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以及朗读2、教学难点:在朗读中理解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幅图片。
请看。
出示两幅图片,生观察。
(图一,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图上的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图二,乌云滚滚,点击雷声)得出要下雨了。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14课,要下雨了(板书:要下雨了)。
齐读课题。
下雨前小动物都有哪些表现呢?文中会告诉你答案。
二、初读课文:1、课下大家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
那么,文中的生字词你会认吗?老师来考考你?2、检查生字词读音:(1)出示一组词语,带拼音读。
(2)去掉拼音,个别读。
(3)出示单个字,再读。
怎么记住他们的?2、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形声字、偏旁归类、字理识字等3趣味识字:小白兔拔萝卜4、课文中哪些小动物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别着急,在课文中圈出他们的名字。
试着用一句话说一说()()和()告诉小白兔要下雨的消息要下雨的消息是()()和()告诉小白兔的。
相机贴图片:燕子小鱼蚂蚁这些小动物们怎样告诉小白兔要下雨了呢?圈出小动物的话三、朗读感悟:1. 指导学习小燕子的话(1)指名读。
小白兔看到了谁?燕子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所以,小白兔就问燕子,谁来读?指导读出“大声喊”的感觉来。
(2)燕子怎么回答的?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燕子低飞在做什么?虫子为什么飞得低?(板书:燕子低飞)再读燕子的话。
用三个因为所以理清燕子说的话。
小白兔相信了吗?3、指导学习4、5、6自然段a生读。
出示:是要下雨了么?是要下雨了。
比较:标点及语气的不同,意思不同。
b说明小白兔不太相信(2)还不太相信的小白兔,就去问小鱼啦。
样?所以,有些奇怪呀。
(板书:游出水面)a.、这是一条怎样的小鱼?b、水里闷得很:那闷是什么样的感觉?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假如你现在就是一条小鱼,跟老师做动作(双手向前伸,低下头憋气)现在小鱼在水里,你有什么感觉?再跟老师做个动作(双手向后,头向前伸,大喘几口气)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你感觉怎么样?看来真要下雨了。
这是一条有爱心的小鱼呀!(3)再读对话,读出白兔的不解及小鱼的有爱心。
4. 指导学习第六自然段。
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1)出示第六自然段,学生齐读。
(2)从哪里看出来的?(连忙、跑)为什么?(3)小白兔又遇到了谁?小白兔可能对蚂蚁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看图,蚂蚁往哪搬东西?为什么要往高处搬?(板书:搬家)再读蚂蚁的话。
(4)出示句子训练: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______正__________呢!5、这下小白兔安全相信了。
从“加快步子往家跑”你看出了什么?(着急)指导朗读是真的要下雨了吗?看来,燕子、小鱼、蚂蚁说的没有错呀!如果(燕子低飞)就(要下雨了)。
四、分角色表演故事1、你喜欢课文中的谁呀?咱们来演一演好吗?谁来演小兔子?谁来演小燕子?小鱼呢?小蚂蚁?大家来读旁白,2、表演之前老师有几点小小的要求,仔细听:1、表演时语言流畅,吐字清晰2、体会小动物说话时的心情3、加上动作3、表演完可以评选出最佳小演员五、巩固拓展1、读完课文,这些空你会填吗?2、除了这些,还有好多小些动物可以预报天气呢!3、天气谚语出示: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总也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老师希望你们像小白兔那样,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还可以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做个爱学习的人。
3、小小观察员:课余时间,请同学们细心观察,还有哪些动物或植物也能预报天气?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谢谢同学们!再见!板书:14、要下雨了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学情分析本课教学的对象是我县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或许学生对要下雨了的自然现象曾经经历过,但他们可能从未把这些自然现象与下雨前的征兆结合起来。
特别是该校学生绝大部分对下雨前的“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自然现象,或许根本就没有亲身感受与体验,这更有待于我们通过远程教育模式一光盘资源,去帮助学生建立自然现象间理解的连接点,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理解能力,达到对课文内容的开拓性理解。
效果分析首先我以诵读儿歌激趣导入:“乌云密布天气闷,天空一片阴沉沉,闪电婆婆把腰伸,雷声响起一阵阵。
”从这些自然现象,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说:“阴天了,要下雨了。
”通过儿歌导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为后面的授课作了铺垫。
一、由扶到放,认读生字我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起学生们认读生字的兴趣。
在认读的过程中我先用多媒体出示了带汉语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们大声认读,及时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接着我将拼音去掉,出示单个词语,检查学生们是否能够脱离语言环境又快又准的抢答出来。
学生的认字兴趣高涨,回答的又快又洪亮。
除了出示词语,我还告诉他们老师加深了难度,还有长句子呢!这下孩子们兴趣更加浓厚了,学生们不仅按要求完成了任务,而且句子读得也很通顺。
二、角色朗读,深化体验我运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燕子和小白兔的对话,分别让学生读一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
在读的过程中,有的孩子读的语气不到位,我马上引导他们:“快看看,小白兔是怎么说的这句话呢?”“小白兔大声喊。
”“那谁能来试试大声喊出小白兔的话?”经过我的提示,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来表演小白兔说话的语气。
在讲述完小白兔和小燕子的对话之后,我也参与到他们的对话表演中。
“现在老师来当小白兔,你们来当小燕子,我们一起来表演一次,行吗?”孩子们一看我也参与到他们的表演中,兴趣更浓了,高兴得说:“好!”接着我又让他们同桌之间互读互演,分别扮演小白兔和小燕子,孩子们在分角色的朗读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言训练,深入理解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说话训练,让学生用“因为……,所以……。
”解释燕子低飞的原因。
我发觉孩子在解释燕子低飞的原因时掌握得比较困难,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很完整的说清楚燕子低飞的原因。
于是我就耐心的加以引导,帮助孩子们找到低飞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要下雨了!”孩子们解释:“因为虫子的翅膀上占了小水珠飞不高,所以燕子飞不高。
”我又追问:“那为什么虫子的翅膀上会沾上小水珠呢?”孩子进一步回答:“因为空气很潮湿。
”我接着问:“空气很潮湿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通过有目的性的反复的朗读,给孩子们一些台阶,并适当地引导孩子从燕子的话中找答案及一次次的追问,孩子们终于明白“要下雨了”才是燕子低飞的最主要原因,孩子们终于能够完整的叙述清楚燕子低飞的原因了。
四、鼓励质疑,拓展思维在课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及时提问:“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我及时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将搜集到课外资料展示给学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并让他们把记住的这些现象讲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这样不仅训练了他们认真听的好习惯,而且通过他们自身的转述,也训练了他们的交际能力。
教材分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全文共9个自然段,主要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小动物行为变化来预测天气的方法。
这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的好教材;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1、抓联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雨前动物行为的变化与雨前天气状况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习惯。
2、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揣摩语言形式的表达效果。
3、抓朗读训练,语言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14《要下雨了》评测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hǎo mαshuō bαchónɡ zi()()()xiǎnɡ wǎnɡdé dào hěn duō()()()二、我会圈出正确的读音。
伸(shēn shēng)喊(hǎn hàn)潮(cáo cháo)湿(shīsī)搬(bān bāng )阵(zhèn zhèng)闷(mèng mēn)坡(bōpō)三、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成为本课的一个新字:连—()桦—()感—()审—()闭—()蚂—()被—()跟—()悄—()住—()爸—()蚂—()四、比一比,再组词。
往()妈()响()得()住()蚂()喊()很()五、按课文内容填空要下雨了,燕子飞得_____,小鱼到水面上来_______气,小蚂蚁在_____东西。
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1、___________正__________呢!2、___________正__________呢!例:我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一边一边。
七、照样子说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看谁想得多跑飞喊()()()()()()()()()()()()八、读句子,读出正确的语气(1)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呀?(2)是要下雨了吗?(3)小白兔,你快回家吧,小心淋着雨。
(4)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要下雨了》教学反思《要下雨了》是一篇以童话形式来说明科学常识的讲读课文。
课文从“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讲了下雨前一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篇课文,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教给学生通过动物行为的变化来观测天气的方法。
这既是一篇学习语文训练语言的好教材。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识字教学按初读课文,读准了字音;讲读课文,理解字义;总结课文,认清字形三个步骤进行。
尤其是注意在讲读课文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例如:在理解“坡”时,首先我让学生猜一下坡的意思,其次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山顶、山脚,然后理解山坡。
理解“潮湿”让学生猜测词语意思,然后结合生活中哪些时候很潮湿。
在理解“闷得很”和“透透气”时通过做动作,屏住呼吸来理解词语意思。
二、注意联系,训练思维.教学时,抓住关键词语,研究这三种自然现象与下雨的联系。
如:燕子为什么会飞得低?要抓住燕子正忙着捉那些飞不高的虫子来理解。
可问学生燕子是怎么知道要下雨的?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燕子的思考过程:虫子飞不高→翅膀上沾了小水珠→空气很潮湿→所以要下雨。
三、及时渗透品德教育.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小动物们互相关心的好品德,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如小鱼对小白兔说:“小白兔,你快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