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版 思修 第六章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2018版 思修 第六章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
(4)法律义 务可能会发 生变化。
公民和社 会组织承担的 法律义务,在 履行的过程中, 可能会因为一 些特殊情形的 出现而发生转 化、派生和免 除。
诉讼时效
•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 年; •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 经过十年; •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 五年; •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 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 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在生活中,每个人即使享受各种法律权利的主 体,又是承担各种法律义务的主体。
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1、相互依从的关系。
2、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3、具有二重性的关系。
1、相互依存,பைடு நூலகம்不可分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 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 条件。
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 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
程序性权利
指程序法所确认权利
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 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 权等
(三)法律权利与人权
•人权: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
1991《中国的人权状况》
白皮书,首次以政府文件形
式肯定了人权概念在我国社 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地位
1997年,十五大首次将 “尊重和保障人权”明确为 全党工作目标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 化的。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 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法律义务的设置发生 重要的影响。
(2)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 文化背景等因素,对法律义务的设置发生 重要的影响。
权利行使的程序
由于一个人行使 权利的过程可能就是 另一个人履行义务的 过程,所以程序正当 原则同样适用于权利 行使。
条件的制约。 2、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 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的差异 3、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
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4、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 权利
(二)法律权利的分类
基本权利 是指宪法以及宪法 性法律规定的权利。 普通权利 指宪法以及宪法性法律 以外的其他法律所规定 的权利。 民法规定的物权、债权 婚姻法规定的婚姻自由 权 。。。。。
第三节 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三、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 义务: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进行的 价值付出。 • 权利:就是人在相应的社会关系中应该得到的 价值回报。 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部分, 其中被法律规定或认可的,称为法律权利和法 律义务。
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
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 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 障。 法律权利只有与符合人权保障 的精神和要求,才具有正当性 和合理性。 人权只有上升为法律权利,才 能得到有效的尊重和保障
区别看待发达国家的人权保障与 发展中国家的人权!
(二)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义务:法律规定的、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履行的 对他人的责任。
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 务等行为履行赡养老人义务 一种是作为:实施积极的行为。
虐待遗弃老人 一种是不作为: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
法律义务的四个特点:
1、法律义 务是历史 2、法律义 务源于现
的 3、法律义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自由 受教育权 。。。。。
政治权
利 文化权 利 人身权 利
社会经 济权利
财产权 利
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 指全体公民普遍享有 的权利
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指特定主体享有的权利 是指妇女、儿童、老人、 残疾人等特定人群专门 享有的权利
实体性权利
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 利。 经济法中的经营权 商事法中的股权 。。。。
目的
方式
分为口 头、 书 面和行为方式。 可同时使用
限度
程序
遵循程序正当 原则
权利和义务
大学生应当: 正确把握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的基本要 求, 即珍惜自己权利又尊重他人权利,
即善于行使权利又自觉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是体现权利正当性和 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 必要条件。人们行使 任何权力,都不能超 越法律界限。
权利行使的目的
行使权利时, 形式上要符合法律 的规定,也要符合 立法意图和精神, 保障权利的正当性。
权利行使的限度
必须依照法律规 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 行使时不得危害国家、 社会与他人的利益。
权力行使的方式
方式分为口头方式、 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 式可以兼用。 还可以分为直接方 式和间接方式。
开发商履行交房义务,购房 人才能行使房主权利;
在超市购物的付款义务,要付款就 要先取得购物的权利。
2、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老师:
行使教学权利
履行教学义务 学生: 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接受国家教育的义务
3、二重性的关系
一个行为可 以同时是权利行 为和义务行为, 如劳动、受教育。
二、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公民行使法律权利 时,要形式合法并 且符合立法意图和 精神。不得违反宪 法的基本原则,保 证正当性 任何权利都有 相应的限度, 按照相关法律 的限度来行使
权利和义务
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不得有法内、法外特权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享受权利同时履行义务
一、 法律权利
(一)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法律权利:权利主体依法要求义务
主体作出某种行为或者
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资格。
• 特征:
1、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
务必须依 法设定
实需要 4、法律义
务可能发 生变化
纳税人在不同时期纳税的金 额所履行的义务随之变化
遵循国家优生优育要求,婚 姻法规定婚前检查义务
只有法律规定的特定人员因为特定是由 才有搜身的权利,要不都是非法搜身
债务人的还债义务会因债务的清偿或 转让而发生债务义务的变化
(1)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随着经济社 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 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