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同步辅导讲义 1.1.1集合

高中数学 同步辅导讲义 1.1.1集合

集合基本概念及题型分类学生用讲义一、基本知识1.1.1 集合的相关概念(1) 集合、元素的含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是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

(2) 元素用小写字母Λ,,,c b a 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Λ,,,C B A 表示。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空集是一个特殊又很重要的集合,很多问题的考虑,要注意空集的情况,这是容易忽略的问题,在学习中还要记住常用集合的记法,在今后的学习中使用频率较高,如实数集和整数集的记号,正整数集和自然数集的记号。

(4) 集合的分类:①按照集合中元素个数的多少,可分为⎩⎨⎧无限集有限集集合;②按照集合中元素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点集数集集合;③集合还可以分为⎩⎨⎧集不可列集可列集合。

(5) 元素的性质: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集合中就确定了。

例如,“山东的地级市”构成一个集合,济南、青岛、烟台、临沂在这个集合中,北京、南京……不在这个集合中;“比较大的数”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也就是说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例如:good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为},,{d o g ,而不是},,,{d o o g 。

集合的三个特性中,互异性往往是我们考虑不周的地方,如含字母的集合中,求出字母的值,要代回原来的集合中检验。

③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的,也就是说只要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这两个集合就相等。

例如:},,{},,{},,{a b c c a b c b a ==。

(6) 常见集合的表示1.1.2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如果a 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属于A ,记作A a ∈,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A ,记作A a ∉。

1.1.3 集合的表示法a) 例举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或列出几个元素作为代表,其它元素用省略号表示,并写在大括号“{ }”内的表示集合的方法例如:方程062=--x x 的解的集合,可表示为}3,2{-,也可以表示为}2,3{-;又如方程组⎩⎨⎧=-=+02y x y x果元素个数较多或无限个,且当构成集合的元素具有明显的规律时,也可采用例举法,但必须把元素的规律显示清楚后才能用省略号。

思考:(1)a 与}{a 的不同;(2)Φ与}{Φ及}0{的不同。

b)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形如)}(|{x p A x ∈,)(x p 称为集合的特征性质,x 称为集合的代表元素,A 为x 的范围,有时也写为}),(|{A x x p x ∈。

例如:大于3的所有整数表示为:}3|{>∈x Z x ;方程652+-x x 的解集可表示为}65|{2+-x x x 。

注意:(1)弄清集合是点集还是数集,点集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2)竖线后要准确说明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性;(3)若描述部分,出现元素记号以外的其它字母时,要对新字母说明其含义,并指出其取值范围。

说明:(1)错误表示}{实数集;(2)可以省去竖线及左边部分,如}{直角三角形。

c) 图示法:用平面内的一个封闭曲线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这个区域通常叫做维恩图(Veen 图)。

例如:集合}5,4,3,2,1{用图示法表示为:1.2.1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 子集:若对任意的A x ∈有B x ∈,则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B A ⊆(或A B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 ②集合相等的概念: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B A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A B ⊇),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B A = 1.2.2 真子集: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即如果B A ⊆且B A ≠,那么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例如{}3,2,1N 、{}b a ,{}c b a ,,等等. 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在于“B A ⊆”允许B A =或A B ,而A B 是不允许“B A =”的,所以如果AB 成立,则一定有B A ⊆成立;但如果有B A ⊆成立,AB 不一定成立.备注:①注意强调: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②强调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和集合与集合间关系的区别,以及符号表示上的不同。

1.3.1 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

记作:B A Y 读作:“A 并B ”即: {}B x A x B A ∈∈=或,Y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

1.3.2 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

记作:B A I 读作:“A 交B ” 即: {}B x A x B A ∈∈=且,I说明: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1 2 3 4 5用维恩图表示为:1.3.3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

1.3.4 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

1.3.5 集合运算注意点: 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1.3.6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A B A ⊆I ,B B A ⊆I ,A A A =I ,∅=∅I A ,A B B A I I =,∅=A A C U Y )( B A A Y ⊆,B A B Y ⊆,A A A =Y ,A A =∅Y ,A B B A Y Y =,∅=A A C U I )(若A B A =I ,则一定有B A ⊆,反之也成立 若B B A =Y ,则B A ⊆,反之也成立 若)(B A x I ∈,则A x ∈且B x ∈ 若)(B A x Y ∈,则A x ∈或B x ∈二、题型分类考点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例1、 若R b a ∈,集合},,0{},,1{b aba b a =+,求a b -的值.例2、 已知集合},,{},2,,{2aq aq a B d a d a a A =++=,其中0≠a ,若B A =,求q 的值练1. 设集合2{2,3,23}U a a =+-,{|21|,2}A a =-,{5}U C A =,求实数a 的值.考点二: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题型一:关系判断例1、已知下列集合:(1)}5,,12|{1≤∈+==k N k k n n A ;}3,,2|{2≤∈==k N k k x x A ;(3)}3,,1414|{3≤∈-=+==k N k k x k x x A 或;问:1)用列举法表示上述各集合;2)如果Z k ∈,那么1A ,2A ,3A 所表示的集合分别是什么?并说明3A 与1A 的关系。

练1、集合},16|{},,13|{},,23|{Z m m y y S Z u u y y B Z k k x x A ∈+==∈+==∈-==之间的关系是A 、S ≠⊆B ≠⊆A B 、S=B ≠⊆AC 、S ≠⊆B=AD 、S ≠⊇B=A练2、设集合},214|{},,412|{Z k k x x N Z k k x x M ∈+==∈+==,则( ) A . N M = B .≠⊂N M C .≠⊃N M D .Φ=N M I例2、已知集合},|{},,23|{22R b b b x x N R a a a x x M ∈-==∈+-==,则N M ,的关系是A 、 M ≠⊆NB 、M ≠⊇NC 、M=ND 、不确定题型二:已知关系求参数范围例1、 已知:集合A a a a A ∈-+-=3},12,52,2{2,求a .练1、已知A a A ∉--=3},12,2{且,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练2、(1)已知}33,)1(,2{22++++=a a a a A 且A ∈1,求实数a 的值;(2)已知N M b a N b a M ===且},2,2{},,,2{2,求b a ,的值.练3、设全集}16,2,1{2-+=k k U ,集合}2,1{-=k A ,A U ,}4{=A C U ,则k 等于_______.练4、已知}73,22,3,4{},72,4,2{23223++++-+-=+--=a a a a a a B a a a A ,若}5,2{=B A I ,求实数a 的值,并求B A Y .练5、设集合}065|{},019|{222=+-==-+-∈=x x x B a ax x R x A ,}082|{2=-+∈=x x R x C ,且Φ=Φ≠C A B A I I ,,求a 的值.练6、设集合},23|{},,13|{Z n n y y N Z m m x x M ∈+==∈+==,若N y M x ∈∈00,,则00y x 与集合N 的关系是___________;例2、若集合}1|{},06|{2+==-+=mx x B x x x A , 且A B ⊆,则m 的取值的集合是________。

练1、已知集合}02)2(|{},045|{22≤++-=≤+-=b x b x x Q x x x P 且有Q P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练2、设集合}121|{},71|{-≤≤+=≤≤-=k x k x S x x M ,若Φ=S M I ,求k 的取值范围.练3、已知集合}5log )32(log |{222>--=x x x A ,}02|{22<--=a ax x x B , 若Φ=B A I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练4、设全集R U =,集合}1|{},0,2|{2>=>==x x P x y y M x,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 P M =B. ≠⊂M PC. ≠⊂P MD. Φ=P M C U I练5、设},32|{},2|{A x x y y B a x x A ∈+==≤≤-=,},|{2A x x z z C ∈==若BC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