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耳炎的护理

中耳炎的护理


⑴耳痛 鼓膜穿孔前:耳痛剧烈(耳深部跳痛或刺 痛); 鼓膜穿破流脓后,耳痛顿减。
⑵听力减退及耳鸣 早期感到耳闷,听力渐降,伴耳鸣。 耳痛剧烈者,耳聋常被忽略,偶伴 眩晕。 穿孔后耳聋反而减轻。随流脓减少, 如穿孔不能愈合,耳聋加重
⑶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血 水脓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

5、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 严密消毒。 • 6、换药时应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倾向一 侧肩部,并牵引耳廓,成人的耳廓可向后 上方牵引,儿童则向后下,然后滴入或纳 入药物。 • 7、忌进辛辣发物及酒类。病儿的乳母, 也应忌以上诸物。 •

8、冬天滴用的水剂,应加温一 些,温度需与体温相接近。简便法: 在滴药前10分钟,将药藏在贴身的 衣服口袋里。
健康教育
• 开展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相关知识教 育,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 宣教正确的哺乳姿势。 • 鼓膜穿孔及置管者禁止游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及内耳。
概念
• 是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 儿童好发
病因 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葡萄球菌等
感染途径: • 咽鼓管途径 • 外耳道鼓膜途径 • 血行感染
临床表现
• • • • • 1,症状 耳痛 听力减退及耳鸣 耳漏 全身症状

处理原则
• 控制感染 • 通畅引流 • 去除病因
护理诊断与措施
• • • • 1,体温过高 及早足量联合应用抗生素 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 2,疼痛
• 鼓膜穿孔前:
① 2%酚甘油或2%石炭酸甘油滴耳
② 1%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或喷鼻咽部,减 轻咽鼓管口肿胀,以利引流 ③鼓膜切开术
• 鼓膜穿孔后
①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外耳道 ②抗生素水溶液滴耳(氧氟沙星或利福平滴耳液) ③脓液减少、炎症消退时,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 耳 ④鼓膜修补术
• 3,感知障碍—听力下降 • 炎症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修复; • 长期不能愈合者,行鼓膜修补术。
护理措施
• 1、初期高热时,多饮开水。 • 2、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 • 3、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 到压迫。 • 4、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 位,即应竖抱而不能横抱。 •
⑷全身症状 可有畏寒、发热、疲倦。小儿全身症 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 状。一旦鼓膜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 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2,体征 ⑴耳镜检查
• 早期充血、肿胀 • 穿孔前局部出现小 黄点 • 穿孔后有脓液涌出 • 坏死型者可形成大 穿孔
⑵其他检查 • 耳部触诊 乳突轻微压痛 • 听力检查 传导性聋 • 血象 白细胞总数增多,穿孔后渐趋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