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课件
小说: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课件
PPT学习交流
18
• 第66页:《活着》
•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
• 请说明为什么还是叫它福贵好?
• 老牛有和福贵一样的命运,一样的衰老,一 样的孤苦,一样的劳累,还有一样的相依为 命。形象地暗示了人物艰难、孤独、劳累一 生的悲惨命运。
①老媪与农民夫妇形成对比,老媪的自 私、冷漠更加凸显农民夫妇的善良、热情(或 :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表 现出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情);②“我” 与未出场的“未婚妻”形成对比,“未婚妻”的幸 福,突出了“我”的孤苦处境。
PPT学习交流
4
• 一、从关键词语入手。
• 一个句子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即牵一发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 含意一定要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 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 主要词语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解释 词语的技巧。如同义互解,连义互解,虚实 互解。
深的民族传统文化积淀。
PPT学习交流
7
• 二、从所在语段、相邻句子入手。
• 这也是解读词句段篇的通用方法,阅读中的所 有理解性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任何言语 文本,都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同 一个语境中,词、句、段、篇四个语言单位是一个 互为诠释的语义系统。因此,理解词语或句子必须 借助另外的三个语言单位。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语 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 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语段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 解,特别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 点是要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 着解题的信息。
PPT学习交流
2
• 15.“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 引起农民夫妇对“我”的身份的误会,从而 推动情节发展;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 是一个穿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 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PPT学习交流
3
•16.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人物对比 的两个例子,并分别谈谈其艺术效果。
PPT学习交流
5
• 第70页《东坛井的陈皮匠》第二段。
• 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 城里,似乎每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 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 生息。
PPT学习交流
6
• 1.“化石”何意? • 2.“秦琼尉迟恭”何意?
• “化石”强调古老文明的古奥。 • “秦琼尉迟恭”普通人家。 • 古老的东坛井几乎所有普通人家的都有着很
PPT学习交流
16
• 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 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 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 一样。(《简.爱》)
• 我和你不同的只是财富和外貌,相同的是精 神境界。
PPT学习交流
17
• 六、从文章主旨入手。
• 中心思想渗透在文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 关键句子都会与中心思想有着相关的联系。 所以,浏览全篇,把握主旨,也是解答好“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前提。文章的 语言材料,作者所用的每一个句子,都与全 文的中心息息相关,因此,只有把握主旨, 才能深刻体味句子的含意和表达作用。
PPT学习交流
12
• 四、从分析修辞入手。
•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精辟有力, 作者常采用修辞手法。解决的办法是将运用 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 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要表达 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从分析喻 体和本体的相似性入手,寻找出比喻的本体; 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 出形象性。
Hale Waihona Puke PPT学习交流11
• 70页《东坛井的陈皮匠》最后一段:
• 请说说陈皮匠为什么下午也去补鞋了?
• 参考答案:
• 1.陈皮匠牵挂半生的文化遗产有了好结果, 并且有了更为专业的研究者,所以他可以放 心放手。(与上文主要情节相关)
• 2.陈皮匠作为普通劳动者不以研究文化牟利, 显示出有骨气的中国人风骨。(与主题相关)
• 表达效果:
• 用抻面比喻社会运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PPT学习交流
15
• 五、从结构层次入手。
• 有些句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如附加成分较长 的单句,可通过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 分的办法来体会,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 内涵和外延的窗口,扣住修饰语,往往能挖 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如果是一个并列关系 的复句,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 果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复句,句意当然放在 “正”句上。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 语言表达艺术
PPT学习交流
1
专题二对点攻关答案
• 一、1.(2013•山东卷第21题,文本《活着》 见第124~125页)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 景物描写的作用。
• 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 出乡间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 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 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PPT学习交流
8
• 第68页《抻面》倒数第二段:
• 老头挑起面迎光看了看,手上的铐”哗啦啦 响,吃了一口,说:“是这个意思。”就招 呼上路了。
• 老头这样做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这段描写 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个性?
• 联系上文:要龙须面
• 联系下文:借钱给我学手艺的恩人。
PPT学习交流
9
• 参考答案:
PPT学习交流
13
阿城《抻面》(蓝皮书67— —68面)
• 《抻面》第四段: • 铁良说,这反省就是咱们的醒面;醒好了面,
愿意怎么揉掐捏拉,随您便。
• ——请分析铁良说的这句话的含义及表达效 果。
PPT学习交流
14
• 参考答案:
• 含意:
• 当时的各种运动要求人反省自己的思想,就 像面的发酵一样,发完酵的面团柔软,可以 任意造型,完成反省的人也会变得听话,上 面怎么要求,人们就会怎么做。
• 老头临刑要难做的龙须面,迎着光看面 的质量,吃一口面,都是为了看看铁良的手 艺如何。知道当年资助的人练出了安身立命 的手艺,可以放心去了。写出了人物的善良 心性。
PPT学习交流
10
• 三、从特殊位置入手。
• 重要的句子(如总起句、段首句、过渡句、 中心句、总结句、抒情议论句等)往往在文 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并解释它时 ,可先考虑它在文章中或语段中处于什么地 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间,确定基本含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