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烧与灭火》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3、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火会更大,这是因为
( C ) A、提高了温度 B、增加了可燃物 C、增加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4、下列安全警告标志适于油库、汽车加 油站的一组是 ( D)
(1) A、(1)(2) C、(3)(4)
(2)
(3) B、(2)(3) D、(1)(3)
(4)
2013年中考试题
• 1.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利用化学反 应获得电能的是 【 】 • A.风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 火力发电 D.太阳能发电
“火箭”能使木船的温度升高至木船的着火点 。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战船逃脱,这些战 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隔离可燃物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 吹向曹军,还为燃烧提供了 氧气 ,使 火势烧得更旺。
油着火能否用水灭火?
不能,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用水浇,油会 浮在水面上且温度不会降到着火点以下而 继续燃烧。
1、易燃物和易爆物
•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 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爆炸。 •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 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能爆炸的含量范围,叫 做爆炸极限。如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0%~74.2% •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 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 物质燃烧的物质。 • 易爆物:指的是那些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 的物质,如硝酸钾、鞭炮等
自燃 由缓慢氧化引 起的自发燃烧
能量变化 温度 是否发光
放热明显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放热明显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放热明显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
发光
发光
无明显发 光现象
发光
联系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有热量放出,只是反应的剧烈程 度不同
练一练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 可用水扑灭,这是由于 降低了_____________. 可燃物的温度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最简便的灭火方法是( A ),这是由于 ( F) A、盖上锅盖 B、用灭火器扑灭 C、用水扑灭 D、降 低了温度 E、消除了可燃物 F、隔绝了氧气
火上浇油
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煽风点火
比喻煽动别人闹事
抱薪救火
出处《史记· 魏世家》:“譬犹抱薪救 火,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 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以水救火
使用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
常见的灭火器
• 干粉灭火器
①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NaHCO3)来灭火的
②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 二氧化碳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 的失火
• 水基型灭火器
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火 灾 逃 生
火灾自救知识
•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 ,要沉着应对。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 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 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 性,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 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 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 外界的变化而变化。

燃 物
物质要发生燃烧,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燃烧是种常见的现象,它给人 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但也会 给人类带来灾难。
火烧房屋
山林大火
1987年震惊中外的 大兴安岭森林大火
比一比
假如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烧杯里的 几支蜡烛,请你们讨论一下分别可 以用什么方法把它熄灭?
降低温度
隔绝可燃物 隔绝可燃物
请你说一说
用燃烧和灭火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
请选择你要的号码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 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 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 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向曹军的连环 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提供的材料有:烧杯、水、沙、 碳酸钠、盐酸
灭火的原理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或空气)
c、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的原理
b
c
温 度 降 到 着 火 点 以 下
隔 绝 氧 气 或 空 气
( )
a
清除可燃物
燃烧的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
灭火的原理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 3.降温到该物质的 着火点以下。
图像

因为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发,使 火柴梗的温度升高,更容易达到火柴 梗的着火,所以火柴梗更易烧尽。
为点燃两根火柴,一根火柴头朝上,一根火柴头朝下,观
察哪根火柴梗更易烧尽?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现象?
答:火柴头向下的那根更易烧尽。
因为因为蜂窝状不制成球状?
再 见
釜底抽薪
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闻》: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2)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 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2、安全常识
燃烧 概念
可燃物与氧 气发生的发 光、放热的 剧烈的氧化 反应
爆炸
可燃物在有 限的空间内 发生急速燃 烧引起的
缓慢氧化 缓慢进行 的氧化反 应
放出的热量 随时散失 未达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558 700~750
250~ 320~ 330 370
燃烧条件的活动探究

在铜片上 的白磷 在铜片上 的红磷



白磷出现燃烧 现象 红磷没有出现 燃烧现象
白磷没有出现 燃烧现象
温度需要达 到着火点才 能燃烧 燃烧需要接触 氧气或空气
在烧杯水 中的白磷
向烧杯水中的 白磷出现燃烧 白磷通入氧气 现象
燃烧 和 灭火
燃烧
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
燃烧条件的活动探究
现 象
在铜片上 的白磷
结 论
在铜片上 磷通入氧气
物 质
着火点 (0C)
白 磷
40
红 磷
240
木 材
木 乙醇(酒 无烟煤 炭 精)
2013年中考试题
• 7.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 • 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013年中考试题
• (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 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甲乙说明 。
( 破坏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一个 或多个 )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事例和方法
灭火事例 熄灭酒精灯
油锅着火
灭火方法 用灯帽盖灭
用锅盖盖灭 嘴吹灭 用水浇灭 关闭阀门 开辟隔离带
灭火原理:破坏哪 种燃烧条件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
熄灭蜡烛
纸箱着火 煤气着火 森林着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