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热电阻维护检修规程
1.总则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热电阻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铂热电阻(以下简称热电阻),其他型号热电阻亦应参照使用。
基本工作原理
热电阻基于导电物质的电阻值与温度呈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工作。
构成及功能
热电阻主要由电阻体、保护套管、接线盒等部分构成。
电阻体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
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电阻体。
接线盒用于和二次仪表连接。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
性能指标
基本误差:A级±+∣t∣)℃
B级±+∣t∣)℃注:t为测量端温度。
绝缘电阻:>20MΩ?
规格
测量范围:一200~350℃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a.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b.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阻在其中的作用;
c.掌握数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d.掌握该热电阻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
e.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完好条件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
a.铭牌应清晰无误;
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
c.紧固件不得松动。
d.端子接线应牢靠;
e.密封件应无泄漏。
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
a.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
b.穿线管、软管应敷设整齐;
c.
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
d.连接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
a.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
b.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
c.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
3.维护
日常维护
巡回检查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a.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阻运行情况;
b.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裂,连接处是否松动;
c.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
定期维护
每周进行一次热电阻外部清洁工作。
定期维护
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为12个月。
校准仪器
二等标准铂热电阻温度计
直流电桥:级
多点转换开关
恒温油(水)浴
冰点槽
液氨杜瓦瓶
校准接线
校准接线如右图
基本校准误差
热电阻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
增加恒温油(水)浴温度,当温度升到校准点稳定后进行电阻值测量。
测量顺序如下:
标准→被校l→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
标准←被校l←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
测量过程中,温度变化每10分钟不超过℃。
根据所测电阻值查电阻分度表得到对应的温度值。
对于用于O℃以下的热电阻的校准一般取冰点和液氮沸点两个校准点,分别在冰点槽和杜瓦瓶中进行,校准步骤同上。
被校热电阻误差te可按下式计算:
te=t被校n一t标
式中t被校n—以被校热电阻在校准点测得的电阻平均值查热电阻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
T?标—以标准热电阻在校准点测得的电阻平均值查热电阻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
校准质量标准
校准后的热电阻应达到第条规定的性能指标。
故障及处理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下表1
表1
4.检修
检修周期
热电阻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
检修内容
清除保护套管、接线盒内的灰尘、杂物。
检查热电阻紧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
检查热电阻与保护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
检查保护套管是否破损、锈蚀。
按本规程第条对热电阻进行校准。
检修后的热电阻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
检修质量标准
检修后的热电阻应达到第2章规定的完好条件。
5.投运
检查热电阻线路绝缘。
检查热电阻接线是否正确、牢固。
对带联锁或位式凋节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
投运步骤
将热电阻和二次仪表连接。
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
验收
逐条检查检修项目完成情况。
检查热电阻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
热电阻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
6.安全注意事项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对可能导致工艺参数波动的作业,必须事先取得工艺人员的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对运行热电阻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
不得带压拆卸热电阻保护套管。
不得随意碰撞电阻体,以免损坏热电阻元件。
投运安全注意事项
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
投运前应与工艺人员联系。
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电阻,投运时必须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