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器具卫生清洗规程

工器具卫生清洗规程

车间卫生管理规定一、生产人员个人卫生守则1.目的:严格对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防止因人员因素对产品卫生质量构成危害。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企业生产、检验。

3.职责:品管部负责制订全厂生产人员的培训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和品管部负责人员健康检查。

4.要求:4.1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和《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等有关文件。

4.2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卫生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明确具体岗位职责。

4.3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作临时健康检查;新进厂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4.4 生产人员凡患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必须调离加工检验岗位,痊愈后经体检合格方可重新上岗。

4.5 生产、检验、质量管理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帽、靴,按规定洗手消毒、靴消毒。

离开车间必须换下工作服、帽、靴。

不得将与加工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工作时不得带手饰、手表,不得化妆。

4.6 在厂区内不得抽烟、吃零食,不准随便进入管制作业区。

4.7 工作服、帽不得穿出车间,更不准穿入厕所,下班后必须交由专人清洗消毒。

4.8 任何人员进入车间必须符合现场加工人员卫生要求。

5.相关记录:5.1员工健康证登记表二、人员进入车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保证各车间、各工序上人员卫生都处在受控状态,保证产品不受人员卫生污染。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所有人员进入车间。

3.职责:3.1 车间主任负责贯彻和监督该工作的实施。

3.2 生产车间的卫生员负责对人员的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

4.作业要点:4.1 清洁用品4.1.1 洗洁剂4.1.2 擦手纸或烘干器4.1.3 手消毒液:75%的酒精或250PPM的消毒水,见本章第十四节。

4.1.4 靴消毒液:600±50PPM含氯消毒液,见本章第十四节。

4.2 换鞋:人员在换鞋室内换上拖靴。

4.3 更衣:进入更衣室按自己的工号先戴工作帽后穿上相应编号的工作服和围裙,并自检穿带是否规范,不准有头发外露的情况。

4.4检查:由质控员抽查,手部有外伤者不得进入。

4.5 洗手消毒:按图示标识先湿手、取皂、后揉搓冲洗、消毒10秒钟以上,再冲洗干净,最后用烘干器干手4 。

6 风淋:烘干手后进入风淋室,按要求对全身进行风淋后进入车间。

4.7 生产期间人员进入(包括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参观人员)必须按4.2~4.4执行。

5.相关文件:6.相关记录:6.1每日清洁消毒审查表三、运输车辆及工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保证运输的原料不受车辆及工器具的污染而影响产品的卫生质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运输原料的各种工器具及车辆。

3.职责3.1 车队负责运输车辆、车间专门消毒员负责运输工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

3.2 品管部质控员负责贯彻并监督该工作的实施细则。

4.作业要点4.1 清洁用品4.1.1水管4.1.2 塑料刷4.1.3 塑料桶(大、小)4.1.4 洗洁剂:用600PPM含氯消毒液。

4.2 装货前清洗消毒:4.2.1 准备工作:将装货车辆上的杂物清除到垃圾房中。

4.2.2 冲洗:用水管对车辆进行全面冲洗,去除残留物。

4.2.3 清洗:用清洗使用液对车辆车厢内进行喷洒,并使其接触5分钟以上。

4.2.4 冲洗:用水管对车辆接触清洗液的表面进行冲洗,去除清洗液的残留。

4.2.5 消毒:用600±50PPM含氯消毒液或40-5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喷洒车厢表面,进行消毒。

4.2.6 冲洗:用水管冲去所有消毒表面的消毒剂的残留。

4.2.7车辆卫生清洗消毒后,准许使用。

4.2.8 检查:发货员在装运前必须检查车辆消毒情况,符合卫生要求准许使用。

4.3 卸货后车辆必须按4.2.1、4.2.2、4.2.3、4.2.4执行。

5.相关记录四、工作服、帽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保证工作服、帽的清洁卫生,防止工作服、帽污染产品。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个生产车间的工作服、帽。

3.职责3.1 车间主管负责贯彻和监督该工作实施。

3.2 生产车间的洗衣房负责工作服、帽的清洗消毒工作的实施。

4.作业要点4.1 清洁用品4.1.1 盆4.1.2 塑料桶4.1.3 洗衣液的混合配制4.1.4 封闭式塑料桶4.2 准备工作:生产结束后,洗衣房工作人员将不同加工区的工作服分别收集送到洗衣房,分开清洗。

4.3 浸泡:将工作服分批放入已配制好洗衣液的水池中浸泡20分钟,每一批工作服更换一次洗衣液。

4.4 清洗:将浸泡好的工作服投入洗衣机中进行洗涤30分钟,(视清洁程度可延长或缩短)4.5 冲洗:将洗涤后的工作服冲洗干净。

4.6 脱水:冲洗干净的工作服放入脱水机中进行脱水。

4.7 烘干:脱水处理后的工作服,由洗衣人员放烘干机内进行烘干处理直至干燥整洁。

4.8 暂存:烘干后的工作服,首先暂存在贮存室内。

4.9 吊挂:每天生产前由洗衣房人员用干净封闭的塑料桶运送到各个车间二次更衣室中吊挂。

4.10 消毒:将吊挂好的工作服、帽开启臭氧发生器或灭菌灯进行臭氧杀菌30分钟以上。

4.11 检验:由质控员每日检查工作衣、帽及鞋等清洗消毒情况,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每日清洁消毒审查表》中。

5.相关记录5.1洗衣房工作记录表5.2臭氧发生器/灭菌灯使用记录表5.3每日清洁消毒审查表五、卫生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保证厂区厕所清洁卫生,不造成厂区环境的污染。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厂卫生间的规范管理。

3.职责3.1 由生产部门卫负责清洗消毒工作实施。

3.2 由质控员负责检查实施情况。

4.作业要点4.1 清洁用品4.1.1 水管4.1.2 塑料桶4.1.3 塑料盒4.1.4 地拖(塑料刷)4.1.5 去污粉(洁厕粉)4.1.6 卫生球4.1.7 洗手液4.1.8 烘干机4.1.9 清洗剂:漂粉精。

4.2 准备工作:检查所有水箱下水是否畅通,手纸是否齐全。

4.3 冲洗:用塑料水管对厕所地面、小便池、大便池及洗手池进行冲洗。

4.4 清洗:在大便池、小便池内洒上洁厕粉,5分钟后用塑料刷子进行刷洗。

对地面、洗手池用清洗剂进行刷洗。

4.5 冲洗:用拖把对地面、洗手池、小便池、大便池进行拖洗。

4.6 去异味:在小便池内放入卫生球数粒,以去除异味。

4.7 频率:每天由专人打扫2次以上,每日由质控员检查2次。

4.8 检查:每日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每日清洁消毒审查表》中。

5.相关记录5.1每日清洁消毒审查表六、前道设备设施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保证前道的生产设备、设施的卫生质量处在受控状态,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原料间地面、墙面、天花板、解冻架车、垫盘、架车、架杆、台称、提升机、灌装机、桶车等。

3.职责3.1 生产车间各班组的卫生员负责前道的清洁消毒工作的实施。

3.2 车间主任负责贯彻该工作细则的实施和品管部质控员监督。

4.一般作业要点4.1 前道的清洗消毒主要是生产后(或生产前)进行。

4.2 清洁用品4.2.1 尼龙毛刷4.2.2 塑料刷4.2.3 水管4.2.4蒸煮池(带热蒸气)4.2.5 塑料桶4.2.6 洗涤剂:用1:20比例加水配成清洗使用液。

4.2.7 250、600PPM的含氯消毒液。

4.3清洗消毒要点4.3.1 准备工作:能拆卸的设备要拆卸开来,使各个部件都能得到充分清洗。

4.3.2 冲洗:用水龙头冲洗去除残留物或刮除固体残留物。

4.3.3 清洗:所有表面都用清洗剂清洗,并使其接触10分钟以上。

4.3.4 冲洗:用水管喷水冲洗,直到清洗剂被清除掉。

4.3.5 感官检查:检查所有已清洗的表面,如果发现残留,重复4.3.2、4.3.3、4.3.4步骤。

4.3.6 消毒:含氯600PPM消毒液消毒,消毒时间为1分钟以上,设备、地面、墙面、架车等采用喷洒,小部件采用浸泡;或用82℃以上的热水消毒10分钟以上。

4.3.7 冲洗:用水对所有消毒表面进行冲洗(用热水消毒者除外)。

4.3.8 检验:检查所有清洗消毒过的表面如发现任何残留痕迹,重复4.3.6、4.3.7步骤。

4.4 检验:开工生产前,由下班班长对上班卫生工作进行感官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每日班次交接卡中。

4.5 汇报:检验结果由车间班组长汇报给确定采取纠正措施的车间主任。

4.6 生产加工过程中在专用清洗间进行的清洗消毒(适用于吊挂肠子的架车、架杆及生产过程中受污染的工器具等)4.6.1 冲洗:用水龙头对上述该物冲洗去除残留物。

4.6.2 消毒:按4.3.6执行4.6.3 冲洗:按4.3.7执行4.6.4 检验:按4.3.8、4.4执行5其它具体要求5.1架车的清洗:用塑料刷蘸洗涤剂刷洗,底部和车轮可将架车放倒后刷洗,刷洗后的架车要求无黄垢、无油污。

5.2垫盘、垫板的清洗:先用洗涤液浸泡再刷洗,最后用清水冲净。

5.3刀具的清洗消毒前道:刀具的消毒频率:a.使用前后;b.使用每2h;c.刚磨过的刀具;消毒水的浓度为250ppm。

后道:每10分钟消毒一次;用70-75%的酒精。

5.4周转盘的清洗a用温水洗净周转盘表面油污b将周转盘浸入洗涤水中刷洗,要求刷洗后的周转盘无黄污、无杂质。

c用清水将周转盘上的洗涤液冲净。

另,每周最少一次彻底的清洗消毒:用82度以上的热水消毒最少10分钟以上。

5.5台板的清洗:捡净台板上的碎肉,将台面拆开,先用水(必要时用热水和洗涤剂)将台板上的肉泥刷净,然后用82℃热水进行杀菌。

5.6盛装原料皮的桶车和周转箱清洗后才能使用,要求表面无脂肪和碎皮。

5.7地面:每天必须至少清洗消毒一次,生产过程中也要保证地面无积水、肉屑等。

5.8墙壁(2米以上部份)、天花:要求无黄污、无油迹、无杂物,必须保证每周清洗消毒前道一次,后道二次。

5.9下水道的清洗:先将吊篮中的垃圾、肉块清理干净,然后用洗涤剂和水刷洗,刷洗后的下水道必须无黄污、无杂物,最后用清水冲净后泼撒消毒水消毒,每天至少清理一次。

6 前道换鞋室、更衣室清洗消毒6.1 清扫:由车间门卫对地面进行清扫,墙面、鞋架用尼龙毛刷进行擦洗。

6.2 消毒:换鞋室鞋架、洗手龙头等每周一次,用600PPM的消毒液喷洒消毒。

6.3 检查:检查所有清扫消毒表面是否清洁,如不能达到要求者,要求卫生清洁重来。

7.相关文件8.相关记录8.1车间卫生交接记录表8.2车间环境清洁消毒记录表8.3车间设备清洁消毒记录表8.4车间工器具清洗消毒记录表8.5每日清洁消毒审查表七、烟熏蒸煮间清洗消毒操作规程1.目的保证烟熏蒸煮间的生产设备、设施卫生质量处在受控状态,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烟熏蒸煮间的地面、墙面、烟熏炉等。

3.职责3. 1烟熏蒸煮员工负责蒸煮间的清洁消毒工作的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