)测量:
物体的形状变化了,例如一块铁无论用它制成铁锤还是制成铁管,只要保持铁的多少不变,那么其质量的值是不变的.当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论它是处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只要它含有的物质多少没有变化,那么它的质量值是不变的
2、科学方法:组合法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 学 过 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估时
知识再现
(分一)
反馈练习
知识再现(分二)
反馈练习
知识再现
(分三)
反馈练习
课堂补充
随堂检测
质量
天平的使用
密度
测量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
引导学生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步探究知识梳理
质量
(1)定义:
(2)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同学完成【反馈练习一】
1.某人测量了一些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上合适的单位:(1)大头针的质量约8.0×10— 2____
(2)一只鸡的质量约2 ____
(3)一本物理书的质量200____
2.下列事物,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块冰全部变成了水;
B.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了1/3
C.将一块岩石从月球带回地球;
2.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则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盐水密度最终表达式:
同学完成【反馈练习三】
订正答案
关于密度的常见题型归类
问题1:密度的测量值问题
问题2:密度的图像问题
问题3:密度的比例问题
问题4:判断物体的空心和实心
引导学生逐个分析,领悟其中的做题方法,做出总结。
学生做完随堂检测订正答案。
完成同步探究知识梳理
明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值不会随物体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在测量中没有使天平平衡,头向右偏,视线使原本向右偏的指针与标尺的零刻度线重合了,这样实际上右盘中砝码质量大于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出现测量值偏大的错误.
完成反馈练习一
完成同步探究知识梳理
学生积极参与分析与理解
同学完成【反馈练习二】
1.一块质量是8.9Kg的金属块,体积是1m3,它的密度是__Kg/m3.如果把金属块切去一半,那么剩下一半的质量是_______Kg,剩下一半的金属的密度为Kg/m3
2. 13.6g/cm3kg/m3
2.0×103kg/m3=_g/cm3
3. 根据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将铜条拉成铜丝
订正答案
引导学生完成同步探究知识梳理
密度
(1)定义:
(2)公式:
(3)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换算关系: 1g/cm3=___=Kg/m3
(4)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合____g/cm3,表示的含义是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的,虽然忽略温度的影响,物质的密度大小是不会改变的,但是状态改变时,密度却是要改变的.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特点:不随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
3、单位:kg、g、mg
4、测量:天平(正确使用)
密度:1、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公式:ρ=m/v
4、单位:kg /m3 、 g /cm3
5、物理意义:
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订正答案
1.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2.把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记下水的体积V1
3.将石块用细线拴好,全部浸入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4.则可以算出石块的体积为V=V2- V1
1.石块密度表达式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课题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授课人
孙晓丹
二次备课
课时
第 1课时(总1课时)
课 型
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
1、知 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