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考试总复习提纲期末总复习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总计15分)2.判断题(每题1分,共15题,总计15分)3.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总计20分)4.案例分析题(共4题,总计40分)5.思考题(每题10分,共1题,总计10分)二、复习提纲:1.了解法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法的分类、法的作用3.了解法系的概念,划分的依据4.掌握法律规范、法律部门(部门法)、法律体系的概念5.了解我国司法机关的设置6.了解宪法的概念、特征7.了解世界范围内宪法的历史发展8.了解我国建国后立宪和修宪的历程9.掌握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和意义10.重点掌握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2、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都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选举权平等性原则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地方的选举。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原则间接选举:全国人大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的选举直接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的选举(4)秘密投票原则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法。
(5)代表向选民负责并接受其监督原则体现在选民享有监督权和罢免权(6)从物质上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的原则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12.了解民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13.了解宣告失踪制度,掌握宣告死亡制度14.重点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15.掌握代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6.掌握所有权的概念、所有权的权能17.掌握物权与债权的区别,了解所有权转移的基本规则18.掌握相邻权的概念19.重点掌握一般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20.掌握我国婚姻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存续的规定21.了解遗嘱的形式、数份遗嘱的效力认定22.了解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范围23.掌握遗产继承的规则24.了解民事诉讼时效的概念,掌握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25.了解刑法的概念、特征26.掌握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原则、了解我国刑法的对人效力27.了解我国规定的几类特殊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28.掌握正当防卫的概念,了解我国刑法关于无限防卫权的规定29.重点掌握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基本的犯罪构成要件30.掌握犯罪主观罪过的内容31.掌握犯罪客观方面的因果关系32.了解共同犯罪的概念,了解主犯、从犯、教唆犯的区别33.了解犯罪形态,掌握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34.了解刑罚的种类及其特征35.了解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刑期折抵36.了解我国刑法关于减刑的规定三、补充的知识点:* 法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法律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1)制定主体和实施法律的主体——国际法和国内法2)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制定程序——根本法和普通法3)适用范围——一般法和特别法4)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5)制定和表达方式——成文法和习惯法思修复习提纲绪论1.大学生应树立的学习理念?p32. 大学生的优良学风?p43.历史使命的涵义?p64.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挑战(论点要求展开)?P75. 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86.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9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P11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p182.信念的涵义。
p193.理想信念的作用?p204.如何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p305.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p316.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的主旨?大学生如何艰苦奋斗?p32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1.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基本要求。
p352.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哪些内容?p37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0384.经济全球化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 p425.经济全球化,当代大学生坚持爱国主义,需要着重树立哪些观念?p42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p447.为什么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应如何践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p46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人生观指的是什么?p552.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如何表述的? p563.人生目的涵义及作用。
p574.应抵制和批判的错误人生观主要有哪些? P615.什么是人生价值?P636. 何谓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怎样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p647.怎样理解人生价值标准?p658.怎样进行人生价值的评价?p669.人生价值实现须具备哪些社会条件和个人条件?p6710.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p7211.正确对待竞争的态度?p7312. 促进个人与社会和谐应正确认识哪些关系?p7413.如何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p75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1.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质?p792.道德的功能包括哪些?p793.道德的社会作用包括哪些?p80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835.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p866.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p897.怎样理解集体主义?p918.“八荣八耻”的内容?p949.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大学生应如何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p9810.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p9911. 大学生应如何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p10112.如何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p101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1.当今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p1052.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p106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p1084.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 p109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p1106.如何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p1147.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p1168.集会游行示威的申请?p1209.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P130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p129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1323.处理劳动争论的法定途径有哪些?p1344.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有哪些?p1355.怎样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p1386.构成爱情的三要素?p1437. 大学生应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p1458.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p1469.试述结婚的法定条件? P14810. 如何理解非婚生子女享有的权利?p204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1.法律的一般含义?p15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p153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p1544.我国法律的运行环节?p156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p1586.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p1657.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p171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1.宪法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1772.宪法的基本原则?p177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其中,国体、政体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p1794.试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p1845. 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p1846.简述我国的国家机构。
p1877.民法的概念和原则。
p1898.如何使民事行为合法有效?p1919. 侵权民事责任?p19210. 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p19311. 具体行政行为?包括哪些?p19812. 当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解决?P20013. 犯罪、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未遂、犯罪中止、正当防卫、紧急避险?P20214. 缓刑、政治权利?p204思修提纲1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概念,特点?P38答:社会主义法律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度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特点:①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专门活动,是国家机关实施职能的活动。
②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2社会主义法律适用含义与原则?P42答: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把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
原则:①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则。
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④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⑤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和国家赔偿的原则。
3违法含义,构成条件和分类?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构成条件:①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
②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社会关系的行为。
③必须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者过失。
④主体必须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违法行为可分为: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四种。
4法律制裁含义及种类?答:法律制裁是国家为保护和恢复法律法律秩序而对与违法行为者实施的措施。
种类:①违宪制裁②民事制裁③行政制裁④刑事制裁5我国法律监督体系包括?答:①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②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③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④社会性的监督⑤中国共产党的监督6宪法概念及特征?答: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发明,它是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特征:①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②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③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度上,宪法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度。
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民族区域自治制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制度内容:①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机关。
②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设立自治机关。
③依法行使广泛的自治权。
8联系公民基本权力的特点,谈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论述)答:特点: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的平等性。
我国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力上和在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上都一律平等。
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
主体广泛。
范围广泛。
③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
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规定是从我国国情即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实际出发,既有法律规定,又有物质保障。
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的主体是同一的。
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如劳动权和教育权,是结合一起的。
首先,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其次,不容许滥用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