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 复习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 复习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复习
知识点
高中思想政治《我国的政党制度》复习知识点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
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宗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
①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处于执政地位。

②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1)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中国共产党应当怎样执政?
(1)科学执政
①含义: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表现:一是遵循规律办事;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2)民主执政
①含义: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
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②表现:一是人民;二是民主集中制;三是党内民主。

(3)依法执政
①含义: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②表现:一是遵循法律;二是依法治国;三是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四是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③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4)提示:中国共产党三大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哪些?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2)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3)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成和意义
(1)邓小平理论
①主题/回答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②核心内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③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内容/集中概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回答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
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3)科学发展观
①提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②内容:
A第一要义:发展;
B核心: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③回答的问题:它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④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意义:
①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②是中国共产党最可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③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为什么要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决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2)应当怎样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②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我国的民主党派
(1)有哪些?共八种
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2)性质: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
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我国的政党制度
(1)是什么?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地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A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d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B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B“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组织上彼此独立,在法律地位上相互平等。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3.人民政协
(1)构成人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2)性质:①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
②它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主题:团结和民主
(4)职能: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4.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的政党制度,它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①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它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它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5.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是什么关系?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施政治领导;(2)组织上,它们彼此独立;
(3)法律地位上,它们相互平等;
(4)两者相互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