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练习题(含答案)

四、浮力知识点1 浮力1.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海中航行的“辽宁号”B.海中下潜的“蛟龙号”C.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D.空中上升的热气球2.如图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为图中(填序号)的方向,这是因为.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B.乒乓球和玻璃球浸在水中,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受到浮力,沉入水底的玻璃球不受浮力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变小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也受到浮力知识点2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4.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图中,B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等于物体;(2)B、C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有关;(3)C、D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有关;(4) D、E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说明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无关.5.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比较甲和乙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用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2)分析乙和丙可知,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的大小关系是F1(填“>”“=”或“<”)F2.(3)通过乙和丁的探究,不能得到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其原因是不同.知识点3 阿基米德原理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液体的浮力就一定越大C.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液体,不适用于气体7.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其中符合阿基米德原理叙述的等量关系的是( )A. F1>F2>F3>F4B. F1-F2=F3-F4C. F1+F2=F3+F4D. F1-F3=F4-F28.如图所示,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全部浸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要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做法可行的是( )A.往烧杯里加水B.往烧杯里加些盐C.往烧杯里加些酒精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物体不露出水面9.将重6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大烧杯中,溢出4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 10 NB. 6 NC. 4ND. 2 N10.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量11.体积相同的铁球、铝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铝块受到的浮力最大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12.如图所示是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球在酒精和水中的情形,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ρρ<酒精水)( )A. A 球B. B 球C. C 球D. B 球和C 球13.一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将重物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 N ,此时重物所受浮力为 N;若改变重物浸没在水中的深度,重物所受浮力的大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把重为10 N ,体积为5×10-4 m 3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慢慢浸没在水中,求:(g=9.8 N/kg)(1)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业精选】1.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头,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脚不痛,因人越来越轻 B.脚越来越痛,因人越来越重C.脚不痛,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D.脚越来越痛,因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2.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小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8 N.把实心小球浸没在密度为0.8 × 103 kg/m 3的油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6 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g 取10 N/kg)( )A.小球受到的浮力是2NB.小球的质量是0. 8 kgC.小球的体积是2. 5 ×10-4 m 3 D.小球的密度是3. 2 × 103 g/cm 33.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4.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0. 5 N ,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容器的水的重力为0. 3 N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 A.一定为0. 3 N B.可能为0. 2 N C.一定为0. 5 N D.可能为0. 4 N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烧杯中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水较少,冰块较大,冰与杯底有接触且对杯底有压力,在冰块熔化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烧杯中水位高度将保持不变 B.冰块受到水的浮力将逐渐减小 C.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将逐渐增大 D.烧杯中水的温度将逐渐升高6能正确反映浮力F 浮和物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 关系的图像为( )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了 N.为了使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更明显,他可采取的措施有、(填两种方法).8.“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现代居家饰品,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该“彩球温度计”由体积相同(保持恒定)、质量不同的小球和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液体组成.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受到的浮力将.在某一环境温度下,四个小球处于如图位置,此时B小球受到的浮力与D小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为.9.小明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a所示;(2)用体积不计的细线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至刚好浸没,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如图b所示位置,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N;(g取10 N/kg)(3)他将石块沉入杯底,松开细线,如图c所示,便开始书写探究报告;(4)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缓慢提起.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填“有关”或“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0.一金属球在空气中称重是14.7 N,浸没在水中称重是4. 9 N.已知该金属的密度为2 × 103 kg/m3,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其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11.图甲是建造码头时用钢缆绳拉着实心长方体A 沿竖直方向以0. 3 m/s 的速度匀速下降的情景.图乙是长方体A 下降到水底之前钢缆绳对长方体A 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水 的密度为ρ=1.0 × 103 kg/m 3,g 取10 N/kg).求:(1)长方体A 的高.(2)长方体A 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 (3)长方体A 的密度.四、浮力1. C2. 1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3. D4. (1)受到的浮力大小(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液体的密度(4)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5. (1) 1G F -(2) >(3)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6. C7. D8. B9. C 10. B 11. D 12. C 13. 0.8 不变14.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 341.01051010F V g ρ-==⨯⨯⨯⨯33浮水排kg/m m N/kg=4.9N (2)由F G F =-浮拉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F G F -=拉浮N 4.9N 5.1N【作业精选】1. D2. D3. D4. D5. B6. D7. 0.2 换用体积更大的物体(密度大于液体) 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密度小于物体)(或使用分度值更小的弹簧测力计等)8. 变小(或减小) B D F F = (合理即可)9. (2)逐渐增大 排开液体的体积 0. 214 ( 4 )有关 糖水密度不均匀 10. 解:金属球的重力14.7G =N则金属球的质量为14.7 1.59.8G m g ===N kg N/kg若金属球为实心的,则其体积为431.5=7.5102.010mV ρ-==⨯⨯3实3kg m kg/m金属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4.7 4.9F G F =-=浮N-N=9.8N则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331101.0109.8F V g ρ-===⨯⨯⨯3浮排3水9.8N m kg/m N/kg因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和它自身的体积相等 故金属球的体积3110V V -==⨯3排m 因为<V V 实 所以金属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344==1107.510 2.510V V V ----⨯-⨯=⨯333空实m m m11.解:(1)由题图乙可知,长方体A 从下底面接触水面到刚好浸没所用的时间15105t s s s =-=根据sv t=可得 长方体A 的高0.3/5 1.5h s vt m s s m ===⨯=(2)由题图乙可知,前10s 钢缆绳的拉力不变,此时长方体A 在水面以上,拉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则4310A G F ==⨯N1015S ,钢缆绳的拉力减小,是长方体A 从与水面接触到浸没的过程.由题图乙可知,当长方体A 完全浸入水中时,拉力4'110F =⨯N 所以长方体A 受到的浮力444'310110210F G F =-=⨯-⨯=⨯浮N N N(3)根据F V g ρ=浮水排可得,长方体A 的体积4321021.01010A F V V g ρ⨯====⨯⨯3浮排3水N m kg/m N/kg则长方体A 的密度43310 1.510210A A A G m V V g ρ⨯====⨯⨯33N kg/m m N/k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