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不同神经功能评分标准在小鼠
EAE模型评价中的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标准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
性脑脊髓炎运动功能障碍评估的效能。
方法:应用MOG35-55多肽加完全福氏佐剂乳化后
免疫20只C57BL/6小鼠,复制EAE小鼠模型,并使用3种不同的评分标准观察和评估实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对实验小鼠在发病初期、高峰期的神经功能障碍进行定量的功能损伤评价。
结果:3种评分标准比较,在发
病初期,15分法和7分法评估神经损伤症状的敏感性相当,比5分法高;高峰期,以症状评分与病理评分的相关性程度来比较3种评分法的效度,15分法效度最高,7分法次之。
结论:Weaver’s 15分法评价EAE模型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具有明显的优势,推荐作为今后EAE研究的首选评分法。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评分标准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several methods of clinical assessment standards in mice model of EAE. Methods: The mice models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 were established,and the neur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Three clinical assessment methods,including 5-point,7-point and 15-point,were used to assess neurological function. Results: On the early onset,7-point,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s were more sensitivity than
5-point score scale to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nd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wa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changes on EAE model and had good validity. Conclusion: 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has a obvious domina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ympton of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Therefore,the 15-point disease score scale is recommended as the first method
to selec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animal model;mice ;clinical as-sessment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是国
际公认的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动物模型,被广泛用于MS发病机制和评价免疫调节药物的实验研究。
EAE模型技术日益成熟,而且不同的实验动物和致敏蛋白使EAE模型呈现为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程[1]。
但由于动物对检测应答具局限性以及目前EAE模型不同评分标准较多,使得EAE 模型评分就同一症状而言,其评分标准在大范围内也尚未达到规范化和统一化。
因此本实验针对目前文献中小鼠EAE模型最常用的几种评定标准进行了敏感度与效度的比较
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动物分组和模型制作
动物分组及材料:8~10周龄的C57BL/6小鼠,体重18~20 g,分为EAE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雌雄各半。
实验动物由北京军事
动物研究所提供,饲养于本实验室清洁级动物房。
MOG35-55多肽由西安美联多肽技术公司合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纯度95%。
不完全福氏佐剂、百日咳毒素均购
自美国Sigma公司;结核杆菌素购自美国Difco公司。
EAE模型制作:用 mol/L的PBS将
MOG35-55稀释为2 mg/mL,然后将稀释液与等量的完全福氏佐剂充分混合,通过三通管将乳剂抽打为油包水状态,即为诱导EAE的抗原乳剂。
EAE组小鼠于背部两侧皮下注射
抗原乳剂。
对照组不予抗原处理。
免疫后第0、第48小时给予全部小鼠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每只动物500 ng/ mL。
评价标准
5分法评分标准[2-3]分级0分为不发病;1分为尾巴无力;2分为轻微后肢无力;3分为严重后肢麻痹;4分为四肢麻痹;5分为
濒死或死亡。
7分法评分标准[4-5]分级0分为不发病;1分为尾巴半瘫;2分为尾巴全瘫;3分为步态异常;4分为后肢轻瘫;5分为后肢重瘫;
6分为前肢累及;7分为濒死状态或死亡。
15分法评分标准[6-7] 将尾巴活动分
为3个等级,肢体活动分为4个等级,通过累积分数得出评分。
若出现死亡则总分记为15分。
评价方法免疫当天起每天对小鼠称重,并采用双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由两位非实验人员观察并评价,参照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首先由一位人员进行5分法和7分法评分,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上述评分30 min 后,再由另外一位观察者进行15分法评分。
由于小鼠昼夜活动差异很大,每天均于上午
8时进行评价。
组织取材和病理学检查 EAE组小鼠于
发病高峰期处死取材,对照组全部于第22
天处死。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予预
冷的PBS心脏灌注至肝脏变灰白,随即取出大脑、脊髓浸入4%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后切片,厚度5μm,取大脑视交叉层面、颈髓、腰髓层面进行HE染色。
使用Leica光
镜显微镜观察病理改变。
对HE染色进行组织学评分,参照Okuda
的病理分度标准为(400倍镜下计数)0:没有炎症变化;1:炎性细胞浸润仅限于血管周围和脊膜周围;2:脊髓内轻微的炎性细胞浸润;3:脊髓内中度的炎性细胞浸润;4:脊髓内重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统计学处理方法组间计量资料进行t 检验或校正t检验,发病早期敏感性评价采用Kaplan-Meier分析,效度检验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10分制标准化换算=原始分/评分总分×10分。
2 结果
发病情况 EAE组20只小鼠,全部发病。
EAE组动物在免疫后第12天陆续开始发病,表现为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皮毛不光滑、精神萎靡,并相继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尾部无力拖垂、步履蹒跚或拖行、大小便失禁。
免疫后第16~第20天到达疾病高峰期,达到高峰期后将小鼠处死。
不同评分标准的比较
神经功能评分情况:EAE组中最早在免疫后第12天开始发病,大多数小鼠均集中在免疫后第15~第18天发病,并于2~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