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一章笔记
第五章南北朝诗歌识记: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
自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方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诗歌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南北朝民歌则分别以清新活泼和刚健激越为特征。
第一节南朝诗歌南朝诗歌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代的元嘉诗歌、齐至梁初的永明新体诗歌、梁中期至陈末的宫体诗。
1.元嘉诗歌识记: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
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大明、泰始的鲍照。
简单运用①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
元嘉诗风的主要变化就是以情思代替玄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
在艺术表现上也由淡乎寡味,变为注意对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探讨。
原因:一是刘宋时代玄学在思想领域中已不占主要地位,在政权领域儒学已占主流。
士人从玄虚思索回到现实中来。
二是刘宋皇室出身寒微,即位后用寒门掌机要权柄。
素族文人进入政权的同时也进入文坛,重抒情代替重玄思的文学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了。
三是朝野上下普遍爱好欣赏自然山水。
②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
一、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山水作为玄思载体的倾向,把山水作为审美的对象,正式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
二、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三、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四。
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不但有各种体式的创作,而且注意对仗,格外追求用典使事。
谢灵运及山水诗理解:①山水诗。
先秦文学如诗骚中就出现了自然山水,然多用作比兴的材料或作为人事的背景而存在,并不是作为独立审美客体。
曹操《观沧海》是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但并未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