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

与朱元思书-中考试题集锦

一.(04内江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后而的问题(11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猱浪若奔。

夹岸髙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喽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鳶飞戾天者,望U金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A.风烟俱净(都)B. 一百许里(许多)C.皆生寒树(都)D.窥谷忘反(返回)2 .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是。

《三峡》中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

(4分)3.作者对富阳至桐庐沿途景色的总体印象是(请用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作答),并且重点从和两方而进行了描绘。

(3分)4.文章由景生情,因情明志,作者不由发出感叹的句子是:。

(用课文原句填空)(2分)(04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江汉石油)文章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负势竞上()②好鸟相鸣()2.下列各句中的"者"与例句中"者”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A.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C.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D.入则无法家拂-上,岀则无敌国外患若,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写出文中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

(3分)句子:翻译:4.文章理解。

(5分)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 ” 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淸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 反衬了山的的特点。

之后,通过"简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一句相照应。

三.(04青海)略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风烟俱净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窥谷忘反2.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独绝B. 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猿则百叫无绝C.风烟俱净D.在昼犹昏皆生寒树有时见日3.文中写出的富春江的特点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5.能暗示文中所写景色季节特征的一个字是:。

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一个含有该字的句子:。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生动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发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

B.开头一段是总写,叙写并赞叹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沿江两岸的奇丽山水,诱人景色。

C.第二段前后两个层次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动静变化,补足了富春江水的特色。

D.第三段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闹,显示春天山中热闹景象。

四.(04荆门市)理解(12分)[甲]《与朱元思书》略[乙]林尽水原,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丄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辔,并怡然自乐。

1.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自乐:愉快的样子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连接B.水皆缥碧:青白色望峰息心:平和的心态窥谷忘反:同"反”,返回C.有时见日:同"现"互相轩邈:高大横柯上蔽:树木D.阡陌交通:交错相通负势竞上:凭依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2.翻译句子: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分)译文:3.选文甲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势的,《三峡》一文也有一处是写水势的,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句子是:。

(2分)4.选文乙中可以看出陶渊明厌倦尘世,向往的思想,他的诗《饮酒》(之五)中",” 两句集中体现了这种思想。

(3分)5.选文甲描写富春江的美景时,抓住山水的特点,反映岀作者的生活情趣:选文乙通过描绘桃源美丽的自然风光,来表现桃源人的生活,反映出作者的社会理想。

(3分)五.(05年苏州)阅读《与朱元思书》1•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C.负势竞上,互相轩邀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E・横柯上蔽,在昼扰昏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凄神寒件,悄怆幽邃(《石潭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重岩叠疇,隐天蔽日(《三峡》)[答]和2."简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答]3.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髙直指,干百成峰"。

(2分)[译文]4."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淸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淸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2分)[答]5.作者抒写了“鳶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若"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 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答]六.(06广东茂名)文言文阅读1.与"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中"者"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③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④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3.翻译下面句子。

①负势竞上译文:②踌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文:4.本文是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景物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用原文回答)的特点。

5."鳶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答]6.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髙宜指,干百成峰"。

(2分)[译文]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岀了江水的淸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淸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

(2分)[答]&作者抒写了"莺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 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答]七.(06百色市))阅读吴均《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13分)1.下而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窥谷忘反(通"返")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2.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2分)答:3.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而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答:4.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文: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分)答:八.(06山西)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0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娈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淸倒影。

绝噓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英间。

淸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略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⑵窥谷忘反()2.用现代汉语写岀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译文: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甲】文写猿鸣突岀了环境的悲凉凄淸;【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甲】文的"苴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郦逍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嘱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2分)答:九.(06玉林市、防城港市)与朱元思书吴均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负势竞上/至于负者歌于途B、猛浪若奔/永之人争奔疋焉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长息曰.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竞争着髙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

B、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夹江两岸的髙山上,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木。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淸越的泠泠之声。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千百只蝉儿叫个不停,千百只猿猴叫个不断。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十.(06潍坊)(12分)(甲)吴均《与朱元思书》(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