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尘与矿尘清除措施矿井粉尘对矿井职工的身心健康及安全生产具有一定危害。
根据粉尘的来源及分布,应分别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其危害程降至最低。
一、矿井防尘(一)矿井防尘水源在矿井地面主副井区及南风井区设有消尘水源。
地面水源为自来水及经过处理的符合要求的循环水。
地面水池及水质要求如下:(1)地面水池的容量不得少于200m3,并有备用水池。
(2)地面及井下水池能够满足进下防尘洒水系统连续2h以上的用水量。
(3)在冬季,水池必须有防冻设施。
(4)供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每升150mg。
(5)供水中悬浮物的粒径不得大于0.3mm。
(6)水的pH值应在6~5范围内,如水源属严重的酸性水,必须设碱化处理设施。
(二)矿井防尘洒水管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至各工作面及各个需防尘地点。
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
主要运输巷、带式输送机斜井与平巷、上山与下山、采区运输巷与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卸载点等地点都必须敷设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
对防尘洒水管路系统的具体要求如下:(1)防尘洒水管路系统应接到所有采掘工作面(距工作面不超30m,并备有20m以上胶管)、溜煤眼、转载点及所有通风行人巷道中,并能保证正常供水。
(2)供水管路的管径与强度,应满足该区段负载的水压和水量的要求。
(3)水幕、喷雾洒水的喷嘴等主要部件,应采用不锈材质。
(4)井下主要运输巷、回风巷、上下山、掘进巷道、采煤工作面上下平巷中敷设的防尘管路,每隔100m设三通阀门,带式输送机巷道每隔50m设三通阀门。
(三)矿井防尘措施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综合防尘措施主要包括:(1)湿式钻眼。
湿式钻眼是指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送到炮眼眼底。
用水湿润的冲洗粉尘,使粉尘变成尘浆流出炮眼,从而达到抑制粉尘飞扬、降低空气粉尘含量的目的。
湿式钻眼的降尘效果十分显著,降尘率可达90%以上。
(2)冲刷井壁巷帮。
即在掘进工作面放炮前和放炮后恢复工作前,对着巷道逐步由外向里冲刷巷道的两帮、顶板和支架等,一直冲刷到工作面为止。
这样将煤(岩)帮及支架上的矿尘冲落,可避免粉尘在通风或受振动后飞扬起来。
(3)使用水炮起泥。
水炮泥是装水的塑料袋,用它代替粘土炮泥填入炮眼内,不仅能起到封孔的作用,而且借助于炸药爆炸时产生的压力可把水压入煤(岩)层裂缝中,同时爆破的热量可使水汽化成蒸气,从而达到降尘的效果。
(4)放炮喷雾。
即在放炮时,利用喷雾器将压力水流变成雾状水粒,利用水粒在空气中与浮粉尘的碰撞作用,使放炮后产生的粉尘被湿润,增加粉尘本身的重量,使之沉降下来,从而达到降尘的目的。
(5)装岩(煤)洒水。
在掘进工作面爆破之后,装岩(煤)之前,用水喷洒岩(煤)堆,使其湿润,避免装岩(煤)时粉尘飞扬,是防尘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措施。
(6)净化风流。
净化风流是使井巷中含尘的空气通过一定的设施或设备,将粉尘捕获而使风流净化的技术措施。
净化风流设施应使用水幕或湿式除尘风机。
(7)个体防尘。
采掘机司机、放炮员和移支架工应佩戴防尘口罩,锚喷工人应佩戴送口罩或压风呼吸器。
(8)采掘机内外喷雾。
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内、外喷雾装置。
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
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MPa。
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二、矿尘清除在矿井生产过程中,除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外,还必须坚持定期清除矿尘工作。
清除矿尘工作主要采用人工操作,它是综合防尘措施的补助措施。
当综合防尘措施失效或波及不到的地点煤尘超标时,一般采用人工清除矿尘方法。
人工清除矿尘方法是指防尘人员利用专用工具,将沉积在各种管线上、仪器设备上及巷道帮顶底板的煤尘清除运走的方法。
工具有¢8mm、¢10mm或¢25mm的胶管(50m至100m),扫帚、抹布、专用阀门扳手、平板铁锹等。
清除矿尘注意事项:(1)用水清洗矿尘时,必须注意行车及行人,做好自主保安。
适用条件为巷帮、顶底板带式输送机拉杆,风水消火管线,通风设施等。
(2)用水清洗煤尘必须避开电缆及所有电气设备,以防漏电伤人及损坏电气设备。
(3)电缆线及所有电气设备上的煤尘,要用抹布擦或用扫帚扫,一般严禁用压风吹及水洗。
(4)各转载点处的积尘,用水清洗后,必须用运输工具运走(带式输送机或矿车)。
(5)清洗煤尘时要顺风清洗。
三、采煤工作面防尘1、采用在工作面煤层超前注水防尘技术;2、合理选择采煤机截割机构;3、喷雾降尘,包括支架、采煤机、破碎机、输送机及各转载点。
四、炮掘工作面防尘风动凿岩机或电煤钻打眼是炮掘工作面持续时间长,产尘量高的工序,一般干打眼工序的产尘量占炮掘工作面总产尘量的80%~90%,湿式打眼时占40%~60%。
所以,打眼防尘是炮掘工作面防尘的重点。
1、打眼防尘1)风钻湿式凿岩。
这是国内外岩巷掘进行之有效的基本防尘方法。
2)干式凿岩捕尘。
在无法实施湿式凿岩作业时,如岩石遇水会膨胀、岩石裂隙发育、实施湿式防尘效果差等情况下,可用干式孔口捕尘器等干式孔口除尘技术。
3)煤电钻湿式打眼。
在煤巷、半煤巷炮掘中,采用煤电钻湿式打眼能获得良好的降尘效果,降尘率可达75%~90%。
2、爆破防尘爆破是炮掘工作面产尘最大的工序,采取的防尘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水炮泥。
这是降低爆破时产尘量最有效的措施。
2)爆破喷雾。
这是简单有效的降尘措施,在爆破时进行喷雾可以降低粉尘浓度和炮烟。
3、机掘工作面通风除尘机掘工作面虽然采掘机械本身已有了相应的防尘措施,但一些细微的粉尘仍然是悬浮于空气中,尤其是掘进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尘强度剧增,机掘工作面的产尘强度就大大高于炮掘工作面,用一般的防尘措施难于控制粉尘。
应主要采用通风除尘技术,以便有效地控制高浓度尘源。
1)通风除尘系统。
合理的通风除尘系统是控制工作面悬浮粉尘运动和扩散的必要条件,主要压入式局部通风除尘系统,风量及风筒到工作面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2)通风除尘设备。
湿式除尘风机、湿式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以及配套的抽出式伸缩风筒、附壁风筒等是主要的通风除尘设备。
3)通风工艺的要求。
如采用压、抽式系统,则压、抽风筒口相互位置的关系、压抽风量的匹配、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抽出式局部通风机与除尘局部通风机的串联要求是除尘对通风工艺的要求。
4、锚喷支护防尘。
锚喷支护也是煤矿的主要产尘源之一。
锚喷支护的粉尘主要来自打锚杆眼、混合料转运、拌料和上料、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机自身等生产工序和设备。
针对这些产尘源,主要采取以下防尘措施:1)打锚杆眼的防尘措施。
打锚杆眼防尘的重点是解决打垂直顶板锚杆眼和倾斜角较大的锚杆眼时打眼过程的产尘。
2)喷射混凝土支护作业的防尘措施。
改干喷为潮喷是降低喷射混凝土工序粉尘浓度最有效的措施,喷浆时应广采用潮喷技术。
5、运输、转载防尘1)机械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该类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使用和维护方便而且降尘效果好。
2)电器控制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该装置适用于煤矿转载运输系统中不同的尘源,它是靠电器控制实现自动喷雾。
应跟据不同条件,使用有光控、声控、触控、磁控等多种形式的防除尘设施。
问题的提出在聚丙烯正常的生产过程中,时常有粉尘闪燃、自燃、闪爆的事情发生,如:事故排放罐粉尘闪燃;粒料仓碎屑闪燃;粒料仓粉尘闪爆,粉料结块,堵塞出口;事故排放罐粉尘自燃;汽蒸罐细粉结块引起装置停车;管线粘壁粉尘燃烧;丙烯缓冲罐粉尘闪燃。
该公司在该问题上最严重的一次是1998年5月21日D902料仓闪燃,由于闪燃瞬间产生的气浪将料仓的锥型仓顶鼓变形,仓内出现大饼料,堵塞输送管道影响正常生产,技术人员透过锥形顶部人孔观察,见仓内时有弧光放电。
如何彻底解决聚丙烯粉料的静电闪燃问题,成为该公司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四、聚丙烯料仓粉体闪燃现象原因分析(一)料仓粉体放电形式当带电粉体周围的电场强度超过介质(如空气)的击穿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的电离而使带电粉体上的静电荷沿击穿通道释放,从而产生静电放电。
粉体放电类型有5种:火花放电(包括人体放电),刷形放电,电晕放电,堆表面放电,传播型刷形放电。
(二)料仓粉体放电几率以上这些放电不仅与荷电物料的性质有关,也与茶电介质的形态,放电目标的性质、形状、尺寸等因素有关。
因此它们的放电条件、几率、能量大小各不相同。
从引燃的几率来说,还要涉及燃烧物料的性质(最小点火能、爆炸极限等),危险几率最高的是可燃气与粉尘相混合的料仓,这不仅是因为堆表面放电比较频繁,而且与料仓中的可燃气关系密切。
火花放电能量虽然比较大,但只要避免尖端突出物和孤立导体的存在,注意生产过程微细粉尘控制,火花放电引燃几率就会降低。
传播型刷形放电主要发生在4~8mm厚绝缘涂层或粘壁料,且局部绝缘破坏的情况下。
五、对策及防范措施(一)防护原则落实生产过程中气体和微细粉尘控制的管理,确保料仓中混合物料的最小点火能高于堆放面放电能量。
去除或抑制料仓中的可能诱发火花放电和传播型刷形放电的条件。
消除刷形放电和堆放面放电。
(二)安全防护措施聚丙烯生产装置粉料输送系统与储存系统的设备、容器必须接地,接地点必须均匀分布,间距不得大于18cm。
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Ω。
接地引下线必须采用断接卡连接方式,断接卡的接触电阻不得大于0.03Ω。
断接卡必须用2个大于M10的螺栓连接。
1. 输送系统和储存系统的所有管线必须接地。
2. 所有的法兰、阀门必须进行跨接。
3. 料仓和其他容器内壁有粘壁粉料时,要及时处理。
4. 坚决消除料仓和其他容器内有金属突出物、孤立导体以及绝缘体等现象。
5. 日常生产过程中要维护好净化风系统,保证料仓或其他容器内的净化时间和操作程序。
6. 必须保证脱气系统的挥发性气体脱除率和汽蒸脱活系统的正常控制,避免料仓内大量可燃气体和残存活性物质超标。
7. 经常检查料仓和其他容器设备的过滤器,坚决避免过滤器堵塞现象。
8. 聚丙烯装置内所有过滤器必须是防静电过滤器。
9. 聚丙烯装置的粉料干燥系统必须是热氮干燥,禁止采用热空气干燥。
10. 装置的粉料输送采用氮气输送。
11. 粉料料仓物料入口处使用离子流静电消除器,进行静电消除。
12. 严格控制料仓内的可燃气体浓度以及微细粉尘浓度。
13. 在日常生产操作中要杜绝以下现象:①误操作,关错风阀;②风机故障,没有即时投用备用风机;③掺混前风停时间过长;④处理不合格物料操作不规范;⑤设备内漏,物料处理方法不当;⑥边进料、边出料操作;⑦料位超高;⑧分配阀故障,误投或漏料;切粒机断刀或失稳运动(转速或间隙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