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XXXX届)题目:XXXXX三级公路设计教学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学生姓名指导教师(XX)评阅人(XX)20 年月日目录前言 (5)1设计总说明 (6)1.1任务依据及资料来源 (6)1.1.1 任务依据 (6)1.1.2 设计资料来源及任务安排 (6)1.2 工程概况 (6)1.2.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6)2.2.1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 (7)1.3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 (8)1.4 施工注意事项 (8)1.5 计算机的应用情况 (8)2 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 (10)2.1 公路技术等级 (10)2.2公路技术等级确定 (10)2.2.1交通量组成 (10)2.2.2交通量计算 (11)2.3 三级公路技术指标核算 (12)2.4公路技术标准 (12)2.4.1直线 (12)2.4.2圆曲线 (13)2.4.3缓和曲线 (13)3 平面设计 (16)3.1选线的基本原则 (16)3.2选线的方法 (16)3.3平面线形设计 (17)3.3.1计算偏角及交点间距 (17)3.3.2曲线敷设及桩号计算 (17)3.3.3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计算 (18)3.4平面设计图 (19)4 纵断面设计 (20)4.1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原则 (20)4.2 纵坡设计的要求 (20)4.3 纵坡设计的步骤 (20)4.4 竖曲线设计原理介绍 (21)4.4.1竖曲线的要素 (21)4.4.2竖曲线要素计算 (22)4.5设计相关图纸 (23)5 横断面设计 (24)5.1 横断面设计原则 (24)5.2 横断面的组成 (24)5.2.1 横断面几何尺寸选择 (24)5.2.2各项技术指标 (25)5.3 平曲线加宽设计 (26)5.4 超高设计 (26)6 路基设计 (29)6.1 路基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9)6.1.1 路基断面设计 (29)6.1.2 路基设计要求 (29)6.2 填料的选择及压实标准 (29)6.2.1填料的选择 (29)6.2.2压实标准 (30)7 路面设计 (32)7.1 基本资料 (32)7.1.1设计资料 (32)7.2 轴载换算 (32)7.2.1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换算公式 (32)7.3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估算 (34)7.4 初步拟定路面层组合方案 (35)7.5 路面厚度设计及验算 (35)7.5.1设计弯沉值 (35)7.5.2容许拉应力 (36)7.6确定石灰土层的厚度 (37)7.7 沥青路面结构层 (37)8 挡土墙设计 (39)8.1 挡土墙设计及验算 (39)8.1.1三级公路重力式路肩墙设计资料 (39)8.1.2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39)8.1.3荷载当量土柱高度计算 (40)8.1.4土压力计算 (40)8.1.5土压力作用点位置计算 (41)8.1.6土压力对墙趾力臂计算 (41)8.1.7稳定性验算 (41)8.1.8基底应力和合力偏心矩验算 (42)8.1.9截面内力计算 (42)9 桥涵设计 (44)9.1 桥梁设计及说明 (44)结束语 (45)参考文献 (46)指导老师简介 (488)致谢 (469)前言交通运输事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公路运输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我国公路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
回顾我国公路发展历程,对比世界公路发展趋势,可以认为,我国公路交通正处于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时期。
但是,由于基础十分薄弱,我国公路建设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公路技术等级看,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还有近20万公里等外公路,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到14.4%,西部地区更高,达到21.8%,技术等级构成不理想。
从行政区划分布看,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公路发展在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总的来看,东部地区公路密度较大,高等级公路的比例也较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
因此,为逐步实现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按照道路的使用功能和交通需求,重点提高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公路技术等级,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扶持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本世纪末以至下世纪初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战略重点。
本设计是一条三公里的三级公路,连接城乡,加快城乡之间的交通运输,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为城市的物资供给提供便利。
本次设计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道路及相关的设施进行设计,解决了线性组合、超高加宽等相关问题,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国家规范要求,满足经济、合理、便利、美观等设计要求。
1设计总说明1.1任务依据及资料来源1.1.1 任务依据(1)毕业设计任务书。
(2)交通部现行勘察设计标准及国家规范。
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以下简称规范1.1.2 设计资料来源及任务安排本毕业设计题目取材于“XXX至XXXX地区电子地形图”,图中海拔高度为相对海拔高度。
电子地形图中详细给出道路所在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
按照设计要求,设计一条三公里左右的三级公路。
1.2 工程概况1.2.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本设计公路位于XXXXX地区,全长xxxx米。
本段三级公路的建设有助于加快城乡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方便城镇与乡村的沟通,在加快乡村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城市生活的物资的供应需求。
完善城乡道路网对城乡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路线基本走向为南北走向,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8.5米。
A 气象条件该地区属于我国二级区划区,属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复杂气候类型。
冬、春季节受大陆季风影响,晴天日数多,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干燥;夏、秋季节受海洋季风影响,阴雨日数偏多,日照条件较差,气候凉快潮湿。
由于高原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势导致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具有独特的高原立体气候特点。
曲靖市年平均气温14.5°C,极端最高气温35.7度,极端最低气温一16.2度,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度,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度,师宗、罗平的南盘江河谷地区年均温在18℃以上。
全年雨量主要集中在5、6、7月,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该地区主要天气气候为:(1)小雪、低温;(2)小雾;(3)雷雨、大风;(4)秋季连阴雨。
以上天气对交通运输有一定的影响,需特别注意。
B 地形、地貌地形多由山地、丘陵和盆地等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
地形陡峭,有河流,山区面积大,气象条件和气候条件特殊,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本设计路线沿线大地地貌单元划分如下: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卵石层和强弱风化基岩层。
(卵石层)埋深2.2~3.8米,具有较强的透水性;弱风化片岩,底板埋深3.2~4.5米,厚1.3~2.1米,易钻进。
C 水文地质地下水:该区地下水埋深在第四系覆盖区,一般为5.0~8.00米;坝子平原地貌区,部分地区有小的沟谷发育,基底岩性的含水性和给水性差,大气降水主要以地表径流形式排泄,地下水位相对较深,在沟底一般为3.0~5.0米,丘顶水位埋深大于8.00米。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上层滞水、空隙潜水、风化裂隙潜水,水质类型以碳酸盐型为主。
地表水系均为山溪性河流,其特点为源短、流浅,径流量随季节变化,雨季洪水暴涨暴落,旱季河水近枯,洪水时挟带大量泥砂。
雨季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排泄地下水,旱季河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源之一。
区内水质较好,无污染。
大气降水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水的汇集和长期冲刷形成冲沟,在雨季形成季节性水流。
同时,在沟谷汇合处,由人为筑坝蓄水后形成多处大小不等水塘等地表水体。
D 地震根据《云南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本项目沿线地区地震烈度为八度。
2.2.1 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相协调(1)尽可能将挖方路段的土石方全部利用,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2)设置了足够的桥涵和通道,尽量减少对农田灌溉及原有水系系统影响。
(3)对全线的路基路面排水统一考虑,确保排水顺畅,符合规范要求。
(4)注重立交及服务区设置位置的总体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同时注意与周围景观的协调。
1.3 公路平面总体设计根据道路通行能力分析计算,至本项目的远景设计年限(2025年),各路段交通量均在设计车速为40km∕h的双车道。
同时根据本项目在公路网中的地位、作用、功能、服务水平,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平面线位符合三级公路总体规划走向,不仅重视路网现状的协调配合与方便近期的使用,还应兼顾为远期规划创造必要的条件;(2)线位综合考虑沿线城镇总体规划及产业布局,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3)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合理应用指标,尽量少拆迁、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又不过分迁就地形,根据交通和地形条件确定合理的线形;(4)对交通工程及绿化工程等设施采取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设计;(5)重视公路景观,环境保护设计。
1.4 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全面理解设计意图,根据有关参数复核用地宽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核对,如发现设计与实地不符,应及时作补充调查,进行设计变更并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施工。
(3)施工单位应注意编导的布设,修建,养护及防尘。
(4)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将丢失的控制点补齐,将有防碍施工的控制点移动到有利于是施工的地方,并对控制点进行联测,复测和妥善保护,以保证各个控制测量使用。
(5)施工中地质不良地段的处理,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严密监视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有关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1.5 计算机的应用情况设计中采用路线CAD,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均由计算机完成,其中部分表格、数据及设计图纸由“海地道路设计软件”生成。
2 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2.1 公路技术等级由于不同的道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考虑到城乡道路的发展及本地区的道路规划,行车因素等原因,进行公路等级的确定。
国家《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用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六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00~80000辆;八车道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辆。
(2)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四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辆;六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