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导学案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导学案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体验怎样写更简便及能够用简便的方法正确计算三个数的连加、连减。

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口算。

4+8+517-8-48+7+3
17-8-620+17+261-20-30
选择其中的任意的算式,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

49+36=80-13=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情预判: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

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只?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9+27+26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展示算法。

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4)、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194619
+27+26+27
──────
46
+26
2、试一试。

出示:90-25-28=
先分步用两个竖式计算,再用简便写法计算。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竖式写得对不对。

集体交流。

小结:在遇到一般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时,可以用竖式计算。

竖式可以分开写,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简便写法。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用简便写法列出的连加、连减的竖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把每一步的得数填在括号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选择上面一行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说出:跳绳的有37人,踢毽子的有48人,踢球的有14人。

提问:括线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用连加计算。

3、“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求一共摘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2)你知道从多少个里面运走60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

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