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碎砾石路面 (2)

第十章 碎砾石路面 (2)


二、泥结碎石路面
1、定义:碎石为骨料、泥土为填充料和粘结料,经压实修筑。
2、厚度:8-20cm。
3、对材料的基本要求:石料等级不低于Ⅳ级;长条、扁平状颗
粒不超过20%;粘土应具有较高粘性,塑性指数12~15为宜;粘
土总重不超过混合料总重的15%~18%。
4、施工方法-灌浆法施工工序:
➢ (1)准备工作;
(2)摊铺碎石;
➢ (3)预压:轻型压路机碾压,碾速宜慢,一般6-10遍,至石料无
松动为止;
➢ (4)浇灌泥浆:浇得均匀、浇得透,以灌满孔隙、表面与碎石齐
平为度,但碎石棱角仍应露出泥浆之上;
➢ (5)撒嵌缝料;
(6)碾压:用中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并随时注意用扫帚将 石屑扫匀。最终碾压阶段,需使碎石缝隙内泥浆能翻到 路面上与所撒石屑粘成一个坚实的整体为止。
三、碎、砾石材料的形变积累
级配良好的颗粒材料的塑性应变累积
良好级配混合料当应力作用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形变基本 不再发展;但当应力较大时,作用一定次数后,由于疲劳作 用,出现破坏。
不良级配混合料应力作用很多次,任然有塑性形变增长。
§10-2 碎石路面与基层
1、定义:用加工轧制碎石按嵌挤原理铺压而成的路面。 2、分类:水结碎石、泥结碎石、级配碎石和干压碎石。 3、特点 ①优点:投资不高,可以随交通量增加分期改善; ②缺点:平整度差,易扬尘,泥结碎石路面雨天易泥泞。
(2)土-碎(砾)石混合料 Ⅰ、强度构成:取决于内摩阻力和粘结力大小;
Ⅱ、土-碎(砾)石混合料的三种物理状态 (a)不含或含很少细料(小于0.074mm颗粒)混合料:
强度和稳定性依靠内摩阻力获得。特点是:混合料密实 度低;透水性好;不冰冻;压实困难。 (b)含有足够细料填充粗颗粒间空隙混合料:强度和稳 定性依靠内摩阻力和粘聚力两者获得。抗剪强度和压实 度高;容易压实;透水性低。 (c)含有大量细颗粒少量粗颗粒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 依靠c、φ两者获得。施工容易压实;但密实度较低; 宜冰冻;难于透水;强度和稳定性受含水量影响大。
压成型。 ➢ (6)铺封层:加铺磨耗层和保护层。
§10-4 优质级配碎石基层
一、应用情况介绍 1、国外:级配碎石等粒料在国外应用极为普遍,广泛用于柔
性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用于半刚性基 层和沥青面层之间,用来防止反射裂缝。 2、国内:用的比较少,主要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或基层。这 与我国级配碎石质量有关,级配碎石中细颗粒与粘性土含量 比较大。 二、材料要求 1、压碎值要求; 2、级配要求; 3、塑性指数;
➢ (6)撒铺石屑(米石)并洒水碾压成型; ➢ (7)初期养护。 5、碾压过程 1)第一阶段-稳定期:60~80kN轻型压路机干压2~3遍后,
再随压随洒水,减少石料之间摩擦力。压路机作用下, 使其就位压实,直至碎石挤紧不再移动为止。 2)第二阶段-压实期:80~120kN中型压路机进行洒水碾 压。直至碎石不再松动,不起波浪,表面无轮迹为止。 3)第三阶段-成型期:撒铺嵌缝料,洒水,120kN重型压 路机碾压。直至形成密实表面层不出现碾轮轮迹为止。
Ⅲ、细料含量对混合料影响: (1)对最大密实度影响:最大密实度时最佳细料含量为8
%~10%; (2)对CBR影响:最大CBR时最佳细料含量为6%~8%; (3)细料含量偏多的混合料强度和稳定性大大降低。
土~砾石混合料密实度和CBR随细料含量而变化
土~碎石混合料密实度和CBR随细料含量而变化
二、施工 ➢ (1)开挖路槽:路槽开挖整修后,用重型压路机滚压数
遍,使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 (2)备料运料; ➢ (3)铺料:先铺砾石,再铺粘土,最后铺砂。 ➢ (4)拌和整形:边拌边洒水,使混合料湿度均匀,避免
大小颗粒分离。拌和均匀后摊平整理成规定路拱横坡。 ➢ (5)碾压:先用轻型压路机压2-3遍,再用中型压路机碾
混合料密实度和CBR随细料和最大粒径的而变化
二、碎、砾石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 1、应力—应变具有非线性性质,回弹模量在很大程度上
受竖向和侧向应力大小的影响。
碎(砾)石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
2、颗粒材料模量取决于材料级配、形状、表面构造、密实度和含 水量等。一般密实度愈高,模量值愈大;棱角多模量较高。
第十章 碎砾石路面 §10-1 碎砾石路面的力学特性
一、强度构成 (一)碎砾石路面定义:碎砾石路面通常指水结碎石路面、
泥结碎石路面以及密级配碎砾石路面。这类路面通常只 能适应中低等交通量。
(二)碎砾石路面结构强度形成: tg c
(1)纯碎石材料:强度由骨料之间摩擦形成。纯碎石材料 强度主要与石料强度、形状、尺寸、均匀性、表面粗糙 度以及施工压实度有关。
4、强度形成: tg c
一、水结碎石路面
1、定义:轧制碎石分层铺筑,经洒水碾压后而成一种结构层。
2、厚度:10-16cm。
3、对材料的基本要求:
1)碎石强度、韧性和抗磨耗能力; 2)碎石具有棱角且近于立方体; 3)碎石干净,不含泥土杂物 ➢ (2)撒铺石料并摊平,可分一次或二次撒铺; ➢ (3)预碾碎石; ➢ (4)碾压碎石并洒水; ➢ (5)撒铺嵌缝料并碾压与洒水碾压;
三、泥灰结碎石路面 1、定义:以碎石为骨料,用一定数量的石灰和土作粘结
填缝料的路面。 2、剂量:8-12%(土)。 3、石灰与土用量不应大于混合料总重20%。 4、施工程序与质量要求与泥结碎石路面相同。 四、填隙干压碎石基层
碎石基层可采用干压方法,要求填缝紧密,碾压坚实。
§10-3 级配碎砾石路面
第十一章 块料路面
1、块料及块料路面概述 ➢ 用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块状材料(天然或人工)铺 成的路面。所用材料有块石、炼砖块、铁块、木块、橡胶 块、沥青混凝土块、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 ➢目前路面工程中较常用的为块石和水泥混凝土预制块两 种,此外,炼砖块也较适用。
1、定义:级配砾(碎)石路面,是由各种集料(砾石、碎石) 和土,按最佳级配原理修筑而成路面面层或基层。
2、强度形成:由粘聚力和内摩擦共同形成。 一、厚度和材料 1、厚度:8-16cm,当厚度大于16cm时应分层铺筑。 2、材料:主要是天然砾石或较软碎石。形状以接近立方
体或圆球形为佳。强度应不低于Ⅳ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