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进积极分子,受到高等的文化教育,然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远远没有跟上文化教育的脚步。
当今社会大学生一些过激的言行总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药家鑫事件、马加爵事、北大某学生在动物园用硫酸泼熊猫到在公交、地铁上不肯让座、随地乱丢垃圾等等,各种大大小小的事件无不把矛头直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其中最让人震撼的是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最终判决药家鑫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45498.5元。
2011年6月7日上午,药家鑫被执行死刑。
年轻的生命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死亡,还来不及实现梦想,还来不及享受美好的人生,还有很多很多事情可以做,可是对于药家鑫,已经没有机会了,听到枪响的那一刻他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一切重来,也许他不会选择举起那把杀人的刀,如果他那天没有开上那
辆车出门,如果,可惜没有如果,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然而,我们总是将事件的原因归结为药家鑫本人,当全社会在知道药家鑫被枪决大快人心时,我们是否想过是什么导致药家鑫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否想过这是道德教育的缺失!
对于大学生日常道德素质欠佳的现状,我们小组调查后,认为其原因主要为:
(一)当今世界的社会环境。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在不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忽略了道德的
培养。
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不断充斥的我们的
生活,而那些良好的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业被
赋予了另一层含义。
人们对某一种社会现象的
评价总有多重“标准”的影响,且似乎无论哪
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
因此使人们
常常陷入矛盾之中。
(二)道德教育只停留在书面,纸上谈兵。
尽管为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普遍设臵
了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然而,课程的实效性不
强。
对于那些冠冕堂皇的思想道德话语,随便
拉出几个大学生都能背出几条几页来,可是,
这些都只停留在书本上,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但教育的时效性并没有因此而有较大的改观。
(三)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现在的学生在个性心理特征及思想道德方
面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如具有较强
的自立、竞争、平等、价值、创新意思的同时,
也有诸多的道德困惑,产生许多道德误区,如
用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用个人主义取代集
体主义,用竞争取代协作,用物质追求取代精
神追求等等。
道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已相对
显得滞后。
《大学》开篇论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虽然如今大学的概念和当初已相去甚远,但还是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对于以上问题,学校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水平:
(一)我们改变不了当今社会的环境,但可以营造一个好的校园环境。
对于我们学校很多方面做得
很好,比如丢失的饭卡基本上都能找回,而且
卡内的金额并不会少;很少有自行车、现金等
盗窃的案件;食堂吃完饭学生都能自觉的将餐
盘放到回收处〃〃〃〃〃〃这些细小的事中无不反映
了我们学校道德建设的良好。
但还是有些小问
题需改进:到图书馆借看书籍,看完后总是就
近原则,没能放回原位;大学没有像小学一样
师生之间有很深厚的感情,对于尊重老师,我
们需要做到并做好,其中准时按时到课,就是
对老师最基本的尊重!
(二)加强道德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课往往以教师为主的讲解、训导、说教和管制的教育,而这
种教育带来的是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逆
反、对抗和虚伪心里。
为此,我们尝试采取实
践性教学,改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的活动,
把活动的主权交给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
生自己组织活动,给我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的机会,使我们在自主的活动中
有所感悟、有所触动,把道德教育的知识“活
化“。
(三)开设心理辅导室,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问题。
许多犯罪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种不同的学生
多多少少有不同的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室的开
设能帮助学生学习心理指导、青春期指导、情
感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指导、耐挫
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
学生的心理问题往
往通过思想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某些思想问
题要通过心理教育方式来解决,而某些心理障
碍也要借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教育才能排
除。
对于我们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些关于环境道德的问题。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生态危机的严重性。
在这种严峻的形式面前,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构成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途径,然而,这正是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所缺少的。
学校应倡导大学生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倡导大学生树立合理利益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对于作为环境工程学生的我们,在学好专业课,为将来祖国的环境建设打好基础的同时,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点滴中做一个环保人。
立足校园,才能走向社会。
我们应做到人走灯熄,乱丢垃圾,关紧水龙头,加强校园环境保护宣传。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作,不仅仅是高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所有人开拓创新,踏实工作。
全社会都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使大学生道德教育能够适应培养高素
质人才的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