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的高效工作法——稻盛和夫“工作的结果”公式
知识点
1、什么是稻盛和夫“工作结果”公式
2、工作结果第一要素——热情
3、工作结果第二要素——能力
4、工作结果第三要素——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工作的结果”公式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提到的方程式。
“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这个方程式由“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组成。
企业里有三种人:
一种是点火就燃烧的“可燃型”的人;一种是怎么都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还有一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就是指“不用吩咐就去干”的人。
1、选择“自燃型”员工
选择“自燃型”员工,不用“点火”,他们也会自动燃烧。
自燃型:“这个项目我比较感兴趣,我可以负责它的实施过程。
”
可燃型:“今天五点把计划书交给我。
”“好的。
”
不燃型:“呃……什么都不想做,玩玩手机吧……看看视频……”“你为什么要做那个工作表,又不是很重要……”
2、如何识别充满热情的员工
网上说有这样一个案例:假日酒店在招聘过程中总会问一个问题:“你会打篮球吗?”
原因是那些喜爱打篮球的人,性格外向,身体健康,而且充满活力,富于激情。
假日酒店作为以服务至上的公司,希望员工有饱满的干劲,朝气蓬勃,一个兴趣缺乏、死气沉沉的员工既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3、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潜意识”
“无论如何我要把这件事做好!”
把这种敬业的企业文化渗透到每个员工“潜意识”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员工的行动,员工就会不断地朝着公司发展的方向前进。
比如,我们刚开始学习驾车时,手握方向盘,脚踏刹车或油门,每一个动作都是经过思考后的决定,这就是用“显意识”来开车;
但驾驶技术熟练之后,就不用一一考虑操作顺序了,动作手足也能自如,是因为驾驶技术渗透了“潜意识”。
1、员工能力的冰山模型
上图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冰山模型,“冰山以上部分”即表层能力,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冰山以下部分”即底层能力,包括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知、品质、动机。
“冰山以下部分”内容、详细如下:
素质层级定义内容
角色定位
指一个人对职业的预期如:管理者、专家、
教师
价值观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自己的行为结
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
总体评价。
如:合作精神、献身
精神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
自我观察和自我理解如:自信心、乐观的
态度
品质
指一个人持续而稳定的行为特性。
如:正直、诚实、责
任心
动机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
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
如:成就需求、人际
交往需求
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发展员工的表层能力,而员工的底层能力则是员工长期已经形成的内在的、难以测量的东西。
但对于一个人的绩效而言,最重要的是底层能力,而不是表层能力。
因此,管理者在招聘时,应该不仅仅是考察员工的技能和知识,而应该从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个人品质、价值观、自我认知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员工的工作能力评估表
能力考核项目权重考核要点评分知识、技能20%1、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工作经验
3、工作技能
逻辑思维能力20%1、对岗位工作内容的理解
2、对上级下达的指示的理解
3、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4、洞察能力以及判断的失误率
创新能力20%1、管理创新
2、技术创新
3、合理化建议被采纳数
人际沟通能力20%1、上下级、同事之间沟通
2、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表达能力20%1、文字表达能力
2、口头表达能力
1、企业需要什么样思维方式的员工
稻盛和夫认为,工程式中“思维方式”最重要。
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
与“能力”和”热情“0~100分的分值不同,它的分值是从“-100分”到“100分”,变化的幅度很大。
正值的思维方式和负值的思维方式内容如下:
思维方式分值
0分~100分
不厌辛劳,愿为大家好,愿为公司、团队的利
益而拼命工作的“思维方式”
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情绪消极的
-100分~0分
“思维方式”
如果一个人的能力90分,热情30分,思维方式90分,工作结果就是243000分。
如果一个人没那么聪明,能力60分,却很努力,热情90分,思维方式90分,工作结果就是486000分。
但是如果一个人能力90分,热情90分,思维方式稍稍偏向否定,为-1分,工作结果就就变成-8100分。
2、案例:招聘中考察思维方式
比如,有的公司招聘时,首先就会拿个拖把让面试者去扫厕所。
对于那些不接受这项工作或只把表面清扫干净的面试者,都不予以录用。
对于公司来说,招聘的员工如果没有吃苦精神以及脚踏实地的作风;没有“一切利润都是从艰苦劳动中得来的”的“思维方式”,
就不能站在企业的角度、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成为“思维方式”负值的人;就是企业内部潜在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